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奥林匹克数学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因为它的发源地奥林匹亚。那奥林匹克数学是怎么来的呢?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比赛由来

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无人不知,中国健儿扬威奥运会的英姿也常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然而,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一个数学奥林匹克,并且中国莘莘学子在这里有着更加骄人的成绩!

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罗马尼亚数学物理学会邀请东欧国家中学生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从此每年一次。近年来中国代表在数学奥林匹克上的成绩和中国健儿在奥运会的成绩一样,突飞猛进,从1999年的第40届到第43届,中国代表队连续四年总分第一。

第44届数学奥林匹克于2003年7月11日至18日在东京举行,参加本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共有82支代表队的457名选手,每个选手满分为42分。本届竞赛的金牌分数线为29分,银牌分数线为19分,铜牌分数线为13分,最终有37名选手获得金牌,69名选手获得银牌,104名选手获得铜牌。

中国代表队取得五金一银的好成绩,团体总分屈居第二。这次比赛成绩前五名依次是:保加利亚、中国、美国、越南、俄罗斯。中国六位代表中获金牌的分别是北京清华大学附中的付云皓、湖南长沙一中的向振、湖南师大附中的王伟、华南师大附中的方家聪、四川彭州中学的万昕。获银牌的是湖北武钢三中的周游。事实又一次证明,中国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中国数学家后继有人!

举办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发现人才,开拓数学的未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些题目即使数学家也感棘手,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远远不够,还需要高度灵活。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通过这样高水平的比赛可以及早发现数学人才,然后进行培养使其脱颖而出。

二是加强青少年的交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中学生们,代表着各国青少年数学的最高水平,通过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促进数学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交流还可以加深友谊,一旦播下友谊的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将来在国际舞台上,他们互相协作,组织跨国科学攻关,也并非是一个遥远的梦。所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之余,还安排了观光郊游等活动,让青少年进行充分交流。正如日本皇太子在闭幕式上所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同龄的朋友提供交流的机会,意义十分深远。”

第4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曲终人散,在这次比赛中很多人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愿有更多的园丁为他们浇水施肥,让他们在争奇斗妍的科学百花园里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好的话记得给分哦,,o(∩_∩)o...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8
数学奥林匹克活动已在我国普遍开展,奥林匹克数学研究也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系中,也都开设了“数学竞赛研究”或“奥林匹克数学理论”的必修或选修课。奥林匹克数学理论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数学教育分支。因此,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奥林匹克数学理论,无论对高等师范数学教育,还是对中学数学奥林匹克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来历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
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我国各种以远远高于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为主的各种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纷纷冠以“奥数”的名号,使得“奥数”培训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凸显出泛大众化的特征。虽然不少知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谨防“奥数”走偏的呼声,但“奥数”成绩与中学升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奥数”内涵的扩大化趋势难以阻挡。凡是各学校、团体主办的各种杯赛针对性极强的课外数学培训统统披上了“奥数”的外衣,脱离课本、强调技巧成了“奥数”的代名词。直至初中、高中阶段,随着不断的淘汰,奥林匹克数学才渐渐回它的本质。

示例:

找规律填数:1.3.5.7.( ).( )
巧填符号:4 4 4 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