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运输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如题所述

我国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下:
1.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能够运输物流的路线更多,所能够运输的产品类型和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这使得物流的发展能够满足更多受众的需要。
2. 发展潜力巨大:物流业深入到各个领域,如汽车工业、家电通讯产业、药品食品产业、服饰美妆产业等,几乎人们衣食住行的多个方面都能够通过物流系统方便地运输到收货人手中。这让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
3. 市场重视:近年来,我国电商业的不断发展为物流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个市场离不开物流,这使得物流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现在,国内物流和城际物流都有着非常大的受众群,市场和政策的支持能够让它发展的更好。
4. 市场需求量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物流,无论是网上购物、寄送物品还是搬家等都离不开物流运输。这个行业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同时孵化了许多运输公司。物流运输能够很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当前市面上有许多物流运输公司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能够获得长期的发展。
5. 智能物流是发展趋势:智能物流是将物流活动中运送、存储、包装、装卸等诸环节集组成一体化系统,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物流服务。随着物流设备、物流技能的全球化和物流服务的全面化,物流活动并不只局限于一个企业、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而是国际化的。为完成货品在国际间的活动和交流,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和国际资源优化配置,一个社会化的智能物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重视度高,市场需求量大。同时,智能物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07
一、智能物流发展特点
一、智能化
这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能物流的典型特征,它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智能化的程度将不断提高。它不仅仅限于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道路的选择、自动跟踪的控制、自动分拣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
二、柔性化
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即真正地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物流的发展也是如此,必须按照客户的需要提供高度可靠的、特殊的、额外的服务“,以顾客为中心”服务的内容将不断增多,服务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智能物流系统柔性化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
三、一体化
智能物流活动既包括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物流活动,也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全部物流活动等。智能物流的一体化是指智能物流活动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以智能物流管理为核心,将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诸环节集合成一体化系统,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物流服务。
四、社会化
随着物流设施的国际化、物流技术的全球化和物流服务的全面化,物流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为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一个社会化的智能物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构建智能物流体系对于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成为智能型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智能物流的功能分析
智能物流一般具有识别感知、优化决策、定位追溯等功能。
一、识别感知功能。
智能物流要将物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使用射频识别、卫星定位技术,快速对物品进行识别,进而实现物流领域中生产自动化、销售自动化、流通自动化的管理。
二、决策功能。
将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和配送系统,通过对物流数据、客户需求、商品库存等信息和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计算并决策最佳仓储位置与配送路径,实现物流存储与配送决策的智能化。
三、定位追溯功能。
通过射频识别、卫星定位技术,可实时获取车辆及物流配送过程各环节的数据和信息,了解货物的位置和状态等配送信息,对货物进行定位和追踪管理,为客户与管理者提供实时的物流运行状态的信息反馈,并可对物品产地等相关生产和流通信息进行追溯,当物品出现问题时,便于追根溯源。
三、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为16.6%,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4倍。虽然近年来占比趋势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除了制造成本以外,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是造成国内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
图表 中国、美国、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 中国物流成本占比构成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智能物流系统节约70%的土地成本,带来租金成本的大量降低。随着国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日渐紧张,土地使用成本不断增加,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而自动化物流系统由于在仓储方面是采用向高处发展的方式,有较高的土地利用率和库存容积率,可减少企业土地成本。
智能物流系统降低80%左右的劳动成本,解决招工难和人工成本持续增长的问题。同样吨位货物存储时配备的仓储物流人员,自动化物流系统可以节约2/3以上;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内企业的人力成本持续增长,自动化物流系统可以减少人员需求,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四、中国智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资本往产业价值高地流动,从设备制造到系统集成到基于大数据的物流运营服务,最终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将是行业发展的方向。除了提供自动化物流技术和设备,国内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创新物流运营服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方面是基于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的仓储运营服务,另一方面是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物流金融服务。
图表 智能物流产业价值链

五、中国智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智能物流系统设备市场的市场容量2014年为425亿元,同比增长20%,2015年可能达到60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
在整个智能物流系统里面,包括很多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其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和自动输送机是占比最终的资产,二者合计超过50%。
图表 中国智能物流体系市场总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 2013年智能物流各模块市场总额

六、中国智能物流市场发展机遇剖析
2020年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接近1400亿,年均增长超过20%。下游需求来自于:
一、生产环节
工业4.0的打造,离不开智能物流的发展。智能物流是工业4.0核心组成部
分,智能物流仓储位于后端,是连接制造端和客户端的核心环节。我们尤其看好锂电设备行
业的物流自动化需求。
二、流通环节
政府进推动现代流通产业发展,内贸流通体系建设将引领产业的投资方向,
食品饮料、商业连锁、电子商务流通体系的投资如火如荼。
自动化技术快速进步,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不断创新。
(一)软件:以仓库管理软件为代表的软件系统是自动化物流的灵魂,软件开发的关键是人才。
(二)硬件: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技术上还有差距,但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从价格和服务上来具备优势。
(三)系统集成:靠项目经验积累。国内企业正在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项目经验,京东“亚洲一号”就是代表。
物流连接大数据,从设备制造到服务提供将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七、中国自动化物流系统投资预测
2001-2013年,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从不足20亿元迅速增长至360亿元,复合增速30%。
智能仓储为系统为定制化产品,为非标产品,难以按照仓库的面积来测算投资额。而是根据工厂的工艺流程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对于行业投资规模的测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通过和行业调研,认为下面的匡算大致能反映市场需求规模的体量,预计到2020年,行业总需求将超过1386亿。
图表 智能物流行业投资规模预测追问

这只是物流的一个方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