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到2千万,杨百万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题所述

他本来只是一个铁厂的普通职工,凭借买卖国库券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然后又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股民,并创造了2万到2000万的神话。并且还在1998年被央视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的杨怀定,又因为在当时早早获取百万财富,人称“杨百万”。

而6月13日,杨怀定老前辈去世了,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在缅怀他的同时,我们不禁思考, 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为什么杨怀定能成为第一批股民呢?而第一批股民那么多,为什么他能从2万到百万,再到2千万呢?我们从杨百万的故事里,能得到什么启示?本文为大家作分享。

杨怀定,初中学历,曾在上海铁合金厂当工人,后来又当了仓库保管员。由于生活不富裕,他就和妻子干起了第二职业,慢慢积攒起了2万元多的存款,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有一次由于他管的仓库被盗,人家怀疑他监守自盗,虽然最终查出来是别人干的,但这事却伤害了杨怀定,就这样,他却毅然选择了从当时的国企铁饭碗辞职。

辞职后,他干嘛去了呢?

他钻进了上海图书馆,去念报纸,看看报上有什么致富信息。突然有一天,他眼前一亮,看到了当时央行行长的一段讲话映入眼帘: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地内的公民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

于是他把带去的两万元都买了国库券,买入后下午就涨了,于是当天卖出赚了800元,当时工资每月53元,就是这1天赚了1年多的工资。

有了初次交易的经验,他很快想到了其他城市的国库券交易。当时没有互联网脑,杨怀定跑到上海图书馆翻看全国各地的报纸,查到安徽合肥当日国库券开盘价94元,收盘价98元。当天连夜去合肥,一个来回2万元的本金就变成了2.2万。之后,他还去了山西、福建、河南等地。从1988年4月到1989年,杨怀定赚了100多万元,于是,便有了“杨百万”的称号。

1989年,他看到一篇文章说,由于保值利率的提高,信用社和银行把几十年的盈利都贴进去了,处于亏损的边缘。他感觉到这是利率即将下调的信号,决定抛掉国库券。这说明杨百万还是很有分析能力的。

在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捞到第一桶金的杨百万开始转战股票市场。当时上海的股票市场非常低迷,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新兴的概念,但是杨百万以90元的价格买进了面值100元的电真空,转手就赚了十倍。

这还不算什么,更让股民钦佩的是杨百万逃顶成功。1993年的A股市场非常火热,沪指从400点一路上涨至1500点,很多专家都说这些大盘毕竟会涨到1800点,但是杨百万不这么认为,同时还劝告各大散户不要冲动,但是没有人听见他的话,最终大盘暴跌至1000点以下,而杨怀定早在1500点的时候就已经抛售完毕。这一次,“股神”的名号便是一炮而红。

杨百万也留下了很多经典投资语录,例如:

这些话,放在现在依然有参考价值。

当然,杨百万晚上也有一些事情备受争议,例如,他极力推崇中石油,还说要把他手里的中石油股票留给他孙子。但随后一年内,中石油跌幅接近80%,令不少股民损失惨重。

此外,杨怀定还和儿子成立了软件公司,开发“杨百万炒股软件”,反映其看股、选股、炒股的思想,每套售价几千块钱,媒体报道,很多使用这一软件的投资者最终都出现了亏损,一些购买软件亏损的投资者还联合在网上声讨杨百万。

从这2个争议的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杨百万并不是股神,也不是完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靠股票投资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他怎样有的第一桶金?是做第二职业获得的。他是怎么获得买国库券信息的?他是从图书馆报纸看来的。那他又是怎样有时间看报纸学习的呢?因为他从国企辞职没工作了。当他发现安徽国库券差价更大的时候,马上从上海去了安徽。当他发现国库券收益下降,马上卖了股票,选择投资股票。当他看到股市狂热的时候,他也选择了抛售股票。

所以,杨百万的故事之所以被口口相传,因为杨百万是个普通人,是不平凡的时代,加上他的商业头脑、冒险精神和学习精神,成就了他。

而他,也幸运地成为这个不平凡时代的某种象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