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黄金时代》有没有触动到你?

如题所述

         这是一部非常干净、相当纯粹的探知人性的大片,由于被冠于莫须有的“文艺片”的帽子,票房迄今尚未突破3000万元,但这丝毫不影响其作为九、十月间最佳大片的位置,由于票房不太理想,国庆过后就可能会“下画”了,因此想观赏真正大片的影迷们千万别错过了,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当然想洞悉人性、探究时代变迁的男士也很值得一看)应当抽空好好去看看,而且应当选择在电影院看,因为其场景开阔,跨越的时空较广,并非家里的电脑屏幕所能承载得了的。

      在为大家赏析《黄金时代》这部优秀影片前先打个小小的伏笔,不知是否机缘,笔者少年时在某一书店随意买了一本连环画《生死场》,第一次蒙蒙懵懵接触到了“萧红”这个符号,其后念了高中看了《鲁迅传记》再次看到了“萧红与萧军 ”的符号,当时还以为他们是兄妹俩,上大学后在图书馆对“民国四大才女”的称号产生了好奇,细看榜单才知道萧红位列其中,其余的三位分别是石评梅、张爱玲、庐隐,其中风流才女石评梅的广播剧我在念高中时就细听了,其与早期革命志士高君宇(孙中山的秘书,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媒人,可惜英年早逝)凄美悲壮的恋歌(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永远回荡于陶然亭上空,张爱玲更不消说了,近年来关于她的小说火得很。而最早映入眼帘的符号始终是萧红,但一直进入不了“其世界”。这心结一直盘缠了许多年,今天《黄金时代》终于为我们开启了“萧红世界”,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她们纯真年代的真正的人性和真实的力量。

     《黄金时代》为我们揭示了“生死场的时空密码”、探视了“爱、温暖与自由”的能量、剖析“纯粹本真特立独行”的洒脱及睿智、洞悉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动态柔性的适应 ”等等,这并非黄金的时代,内心强大的萧红把它当成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虽然在世人的眼里,萧红的一生是极其凄惨和悲凉的,但或许其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她认为其一生充满了“爱、温暖与自由”,所以本影评通篇并无出现类似的词眼。

      奠定萧红文坛地位的小说就是《生死场》,她很小很早就对人的生与死有了通透的感悟,她认为人在世时,可与世间万物接触,感受各种生灵的悲欢离合(当然也包括自己的生存与生活),但死必须是自己一个人独自去面对的。她的一生就是在这种豁达中花开花落直至归西的,“发动机”就是其逆向性判断与选择,她选择的是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一旦其偏离传统轨道上路后,无论遇着什么挫折和磨难,她都坦然自然地接受,而且从不后悔,更没有退缩。萧红很早就解除了父亲为其包办的封建婚姻,踏上了众叛亲离的“不归路”,期间其弟规劝她回归“封建传统世俗”,可是她毫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朝前迈步。

       与其说《生死场》反映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日寇铁蹄下东北人民的悲惨生活,毋宁说是作为悲观色彩浓厚而又以乐观主义者面貌出现的萧红的“生命预言书”,“生与死”本来就是一场考验,生在艰难的环境里而心灵僵死,这生与死根本毫无区别;而倘若有一颗穿越时空、穿透社会的永不僵硬的心灵,即便身处战火纷飞、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年代、糟糕透顶的环境里,依旧怡然自得。萧红认为人之所以活着,就是因为有一个死不瞑目的东西维系着她,好像上天早已安排好,只等她触动那个决定如何生、如何死的按钮。萧红毫不犹豫开启了这颗按钮,她做好了准备,或者确切地说她根本不需要任何准备,就能纯粹本真地生,随遇而安地死。在其生的时空里遇到了不少良师益友、爱人情侣,这当中就有鲁迅、萧军、端木等等,而巧合的是,其死同鲁迅笔下祖父之死如出一辙,同是被庸医所害。卒年31岁,黄金般的芳华,正如:“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真令人扼腕痛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5

