这座位于河南西南部的城市,凭什么成为河南人口第一大市?

如题所述

-风物君语- 山南水北是为阳,南阳就是这么刚 在河南的一众城市里, 南阳 一定不是最优秀的那个: 历史 不如安阳悠久,文化不及洛阳深厚,经济没有郑州发达,但若是想找一座综合了这几枣掘位同胞姊妹优点的城市,则非南阳莫属。 这座位于 南北气候过渡带上的城市 ,以其兼具南北的“混血颜值”,每年吸引近 1亿人次 游客前往。 痴迷 历史 的人,渴望在这里,探寻群星璀璨的东汉和群雄迭起的三国;痴迷 民俗 的人,渴望在这里,邂逅几经流变却依然鲜活不息的民俗风情;而痴迷 美食 的人,则渴望在这里,品尝河南风缺岩坦味的胡辣汤和有热干面气质的邓州窝子面…… 面对如织游人,南阳一如面对风云 历史 一样坦然。只有走进去,你才能了解她。 南阳在哪里? 南阳位于 河南西南部 , 处陕、鄂、豫三省交界之地 。 武当山、伏牛山、桐柏山 ,分别从 西南、北、东南 三面拢来,将她围成一个南部开口的 倒“U”形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也是她古称为“宛”的原因。 从地形上来看,南阳似乎注定要在中原腹地“孤老终身”了,但山封闭了的,水却一定要疏通——南阳境内河流情况复杂,分属 汉水流域 (长江流域部分)、 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再加上从先秦时起,这里的人就努力开拓道路,“天人合一”,硬是在一个本该闭塞的地方,打造了一张 水陆并臻的交通辐射网 ,使她可以 “控二都之浩穰,道百越之繁会”。 南阳三省交界的区位因素,也因交通的发达得以“大显身手”, “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据三都,可以遣救援” 。 而盆地中央,占整个南阳面积约 三分之一的平原 ,则是全国 粮、油、烟的集中产地 ,也是著名的 “中州粮仓” ,粮食种植面积仅占河南全省的 9% ,却将南阳养育成了 河南人口第一大市 。 上承天时(气候)润泽,下秉山川恩惠,南阳也不负这 天时地利 ——西峡县 40万亩的野生猕猴桃 和 12万亩的人工猕猴桃 ,让南阳成为 “中国猕猴桃之乡” ,也让河南成为中国猕猴桃产量 排名第2 的省份。同时,苹果、柑橘、大枣、板栗、木瓜等 20多种水果 ;山茱萸、辛夷、杜仲等 10多种中药材 ;松木、杉木、泡桐等 多种林木 ,则为南阳众多县(市)争取到 “中国名优特经济林之乡” 的美誉,也为南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南阳的山川之中,还有多种储量占据 河南首位 的矿藏: 金矿、银矿、铜矿、石油、石墨、矽线石 (高级耐火材料)……伏桐然而南阳最出名的矿藏,却是 “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 ,因为主要产于南阳,因而也叫 “南阳玉” 。 山川形胜,物华天宝。可以说, 南阳从一出场,就闪着“得天独厚”的光芒。 南阳的“阳刚之气”,是怎么炼成的? “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诗经·大雅·崧高》 里写到的 “申” ,即后来继承了周天子事业、成为南方诸侯国榜样的 申伯 。他被封于 南阳地区 后,以 谢邑 (今南阳市卧龙区)为都,建立 申国 ,成为东周南面的门户和屏障。 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申国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与此同时,南边的 楚国 日渐强盛,不断向北扩张领土, “灭申为县” ,成为南方霸主。由于南阳区位优势明显,楚国在谢邑的基础上,构筑了 宛城 ,以“北抗中夏”。所以,南阳也是融合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文化的 “楚汉文化”发源地之一 。 时光荏苒,兴衰交替,到了 战国时期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公元前 292年 ,秦国一举夺取当时被韩国占据的宛城。20年后, 秦昭王 在此设立 南阳郡 。山南水北谓之阳,处于伏牛山南、汉水之北的这块土地,自此便以“南阳”之名,粉墨登场,踏上了 历史 的舞台,开始了她的传奇故事。 西汉末年 ,邯郸人 王莽 “代汉建新”,天下大乱。南阳郡 蔡阳县 (今属湖北管辖)人 刘秀 “起基于南阳”,3年之后,定都洛阳,建立 东汉 ,以南阳为 陪都 ,“时时巡幸其地,文物之盛,他邑地所未有也”。 而辅佐刘秀成就帝业的28员大将,也多为南阳人,南阳因此成为 仅次于都城洛阳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有名的“帝乡” ,人口最多时达到200多万;南北交界、水陆交通便利,又成为南阳这一时期 商业发展 的重要推动力,使得她 “商遍天下,富贯海内” 。 经济的繁荣和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为南阳 “文化井喷” 提供了基础: 世人皆知 东汉人张衡 改进、发明了浑天仪与地动仪,却鲜有人知,除了天文地理上的成就,他还是精于机械技术的 “木圣” ,是与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的 文学家,是南阳人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南阳人, 1970年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张衡环形山” ; 1977年 ,又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 “张衡星” 。 张衡之后, 东汉末年 ,另一位南阳人 张仲景 ,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之作 《伤寒杂病论》 ,并确立“辨证论治原则”,被后世尊为 “医圣”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 另一位东汉末年的名人,虽非南阳人,但他日后闻名天下的起端,却在南阳。面对三顾茅庐的刘备,他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并帮助刘备建立与吴、魏鼎足而立的蜀国——他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诸葛亮 ,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是娴于韬略、多谋善断的 “智圣” ,备受中国人推崇。 即使到了宋代,南阳因不能通漕而地位有所下降,也依然是历代帝王分封功臣的首选之地。 明代时,朱元璋封第13子定王朱柽于此,世袭罔替239年,将南阳治理得井井有条,“邸第相望”。清代时,由北京至南方的驿道,多取道于此,城南的 白河码头 成为水陆交通的连接点。南船北马,商贾云集,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 南阳,中国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南阳人在回顾 历史 时,总喜欢以汉时的“帝乡”为参照,容易生出“今非昔比”的慨叹,但其实,南阳一直都很重要。 古代时,沟通中国中部南北地区之间的重要通道 “南襄通道” ,历经千年发展,将南阳、襄阳、老河口、方城、唐河、赊旗、邓州、新野等著名城镇囊括在内, 陆路、水网交织成一体 ,北达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京畿要地,南通荆州、汉口、长沙等物阜民丰之地,甚至伸向了巴、蜀、云、贵地区,是 中国古代最为活跃的政治、经济要道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通道之一 。 1969年 ,纵贯南阳的 焦枝铁路 动工建设,后来成为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中 焦柳铁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起了中国 华北、华中、华南 三大区域;它与横穿南阳东西的 宁西铁路 ,在南阳中心交织出铁路“十”字中心。 而途经南阳的 沪陕高速、二广高速 等国家级高速公路,和311、312、207、208、209、345、241等 7条国道以及8条省级高速 ,将南阳交织为河南省乃至中国中部地区 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 民俗,让南阳的春天更美 交通的便利与商业的繁荣,对南阳的 民俗文化 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秦汉时期 ,这里有 百戏乐舞 ; 唐宋时期 ,这里有 “做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