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秦始皇生前饶恕了两个不该饶恕的人,其一为李斯,当年秦始皇下逐客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其列,靠《谏逐客书》说动了秦始皇,成功留在秦国;其二为赵高,赵高做中车府令的时候曾犯下重罪,按律当斩,蒙毅准备按律办事,赵高却说动了秦始皇,官复原职。不想这两个人在秦始皇死后矫诏立胡亥而催促扶苏自杀。

其中赵高最是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人,他说动李斯发动沙丘政变,之后成为秦二世最信任的人,实行重刑苛税,斩杀众公子,除掉蒙恬兄弟,后又设计除掉李斯成为丞相,孤立秦二世,指鹿为马,暗通刘邦,最后发动望夷宫政变,杀死胡亥,扶立子婴。

只是,子婴并非秦二世那般信任赵高,反而很快就设计诛杀赵高,夷其三族。

说起来,赵高原本是秦国宗室远亲,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赵高是赵国公族,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赵国报仇。无论如何,赵高是个精通法律之人,判案断狱有一手,因此成为胡亥的老师,做了秦王政的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一做就是二十年,期间曾犯下重罪,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让秦王政赦免了他,并且官复原职。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重,于是写下诏书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丧事。但是诏书还没有来得及发出,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皇帝死在外地,很容易引起天下的恐慌以及朝政政变,于是李斯下令秘不发丧,将秦始皇的遗体放在辒辌车中,一切照旧,不急不缓的往咸阳回撤。当时知道秦始皇去世的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几个近身服侍的宦官。

几天后,赵高找到了胡亥,挑唆胡亥继位,胡亥回以不孝不义无能,不堪大任,赵高却认为不必想那么多,机会不等人,于是胡亥“勉强”答应了。然后赵高又找到李斯来商量这件事,李斯断然拒绝,但赵高早就摸清了李斯的脾性,李斯能从厕所和粮仓中的老鼠对比中得出人生所求不过荣华富贵,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赵高告诉李斯倘若扶苏继位,那么蒙恬的地位便在李斯以上,甚至李斯的丞相之位也不一定能保住。李斯心动了。

两人矫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果然自杀,蒙恬不肯自杀而被囚禁,然后胡亥成了秦二世,赵高作为秦二世最信任的人,做了郎中令。之后赵高任由秦二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必有什么顾虑。又建议胡亥处死对沙丘政变有怀疑的公子和大臣们,于是胡亥将生杀大权交给了赵高,任由赵高屠杀秦国宗室和忠臣良将。赵高首先要除掉的就是蒙恬兄弟俩,子婴知道后跑到宫中劝说秦二世而不得,蒙恬兄弟最后不得不自杀,之后,赵高又对秦国宗室展开屠杀,在一次集中屠杀中,秦始皇的12个儿子被杀,10个女儿被杀,公子高见躲不过,又怕连累家人,竟想出为秦始皇殉葬的死法来,而胡亥竟也准了。

然后赵高的弟弟赵成做了中车府令,女婿阎乐做了咸阳县令,赵高将秦二世孤立起来,说服他躲在深宫内院装神秘。由此,赵高几乎把持了整个朝政。当时,秦国的暴政已经失去了民心,各地都有揭竿而起的起义军。李斯深以为虑,想进谏又总是见不到秦二世,赵高装模作样的问李斯对这种局势为啥不进谏,李斯说见不到秦二世,赵高贴心的提出若秦二世有时间了他就通知李斯。然后每次秦二世忙着找乐子的时候,李斯都被通知可以见秦二世,于是秦二世对李斯很有意见,然后赵高就说李斯的儿子李由作为三川郡守却不称职……

李斯的麻烦由此而来,最终下了大狱,被赵高屈打成招,最终遭腰斩,夷三族。然后赵高做了丞相,就有了后来的指鹿为马,秦二世认为是鹿,却被太卜告知祭祀的时候没有戒斋沐浴所以迷了眼睛(原谅四姑娘不厚道地笑了)。望夷宫中一片太平盛世,外面却早已血光冲天,赵高更是和刘邦暗中接触,欲分天下,然后称病不朝,躲在了自己的安乐窝里,眼看着章邯投降了项羽,秦二世终于有了一丝恐慌,派人去质问赵高。

赵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和赵成、阎乐一起商量弑君,不久发动望夷宫政变,杀死了秦二世,赵高本想自己做皇帝,结果群臣没有一个响应的,他自知还不是时候,就扶立秦始皇的弟弟子婴做了秦王(不是皇帝)。

子婴不傻,知道自己就是赵高扶立的一个傀儡,他不愿意做傀儡,于是和两个儿子还有宦官韩谈商量除掉赵高之事。眼看着子婴斋戒五日登基的日子到了,子婴却不慌不忙,推说有病不肯出门,赵高不得不亲自上门,然后再也没有出来。赵高被杀后,三族被夷。就这样,一代权臣走完了他的一生。

然而,赵高虽然已除,子婴虽有大志。天下大事却已不容子婴有所作为。不久,秦灭,子婴被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赵高,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赵高最终就是死在了他拥立的这位秦三世子婴和宦官韩谈之手。

赵高在杀死了秦二世之后,以“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的理由,去除了秦皇帝之号,改称秦王,并拥立秦二世兄长的儿子为新君,也就是子婴。子婴耳闻目睹赵高的种种行径,不想做他的傀儡,也清楚赵高立他只是权宜之计,所以便也决心破釜沉舟,与赵高殊死一搏: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於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赵高派人请了子婴很多次,子婴都不去,然后赵高便亲自来到子婴的府邸见子婴。此时的赵高已经没有了对手,他可能觉得自己彻底掌握局势了,所以便没有任何防备的进去了,于是就发生了子婴杀赵高于斋宫之事。