     带着期盼的心情看过了《黄金时代》,当影片结束后总觉得有些不满足。可能和自己想象中还是有不同,可能是自己期待太高。总之,当那样一个孱弱的女人最终在空无一人的医院中永远的合上了双眼的时候,对于我来说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在本片宣传初期,打得便是“自由”的牌。自由几乎是可以跨越时代的每个人的追求。在那个混战、动荡的年代里,当生的可贵变得更加迫切的时候,自由可以说是一件极为奢侈的物品。萧红便是从骨子里开始寻觅自由的人。她的自由道路是如此曲折,对于她的这一段寻觅自由之路的做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几乎就是“no zuo no die”。无论是背弃家庭私奔、还是辗转于自我生活的艰难道路,亦或是与萧军结伴而行被战争逼得四处漂泊,在政治面前选择“站队”……她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不受他人胁迫的生活。希望拥有完整的自我生活的选择权,这并不容易。整部影片几乎也反映出她人生每一阶段的艰难选择,以及她对于保持自我的执着。无论这个女人的选择最终遭受了什么,她始终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前行着。萧红的文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生死有度。了解一个作家,最直接的便是从她/他的文字入手,那种一下子可以捉住她灵魂的东西就在那里,等着你去解读。在影片中友人们对萧红文字的评价是“天才式的创作”。这点如果没有读过她的文字的话,基本无法体会。她的文法、句式、描写都透露出一股对世界新奇的爱。然而,她的人生境遇却是如此的凄苦。因此,每每在描绘那些温暖的时候又有一种对死亡冷静的逼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是她带着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挣扎的冷静且温情的处理——距离中暗含希望,热切中保持理性。之所以会如此,源于她个人的不羁和对自由的向往。回归到自由的母题上,萧红的一生是对自由写作的追求。如果这个人物吸引了许鞍华导演选择拍摄,那么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她与她是有一定程度的戚戚焉。即许鞍华导演或许也有自由执导的追求。所以,在自由度上两个女人在这部电影中重合了。某种意义上,这两个女人都面临的抉择:坚持自我还是随时代洪流前行?选择前者,需要极大的勇气,来面对即将到来的各种打击;选择后者,可能道路固然要顺畅些,然而内心中却是颇不平静的。于是乎,倔强的萧红和同样倔强的许鞍华这两个文艺女青年就这样因着自己的性情相遇在《黄金时代》。

       许鞍华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有信心,但也非常非常害怕。”我只能说,这两个“非常”是十分现实的,而“害怕”用的也并不夸张。相比这后半句,前半句也只能给整部电影的所有创作人员打气,而最终将要面临“害怕”的结果,是观众。如果这只是导演、编剧自我满足的作品,我觉得,可以了。然而,如果真的想博得众人的好感,取悦大众的趣味,似乎还有很多道路要走。而首先,便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十年文化鸿沟。《黄金时代》这部电影作品,3个小时看下来,基本上行云流水。如果对那段历史和文学作品了解的话,可以看到几乎引用的都是作家当年回忆散文中的语句。所以也有评论说基本上上了一堂现代文学史的课。这点真的一点没错。可以说,导演用真实的演员去演绎了一个时段的文学史。只不过她将书上的每个符号化的名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当这些个活生生的人那么生活化的立在面前时,作为观众的我又知晓他们今后的命运,其贴近程度要远远大于教科书上的一个名字、一张照片。对于某些人之后凄惨的遭遇也更加唏嘘。那么当这些人物群像立在银幕前读着自己书稿中的文字时,难免便会有一种纪录片的感觉。时而原文旁白,时而众多人物跳出来跨越时间线的叙述,时而近似采访般的回忆都让这部电影展现出不同于其他电影的特质。人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如果放在电影中可能也是。毕竟,好电影的第一要义是讲一个好故事,如果用此标准来衡量这部电影,却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单单就素材来说,这段历史和情感纠葛中能提炼出的“好故事”不止一个——引人注目的三角恋和暧昧不清的人物关系无非是诸多编剧喜欢的,然而,可惜本片拍摄者不是于正,所以少了太多可以杜撰戏说的成分。相反,在李樯编剧和许鞍华导演的“还原”中,历史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来,平铺直叙的说,平易近人的演。所以,整部片子看下来,时而会有细微的感动却始终没有激烈的爆发点。观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可以预感到它必然会遭受到口碑和票房的双重挑战。客观的说,受众太少,了解那段历史和文字的人太少,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那么电影中的人物对观众来说不过是走走过场。极尽所能还原的时代感也不过是布景道具而已。所以,这部电影是否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功课”做的是否到位。可能对于一个并不了解诸多复杂人物关系,听不懂太多原文引用的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就是流水账。而对于早已深谙所有人物背景、对原著了若指掌的真正研究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这部电影不过是将文学史影像化了,并无其他。这部电影的受众群便处在这样尴尬的位置。 

