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患者怎么样才能自己走路?

如题所述

一、对不完全脊髓损伤者,不要急于给他们制作、佩带支具,要想方设法挖掘其残存的潜力,提高其肌力级别。如果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则可对患者进行不带支具的行走训练,特别是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Ⅳ级或Ⅴ级者,一般可以很容易地离床活动。

  二、对完全性脊髓损伤者,需要判断其是否有行走的可能性,然后加以训练。原则上第4胸椎以下损伤者可以做到室内行走,第7胸椎以下损伤者能够恢复到室外行走。

  三、对符合行走要求的截瘫患者,首先要进行直立性训练和上肢肌力训练。可先借助起立平台做直立训练,一般每天训练3次,每次半小时,训练时间为3~4周。上肢肌力可采用哑铃和支撑器训练,每次应训练到肌肉产生酸痛,但不影响下一次训练为止。

  四、进行独立站立和平衡训练,可在长3米、宽0.8米、高1米的平行杠内进行。治疗人员须协助病人双手扶好平行杠,站立时避免屈膝,每天训练2~3次,总时间为3小时。

  五、根据不同的损伤平面,为病人制作、佩带相应的支具,常用的有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截瘫步行训练器。对第2腰椎以上损伤者,应优先选用截瘫步行训练器;第2~4腰椎损伤者,可选用膝踝足矫形器;第5腰椎以下损伤者,选用踝足矫形器。

  六、在平行杠内借助合适的支具行走。训练时不求数量,但要讲究质量,待病人能按要求完成转移体重―摆腿―再转移体重―摆另一条腿的动作后,再加大训练量,每天最大训练量可达1公里左右。这项训练一般要持续1~6个月。

  七、在助行器支持下训练行走。在完成平行杠内支具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后,就可进行助行器内的行走训练,训练要求同上一步。

  八、双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和单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助行器内的行走训练后,均可过渡到使用腋拐行走的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8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为自己定做一些假肢这样的话让自己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然后带上假肢还是可以自己走路的
第2个回答  2019-12-08
截瘫患者可以安装义肢支撑身体,配合双拐辅助,多多练习,尝试自己走路。听说还有智能辅助行走设备,价格不菲,安装后经过锻炼,可以自己走路,并能根据运动频率调整走路速度。
第3个回答  2019-12-08
可以装上假肢
这样就可以慢慢锻炼自己的行走能力了
一旦习惯了就可以走路了
第4个回答  2019-12-08
一、对不完全脊髓损伤者,不要急于给他们制作、佩带支具,要想方设法挖掘其残存的潜力,提高其肌力级别。如果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则可对患者进行不带支具的行走训练,特别是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Ⅳ级或Ⅴ级者,一般可以很容易地离床活动。

  二、对完全性脊髓损伤者,需要判断其是否有行走的可能性,然后加以训练。原则上第4胸椎以下损伤者可以做到室内行走,第7胸椎以下损伤者能够恢复到室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