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美术馆里不一样的罗特列克,为什么被称为侏儒画家?

如题所述

经过阿尔勒,我来到了法国西南部的小城阿尔比。这里是以“红磨坊画家”和“侏儒画家”而闻名的图卢兹·罗特列克生长的故乡及其结束短暂一生的地方。若不是我特别喜爱他,可能会对这里感到陌生。我来这里仅仅是因为在这里可以遇见他。一来到阿尔比,我便站在塔恩河畔俯瞰市区。宁静的河流环绕着小城,一眼便能看到红砖砌成的玫瑰色市区和中央的圣塞西尔(Sainte-Cécile)大教堂。

阿尔比本身已足够漂亮,我满怀期待,也许可以遇见和奥赛美术馆里不一样的罗特列克。我来到了美术馆前巨大的要塞般的圣塞西尔大教堂,这是因为我总觉得在欣赏罗特列克的作品之前,未来这里感受一下氛围的话,不论怎样都会觉得不痛快。圣塞西尔大教堂是一大意外收获,教堂外观是雄伟的哥特式建筑,内部华丽而不失古风。

与一般的欧洲教堂相比,它给人的感觉不同。这座教堂为铲除异端及标榜教皇权威而建,整体由无数的红砖砌成,据说建于血腥的大屠杀之后。实施宗教压迫及树立教皇权威的目的虽然惊悚,但其内部之华丽销魂却令人惊叹不已。教堂于1282年开始修建,花费了近100年的时间才完工。

教堂内侧是连着小小庭院的市政厅大楼和贝尔比宫(Palais de la Berbie,13世纪的塔)。贝尔比宫曾被作为大主教的官邸使用至1905年,目前是图卢兹·罗特列克美术馆。1901年,37岁的罗特列克离开人世后,他的母亲将他的大部分遗作捐赠给了阿尔比市。起初罗特列克的母亲想将它们捐赠给他曾经活动过的巴黎市,但被以“作品过于有伤风化”为由遭到了拒绝,遂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阿尔比市原本要修建新的美术馆,适逢贝尔比宫废弃,便把它确定为罗特列克专用美术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22年7月才得以开馆。美术馆中藏有约5000幅素描、约440幅版画和海报、约730幅油画,公开展览的展品超过1000件。作为单个画家的美术馆,其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次日我来到了波瑟城堡(Château du Bosc),罗特列克曾在此度假。从诺塞勒站(Nacelle-Gare)需步行一个半小时方可到达。从阿尔比站到诺塞勒站坐火车需30分钟左右。观光导游处介绍称可以乘出租车或租车,但我们一行决定步行,就这样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寻访波瑟城堡花了一整天。罗特列克的侄女住在波瑟城堡里。

虽说是侄女,但她已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妇人。老人的听力不太好,必须要大声按门铃,门上还写着“请非常非常大声地按门铃”的语句。时不时前来拜访的游客通过她可以参观罗特列克曾经待过的房间,曾经练习绘画的工作室、书房等。这里有沾满画家气息的遗迹、自行车和素描本。有一面墙上标着数字,曾经用来测罗特列克不易生长的身高。为了躲避父亲的蔑视,罗特列克只能在祖父的城堡中暂时休息,他悲惨的一生就像我们在小说里读到的经历。

除了我们一行和老妇人之外,没有任何人。在这个宽敞的地方,她似乎独自生活。我虽然想在这独一无二的宁静时空里久久停留,但对于老妇人而言,为陌生的访客介绍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我们无法占用她太多的时间。我在城堡中的小店里挑选了几张明信片及海报,是爱德华·维亚尔(ÉdouardVuillard)的罗特列克肖像画和罗特列克的《宿醉》。我问了价格,老妇却做出手势让我直接拿走。海报至今仍挂在我的书桌前,我时常会想起这位老妇人。

罗特列克是贵族出身的侏儒画家。正如这两个词语间的距离一般,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过得并不太幸福。生活不幸的艺术家数不胜数。“生活越惨烈,越可以诞生伟大的作品。”这句话似乎可以理解,我们知道有不少艺术家证明了这句话。然而生活不幸便可以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命题是不成立的。在品味出那些即使失去所有也要守护的某种崇高感觉时,作品于我而言便是“好的作品”。崇高的不幸,虽然不知如此表述是否合适,但无论怎样,对于我来说,探讨艺术作品背后的作家人生这一理由越发重要。

