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小学阶段,有关时间的知识点、课时量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比重还是很小的,但时间知识的教学又是不可或缺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时间观念的建立又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从时间发展的历史来看,不管是间隔较小的时、分、秒,还是间隔较大的星期、月、年、世纪等时间单位,都是在“日”的基础上产生的。《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4时计时法”作为计时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24时计时法比较抽象,教材借助多种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原实验教材在钟面上标出内、外圈数呈现24时计时法,新的人教版教材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时间轴”,将一日经过的时间展开,在时间轴上,对比给出一日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整点时间。将抽象的、不断流逝的时间与直观地数轴建立起联系,将“时”与数轴上的点建立联系。借助几何直观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24时计时法。

  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有关时、分、秒的知识。从生活经验来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比如:电视里的节目预告、乘车的时刻表、银行、商城、饭店的营业时间表等。但这些只是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

通过前测发现:大概有一半的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时间是有一点点了解的,比如给出一个银行的营业时间17:30,问这是什么时候,45%的学生能写出5:30,但能准确写出下午5:30的却只有10%,说明学生对两种计时法的特征还不清楚。大部分孩子都知道一天有24小时,但一半的孩子不知道一天指针要转2圈,只有30%的人知道一天的开始,时针是从0时开始的,也差不多有30%的孩子认为是从1时开始的。

1、.通过具体的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件循环播放《我的一天》

拍摄的是班级里的一个学生有代表性的几个时间点的照片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最熟悉,对同学的生活更感兴趣,播放小朋友一天的生活,让学生对一天的时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师出示肯德基店的图片,问:去过这个地方吗?

门口写着24小时营业,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出示一个钟面,问:钟面上只有12呀,为什么说一整天24小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所研究的数学知识跟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出示钟面,引出钟面上只有12,一天却有24小时,引发矛盾,激起兴趣。

本文调研的习题来自于真实生活,呈现形式生活化、情境化,且大信息量。面对这样的题,学生最大的障碍是无法把情境化的生活信息“数学化”,特别是试题以数量关系分散隐蔽的非连续性文本呈现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如引导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且信息量大的素材时,可以“根据问题寻找信息”——也就是审题时打破阅读顺序,在初步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直接筛选所需条件。保留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排除无关信息干扰,指向明确地提取信息,提高审题效率。

如:根据第1小题中“张小华最迟在(  ):(  )离开家前往车站”的问题,直接选取该列车在南京南“开车时间”、“中途需要时间”,排除掉其它无关信息。这样也就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失误的产生。

(一)探究一天的时间

1、 了解一天的开始

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

预设:从1时开始转,从12时开始转

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春晚倒计时的小视频。

师: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开始了。师手指钟面,新的一天是从晚上12时开始的,晚上12时也叫0时。

设计意图: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绝大部分人都在睡梦中,毫无感知地度过的子夜时分开始的。所以调查中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也是情理之中的。播放学生非常熟悉的春晚倒计时视频,帮助学生理解0时的特殊性,深刻地体会一天是从0时开始的。

2、 了解一天有24小时

思考一会之后交流反馈

师:谁来汇报一下。

请你一边转动钟面,一边回答问题。

师小结:

一天有24小时,时针刚好转2圈。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前面的铺垫,学生对24时已经有了一点感触,然后静静思考,看着钟面勾勒出24小时。

(二)认识两种计时法

师:你能把一天24小时表示出来吗?第一圈(师指内圈),第二圈(师指外圈),先思考一下。

四人小组合作,请看要求:

(1) 小组同学先交流想法

(2) 组内同学说,组长写

(3) 完成后,每个同学要说一说,我们组是怎样表示的?

最后,聚焦到两种计时法,比较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第一圈的数字相同、第二圈数字不同

师把两个圈放在一起

指出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下午3时就是15时,

你有什么发现吗?(每次加12)为什么要加12?

(因为第一圈已经转到了12)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学生搞清楚了时针的转动规律后,能不能把一天的时间表示出来。在构建每一个知识点时都需要观察、实践与思考。当然,我们也不是一步到位就要求学生很准确地表示出24时,而是在学生的各种作品中逐步形成24时。

(三)沟通两种计时法

接下去,我们静静地跟着课件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24小时。

当时针转到每一时刻的时候,想一想,这时,你在干什么?

师:现在是深夜12时,也就是0时,一天就从你的睡梦中开始了。

转到12时,一天结束了吗?

转到24时,到24时,一天结束了,

师:如果再往下转,(就是明天了)

24时既是今天的结束也是明天的开始,所以24时也是0时。

借助时间轴,沟通两者的联系

师:如果把一天的时间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来,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课件演示。红色表示第一圈,紫色表示第二圈。

每一条线表示一个时刻,像这样用0到24来表示一天的时刻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

今天过了就是明天,24时就是晚上12时

今天之前就是昨天,0时是昨天的24时,也可以说凌晨0时。

师:时间就是这样,滴答滴答,连续不断,永不停止地溜走了。

一天的时间,可以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也可以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

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计时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时间轴,直观地呈现一日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整点时刻,把抽象的、不断流逝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钟面内圈和外圈这两圈数的关系,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和对应思想。

(四)探究转化的方法

研究两种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正因为24时计时法的简洁、方便,所以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借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

邮政信箱的开箱时间、超市的开门时间、公交车的首末班车时间、《奔跑吧,兄弟》播出时间

老师点24时计时法的时刻,请快速说出相应的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谁来说一说24时计时法如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如何转化成24时计时法?

本文调研的习题来自于真实生活,呈现形式生活化、情境化,且大信息量。面对这样的题,学生最大的障碍是无法把情境化的生活信息“数学化”,特别是试题以数量关系分散隐蔽的非连续性文本呈现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如引导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且信息量大的素材时,可以“根据问题寻找信息”——也就是审题时打破阅读顺序,在初步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直接筛选所需条件。保留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排除无关信息干扰,指向明确地提取信息,提高审题效率。

如:根据第1小题中“张小华最迟在(  ):(  )离开家前往车站”的问题,直接选取该列车在南京南“开车时间”、“中途需要时间”,排除掉其它无关信息。这样也就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失误的产生。

张阿姨从长沙回杭州,她下午几点前到火车站比较合适?

张阿姨晚上10:30下火车,想到附近的永和大王吃碗面,能吃到吗?

设计意图:教学素材如果来源于生活,会让学生有亲切感。我借张阿姨旅游回来乘火车、吃饭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既巩固了知识,又渗透了社会生活常识的教育。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节课过去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结束语: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愿大家做一个勤勉的人,让自己越来越有智慧。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点小知识。

1、你知道吗?计时法的演变

2、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

一天24小时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同一时刻世界各地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