        站在现在去遥想曾经,自由度的对比,某种意义上应该是现在更加自由。然而,虽然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了、言论自由有了、网络抒发容易了,让我感到的却是文化、文艺界的思潮和争论无比枯竭。如若将现在的学术争论、文化争鸣放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去比较,我想,曾经的炮火纷飞确实是所谓的“黄金年代”。在文学史上,那个流派展开争论、笔战,颇有百家争鸣的时代不可复制,而今,基本上一句“烂片”和唯票房论便可决定一部电影、一个导演的生死。如此,谈何自由?其实自由是多变的自我抒发,尊重异己,争论思辨。当这些已然不再时,只能回顾往昔,深深感叹曾经拥有的罢。

第2个回答  2017-11-05

         据说拍萧红的故事是许鞍华自年轻时代的梦想。在这位资深文艺女青年的眼里,萧红短暂而波折的一生恰是千千万万文艺青年的缩影,只是众多的文艺青年归于平凡和平静,而萧红选择了一生自由,她的特立独行不问世事显得如此特别,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非常年代,萧红的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与传奇色彩,俨然是天生的电影素材。《黄金时代》虽背负“时代”之名,却是一部个人色彩浓厚的人物传记电影,也许许鞍华本意是想通过萧红来展现一个时代的群像,可是片中用琐碎的事件串起了一个文艺女青年混乱的情史,而其他人物的形象却是粗略而模糊的。这不是属于一代人的黄金时代,而只是萧红眼中的专属的黄金时代。所以《黄金时代》不过是“萧红传”而已。

         作为“萧红传”来审视这部电影,依然没能让人有太多惊喜。毫无主次的对萧红一生的平铺直叙如同萧红这一生一样,无比悲凉。虽然李樯已经尽可能的用人物独白这样新颖的方式来向观众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背景,但是这并不能弥补整部电影因为公众片中故事认知程度偏低导致的观影障碍,加之出场人物众多与不断的插叙方式的剪辑,让观众在不断变换的时间与地点中回不过神。一部传记电影需要对人物和故事背景有必要的介绍,而这正是《黄金时代》试图做,却没能做到的。虽然对于很多情节观众可以自行脑补,对于整体故事来讲,缺失太多的前因后果让情节变得突兀,如果在进影院前,没有对萧红其人其实有过了解,相信是很难完全看懂这部影片的。

         即使在形式和结构上努力创新,但是最致命的一点在于,整个故事本身无法让人感同身受。对于一部忠于事实的传记电影(哪怕这事实只是道听途说),个人认为最难把握的一点就在于创作者的立场,并如何将这种立场通过恰当的方式传达出来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与初衷背道而驰。在许鞍华和李樯的眼中,这是一个有才华的文艺女青年向往纯粹与自由的故事,其中夹杂的爱恨不过是这段追寻自由之旅中的风景,就像预告片中萧红的独白“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那些我将要见的人,都会成为我的朋友。” 而影片呈现在我眼前的更多的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与一个多情的文艺女青年的形象,这和《乔布斯》如出一辙,从中没能感受到乔布斯的卓越的才能与远见,看到的却是一个见利忘义抛弃妻子的投机分子而已。每个人都充满着两面性,特别是对于充满争议的人物,创作者想尽可能的客观还原真实,这无可厚非,然而电影毕竟是一种创作,除了形式上,内容上的再创作必不可少,如果仅仅是告诉观众一段历史,那何不拍一部纪录片就好。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金时代》和《小时代》一样,它们都用看似大的格局设置(或者说只是名字)讲诉了一个专属粉丝的故事,在狂热粉丝眼中,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坏,拍出来即是胜利,而这种胜利是生人无法理解的,或许也是根本不需要被理解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