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尧错失诺奖、两度入狱,临终为什么仍不忘物理研究?

如题所述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仁人志士,他们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已任。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有"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戴叔伦;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他们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穿越历史时空直击人心。

首次出国,与诺奖擦肩而过

1902年,赵忠尧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他自幼聪慧、善于钻研、学习刻苦,在18岁那年,凭借着优异成绩成功考上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年后,该校改名为国立东南大学,赵忠尧因成绩出众,毕业后被留校任教。


在东南大学学习及任教期间,赵忠尧一直致力于物理研究事业,他才思敏捷、能力超群,在研究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经常忙于研究而顾不上吃饭,并且得到了物理大师叶企孙的赞扬。

在叶企孙的帮助下,赵忠尧的物理研究变得更加顺利,视野更加开阔,但同时他也发现了我国的物理研究与欧美国家有着很大差距。

1925年,赵忠尧接到恩师叶企孙的邀请,北上来到清华大学担任助教,以便接触到更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文献资料。在那个国力孱弱的年代,即便是清华大学的物理学研究也举步维艰,于是一群人便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选择出国留学,将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赵忠尧就是其中一人。


1927年,赵忠尧怀揣着为国奋斗的梦想踏上了去美国求学的征程,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更好的为祖国的物理研究事业做贡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赵忠尧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大师密立根博士。

在美国求学的几年间,赵忠尧不断推陈出新、进步飞速,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尤其是在"正负电子"的研究上发现了硬γ射线的"反常吸收"现象,是该领域发现这个现象的第一人。

而这时他的同学安德森却在他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抢先研究出了这种带正电粒子的研究轨迹,并凭借这个研究结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赵忠尧却与当年的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虽然没有得诺奖,但是赵忠尧却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1932年,赵忠尧学成回国,并开始在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核物理课程,该课程开中国核物理教育之先河,赵忠尧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核物理教育的第一人,他建立了一所核物理实验室,极大推动了我国核研究事业的发展。


首次入狱,初心不改不忘国

全面抗战爆发后,华北地区已不再安全,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被迫向西南地区转移,赵忠尧也被迫离开北平,来到云南的西南联大再次任教。

在赵忠尧这样的学者看来,他们在战乱年代唯一能做的就是培养出大批科学家、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达到威慑敌人以及增强国防的作用。

赵忠尧在西南联大的确培养出了一大批物理学家,其中就包含后来的两弹元勋钱三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这些物理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国防科技取得了极大进步,为后来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946年,赵忠尧受邀参观美国原子弹爆炸的实验。于是赵忠尧再次来到美国,为祖国研究自己的原子弹收集材料和经验,并购置一批制造原子弹的零部件。

这次来到美国,赵忠尧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先进的实验室里进行核研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一大批科学家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于是祖国向留学海外的科学家们发出邀请,一起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赵忠尧听到消息后,立即收拾行李和材料准备踏上回国的归途,但是以他此时的特殊身份,想回国并不容易。


1950年,赵忠尧和一批留学美国的科学家们远渡重洋准备回归祖国,但却在日本被美国情报局的间谍抓获,并被关押在东京一个戒备森严的监狱里。赵忠尧并没有向敌人屈服,他初心不改不忘报效祖国。

后来中国政府得知这个消息后不断向美国施压,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美方只好释放被无故关押长达两个月的赵忠尧,经过重重阻挠,赵忠尧于1950年11月28日回到了久违的祖国。

再次入狱,至死不忘物理研究

回到祖国后的赵忠尧立即展开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他隐姓埋名、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核事业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带领一批科学家在核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