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也可采取浸泡灭菌对吗

如题所述

耐高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可采取浸泡灭菌。

消毒与灭菌方法

(一)选择消毒与灭菌方法的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的危害程度选择:

(1)高度危险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处理,灭菌指数达到106标准。 (2)中度危险物品:选用中效和高效消毒法,消毒指数达103以上。 (3)低度危险物品:可采用低效消毒法或只做一般清洁即可。

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选择:

(1)对被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抵抗力强,危险度大的病毒污染物品选用高效消毒
法和灭菌法。

(2)对被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物品选用中效
以上消毒法。

(3)对被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和低效消毒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或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剂量和延
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

(1)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2)忌热、忌湿和贵重物品选择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3)器械浸泡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化学消毒灭菌剂。

(4)光滑物体表面选择紫外线消毒法、擦拭法;多孔材料表面用喷雾法。

(二)消毒与灭菌的物理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法: (1)灭菌原理:由于蒸汽凝结时释放的潜能和凝集收缩后产生的高热负压能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

(2) 适用范围:耐高温、高湿的物品的灭菌,为供应室主要灭菌方法之一。 (3)使用方法:分为下排式和真空型。

A、下排式:当温度达121℃,压力达1.05kg/cm2,维持规定灭菌时间。一般橡胶类为20分钟,手术器械类为15-25分钟,敷料类为20-30分钟,玻璃类为15-20分钟,药液为20-4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标准。

B、真空型:当温度达到132-134℃,压力达2.1kg /cm2。维持灭菌时间4-6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30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

2.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支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第2个回答  2020-11-30
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品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