画家罗特列克的人生如何呢?如果说他的作品是伟大的,那么他的不幸到底又是怎样的呢?他生前因创作世俗颓废的作品而被人指责,那么首要的便是应该如何来看待他的作品。我首先来到了《红磨坊的沙龙》的前面,若是要看红磨坊全景的作品,在奥赛美术馆中也可以看到。在奥赛一楼的尽头有一个单独的图卢兹·罗特列克馆,在这里可以看到《红磨坊舞会》等规模巨大的油画作品。

相反,比起舞厅中活力四射的情景,《红磨坊的沙龙》整体上笼罩着一种宁静的、性感的氛围。作品中在红色灯光下等候出场的舞女们的形象似乎能使人联想到红灯区,身穿轻盈礼服的女人们表情透露着无聊乏味。如果单看作品,会觉得罗特列克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上过着无比华丽的生活。果真如此吗?他为何会被红磨坊的女人吸引呢?

图卢兹·罗特列克的本名是“亨利—马利·雷蒙·德·图卢兹—罗特列克—蒙法”(Henri Marie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从如此复杂的名字便可看出,他出身于可以追溯到夏尔马涅时代(卡洛林王朝)声名显赫的贵族世家。他的出身在美术史上是最为高贵的,但他的不幸也是因身世而起。欧洲贵族为了维护血统,近亲结婚非常常见,因而经常会有遗传缺陷的孩子出生。罗特列克的父母便是姨表亲关系。

罗特列克天生骨头脆弱,8岁时撞到椅子摔倒后,悲剧便由此开始。一年之后,他从马车上摔下来,一条腿骨折,之后他的身体便停止了生长。成人之后他的身高仅有150厘米,成了一个上半身是成年人,下半身却和孩子差不多的残疾人。腿脚的不方便使他无法尽情享受物质上的富足,却在美术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不能骑马就画马,不能参加舞会便观察人们的动作。他本人也经常发牢骚称:“如果我的腿再长点儿,就不会去画画了。”

在重视名誉的家族中,残疾的身体使罗特列克多次陷入绝望。罗特列克的父亲判定他不适合做贵族的继承人,将继承权转移给了他的妹妹。后来还因为他创作世俗颓废的作品深感愤怒,毫不犹豫地将他的画作付之一炬,同时不让他使用“罗特列克”这个名字。他初期作品的署名为改变了字母顺序的“特列克罗”(Treclau),原因便在于此。

能够抚慰受伤的罗特列克内心的只有画和大城市巴黎的生活。立志成为画家的他,在母亲的帮助下,在巴黎开始正式接受了绘画教育。在20岁左右的时候,他搬了家,从那时起,他开始进出歌舞厅和酒馆,逐渐沉迷于酒和音乐、享乐至上的红磨坊,与舞女和妓女亲密接触。他每天在红磨坊出入,不断地将在这里工作的女人展现在他的画作中。

罗特列克并不是在捕捉美,他凭借娴熟的技法创作了多幅诸如《梳妆台前的女子》(A la toilette,madame Poupoule)和《伊弗特·居伊贝尔向观众致意》(Yvette Guilbert saluant le public)等以年龄较大、皮肤松弛且逐渐被大众遗忘的舞女为模特儿的作品。

当然还有许多作品很好地展现了罗特列克的才华,但我在这类作品面前感到难为情。即便会扭曲,会不合常理,有时此类难堪也会唤起奇妙的才华。对于为何只画声色场所的女人这一问题,罗特列克答道:“模特儿在任何时候摆出的姿势都是标本式的,而她们却是活生生的。”

红磨坊的经理看到罗特列克每天出入此地作画,便委托他制作宣传1891年红磨坊秋季活动开幕的宣传海报。罗特列克将优秀的素描能力与日式版画浮世绘相结合,制成了海报。曾被打上“颓废画家”烙印的他一跃成了巴黎的知名人士,他的素描和版画也开始被人们认可,但任何财富和名誉都无法使罗特列克感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