随后子婴当了一个多月的秦王,成为了秦王朝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赵高是一个权谋高手,他的智商、情商绝对是当时的顶尖人物,是真正的有才无德而居高位,祸国殃民的代表,他的一切行为是真正的不可原谅。

一个无道的昏君,一个专权的佞臣,将整个大秦帝国,玩成了他们二位的牺牲品。

第2个回答  2020-11-18

秦始皇、李斯和赵高,应该称得上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皇帝、第一个权相和第一个大太监。在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联手,将大秦帝国的最高权力控制到自己手中,还将秦始皇的十几个子女全部杀死,只留下一个傀儡皇帝胡亥。

后来,因为陈胜、吴广的起义,尤其是起义军一口气直接打到函谷关门口,这让作为丞相的李斯颜面尽失。此后,胡亥借启用章邯为由,并在组建骊山刑徒大军的过程中,开始逐步将李斯手中的权力给夺取过来,而等到章邯的大军不断取得胜利时,原本支持李斯的人,都已经转投到胡亥身后,或者与李斯划清界限。

于是,在赵高也开始诋毁李斯时,胡亥自然明白李斯已经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他很快将李斯给处死。此后,大秦帝国的权力,就由胡亥和赵高联手控制,但明面上仍然以赵高为主,由赵高来主持帝国政府的日常工作,但此时的胡亥,已经不再是一个傀儡皇帝。

等到巨鹿之战后,大秦帝国的局势日益恶化,赵高也陷入了与当年李斯类似的困境之中。换而言之,他需要给秦二世和是秦国人民一个说法,但是他实在拿不出一个说法。

因为,当帝国的统治非常稳定时,作为一个统治者,并不需要过人的本事,因为一切只要例行公事就可以确保帝国正常运转,就算需要调整,也只是技术性的调整,所以本身没有太了不起的难度。但是,等到帝国面临土崩瓦解时,作为帝国的统治者,就需要有过人的本事。因为,此时你再说什么例行公事,那就是坐等灭亡。

当初李斯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候,用官僚的态度来应付这种巨变,所以让帝国的局势,在瞬间就变得无可救药。胡亥和赵高在关键时候起用章邯,暂时挽救了秦帝国的局势。在这种背景下,李斯遂丧失了控制局势的能力。但是,等到巨鹿之战后,大秦帝国已经到了砖崩瓦解的边缘,而且比最初的局势更加糟糕。

在这种背景下,赵高的权威也开始急速下降。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大家清晰的感觉到,跟着赵高走下去,就是死路一条,大家自然会另想办法的。比如,当时的地方的官员、将领纷纷选择投降,就是一种最直接的表现。

面对手下人的纷纷叛逃,以及政敌的蠢蠢欲动,赵高遂玩了一招指鹿为马,总而言之,他需要加大驯服帝国官员的力度。从表面上看,赵高在帝国的权威更加巩固,但是,这种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的情形,是无法长久维持的。因为,在天下不敢言而敢怒的环境下,只要有一个人冲出来振臂一呼,就会立马让局势失控。

比如,如果这个时候胡亥突然在朝廷上要公开追究赵高失职的责任,估计下面那些敢怒而不敢言的官员会立马跟着跳出来指责赵高,到时赵高恐怕是不会有活路的,就这像当初的李斯一样。在这种背景下,赵高就把先下手为强,直接把秦二世胡亥这个潜在的领头人给杀掉。

当然,赵高杀掉胡亥,也是为了重新给大秦帝国定位,以缓和秦国和各路起义军之间的矛盾。因为,只要秦国还把自己当作大秦帝国,当前的危局就是无解的。因为,这意味着秦国还处于反秦联军的对立面。

所以,赵高就是用杀掉秦二世的方式,来宣告大秦帝国的灭亡,而接下来的秦国,只是战国七雄时的秦国。换而言之,秦国愿意和大家一起平分天下,将六国故地让给各路起义军。

在这种背景下,赵高杀掉秦二世后,虽然把子婴推到前台,但是,他却建议子婴不要称帝。秦帝国放弃帝号,意味着他承认了六国故地脱离帝国的事实。换而言之,秦国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分封天下了(承认各地大佬的既得利益)。一旦分封天下,天下的主要矛盾,就会转化为争夺地盘的矛盾,各路起义军也就不会把矛头共同指向秦国。

但是,秦国这种调整,似乎有些太晚。实际上,在章邯把周文赶出函谷关时,秦国就执行这种战略调整,也许有可能让秦国保有秦国故地。但此时,实在是太晚。当然,在章邯把周文赶出函谷关时,如果有人敢提出秦帝国应该执行这种保守方案,肯定当时就会被拉出砍了头。因为,这完全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此时,虽然赵高做了诸多调整,但实在已经为时太晚,各路起义军是不可能就此停下脚步,反秦的浪潮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在这种背景下,赵高原有的势力已经是土崩瓦解,大家都纷纷转投到起义军那边,赵高也终于成为了孤家寡人。

当然,在最后关头,赵高也派人联系刘邦,企图和刘邦合作,但子婴没有给他这个改换门庭的机会,他趁赵高原有势力土崩瓦解,新的势力又还未建立起来之时,果断将赵高给杀死,随后,子婴代表大秦残余势力投降刘邦,大秦帝国正式宣告灭亡。

第3个回答  2020-11-30
赵高是被子婴杀死的,因为子婴知道胡亥是被赵高杀的,为了以防万一,先下手为强。
第4个回答  2020-11-30
赵高是被扶苏的儿子杀死的,因为这是由于他误导秦二世,才使得秦朝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权,所以现如今为了报复他就将他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