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有什么用处?

如题所述

通过针灸能够很好的 做到内外相连 也就是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 从外在的气血 能够输布到脏腑的经络 也通过经络 来输布到五脏六腑 以及四肢百骸 针灸起到了运行气血 疏通经络 营养周身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0
鼻炎是指鼻腔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长期呼吸不洁净的空气是引起慢性鼻炎的重要原因,而患感冒及贫血、糖尿病、风湿病、便秘等疾病,也会因为鼻腔血管长期瘀血扩张而造成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不仅鼻塞、香臭不分,而且会因为呼吸不畅而引起头痛、头昏等,让人精神萎靡不振。常用的按摩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使鼻腔通畅。
  1、揉捏鼻部 用手指在鼻部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揉捏鼻部5分钟,然后轻轻点按迎香(鼻唇沟中,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和上迎香(鼻唇沟上端尽头各)各1分钟。
  2、推按经穴 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两眉中间)50次,用手的大鱼际从前额分别推抹到两侧太阳穴(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处1分钟,按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合谷(在一、二掌骨间,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各1分钟,最后按揉风池(颈后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处凹陷中)1分钟。
  3、提拿肩颈 用手掌抓捏颈后正中的督脉经穴,以及背部后正中线两侧的经穴,自上而下,反复4-6次。再从颈部向两侧肩部做提拿动作。重占提揉肩井穴(两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做3分钟,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分钟。
  4、揉擦背部 用手掌在上背来回摩擦按揉,感觉到皮肤透热时为度。
  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为一疗程。
鼻炎穴位疗法  其方法具体是:
  1.用双食指的外侧上下来回地搓鼻梁两侧,共搓200下。
  2.用双食指尖揉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位,共揉动200下。
  3.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右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左手的“合谷”穴200下。
  搓揉的手法要较重,以能忍受为宜。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定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做。这样不仅可防止鼻炎的复发,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第2个回答  2020-12-03

第3个回答  2020-06-14
古人讲:“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之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针灸法可单纯使用,也可与其他配合使用,因此,其之本范围非常广泛;各有所长,或有专治。
针灸的机理:
一、温经散寒、调气和血。
二、消肿止痛、解毒生肌。
三、回阳固脱。
四、保健防病。
下面我把鼻炎需要针灸的穴位一一告诉你,希望你针灸时斟酌使用。
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由病毒、细菌、过敏原的感染而引起的炎性改变,是鼻腔免疫功能降低,使致病菌在鼻腔内聚集滋生所致;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疾病。根据病情长短可以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不及时治疗可能转化为慢性鼻窦炎,所以有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只要是气血不调理的就可以通过点穴位(针灸也可以)来治疗。

迎香
“迎”意指迎接;“香”指气味。点按能使之迎接香味,故名迎香。
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和鼻唇沟的中间(鼻翼旁开5分)。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塞、面瘫、鼻衄、胆道蛔虫症。

上星
“上”指高处;“星”指星辰,此指穴位。因该穴主治鼻塞不通,穴位高处可及星辰,故名上星。
位置:位于头正中线上,入前发际1寸。
主治:鼻炎、鼻衄、头痛、目痛。

印堂
“印”指印染;“堂”指处所。古人在眉毛中点装饰,印染点红,以似美貌,该穴正在此处,故名印堂。
位置:于眉毛内尖连线的中点,对准鼻尖处取之。
主治:鼻炎、鼻窦炎、鼻衄、头痛、呕吐、产妇血晕、不寐。

合谷
相会为“合”,泉出通川为“谷”。“谷”较“溪”大而浅,故名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张开,以另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指尖到达之处。
主治:鼻塞、腕部疼痛、手指痉挛、头痛、牙疼、咽喉肿痛、感冒、痛经等。
第4个回答  2020-06-08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