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中国的军队用不用枪支?

如题所述

元朝时期,属于冷兵器时代,装备军队的火器还是原始的火铳,以火药发射石弹、箭、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1
元朝时有那种火枪即火统,还有火炮等等杀伤力大的火药武器
第2个回答  2021-04-21
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火铳通常分为:单兵用的手铳,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等。铜火铳在元朝就有大规模的运用。
元朝制.造的火铳最早始于何年,今尚缺乏文献记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至顺三年(公元1332 年)的制品。火铳采用青铜铸造管身,能耐较大膛压,可以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使用发射。因此,在发明以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在有关元朝的文献中,火铳之名最早见于《元史·达礼麻识理传》。达礼麻识理在至正二十四年(13⑥4),已经指挥“火铳什伍相联”的部.队,说明火铳在此以前就已创制成功。近些年来,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北.京市通县、陕西省西安市各出土一件铜手铳,口径分别为26、26、23毫米,全长分别为34、36.7、26.5厘米,制.造工艺较粗糙,铳壁厚薄不均,表面不平整,无铭文,一般认为是元朝制品。除手铳外,中.国历.史博物馆还展出一件铜铸盏口铳,盏口口径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长,全长35.3厘米,重6.94公斤,铳身刻有元“至顺三年”(1332)等字样(见彩图)。
元末时,农.民起.义军也大量使用火铳作战。《明史纪事本末·太祖平吴》中,有朱元璋部将胡德济、谢再兴在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用火铳守诸全(今浙江诸暨)的记载。明朝建立后,火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洪武年间制.造的手铳,同元朝手铳相比,口径减小,身管加长,工艺较精细,铳身多刻有制.造地、制.造部门、工匠姓名、监造官.职、重量和制.造年月。如河北省赤城县出土的洪武五年(1372)手铳,口径22毫米,全长44.2厘米,铭文“骁骑右卫胜字肆佰壹号,长铳筒重弍斤拾弍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局造”。洪武年间还制.造了较多的大碗口铳。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件洪武五年铳,铳身刻有“水军左卫”、“大碗口筒”等字样,碗口口径110毫米,身管直径58毫米,全长36.5厘米,重15.75公斤。
在河北省的长城附近也多有实物出土,说明碗口铳在当时的守城和水战中,已广泛使用。永乐年间制.造的手铳,工艺精细,形制统.一。如“天字”手铳,口径为15毫米左右,全长为36厘米左右,铳身刻有以“天”为字头的统.一编号和制.造年月。铳身构造也有所改进,自药室至铳口,壁厚逐渐递减,使外形成为有一定锥度的圆筒,说明当时对膛内压力从药室至铳口递减分布的状况已有一定认识。火门铸有一个长方形槽,便于装填引火.药,上面装有一个活动盖,以保持槽内的引火.药干燥洁净。手铳还配有装药匙,使每发装药量相等。迄今出土的“天字”号手铳,最小序号为“天字九十五号”,制于建文二年(1400),最大序号为“天字九万八千六百十二号”,制于正统元年(1436)。此外还有“英字”、“胜字”号等手铳,形制与“天字”手铳相仿,这些手铳一直使用到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制.造的三眼铳,口径多在13~15毫米之间,铳身长短不一,一般为40厘米左右。
战例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率舟师20万至鄱阳湖,同陈友谅号称60万的主力进行决战。战前,朱元璋察看了陈友谅以巨舟相连的水阵,认为其不利进退,遂将本部水军战船分成20队,把船上装备的“火器弓.弩,以次鳞列”,并授将士攻敌之术:“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驽,近其舟则短兵击之。”作战开始后,朱军即按部署攻击陈军水阵,将舰船上装备的“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炮”等火器,一起发射、抛掷至陈军战船上,将其焚.毁20余艘,陈军死伤无数。
之后,双方又经过多次激战,陈友谅所部溃败,本人也于八月初九日在九.江口.中箭身死。朱陈双方在鄱阳湖的决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火铳(即最早的舰炮)进行的水战,此战兼三种方式:先在远距离炮击,以摧毁和焚烧敌船,减杀其战斗力和机动力;其次以弓.弩射杀敌军,再次减杀敌船战斗力;最后是接舷跳帮,短兵相博,歼灭敌军,结束战斗。
其所用火器已从燃.烧敌船跃变为用火铳击杀敌船将士,摧毁和焚烧敌船船具的阶段,创造了火铳同冷兵器相结合的水战战术,朱元璋是首先指导部.队采用这种战术的统帅。元末火铳在攻守城战和水战中初步使用,已显示其特有的优越性,成为在这些样式作战中火铳与冷兵器相结合战术的基础,并为明初火铳的扩大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