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身手的作文怎么写?

如题所述

关于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初试身手怎么写分享如下:

刚才我们交流得热火朝天,究竟有没有真正地掌握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呢?咱们去“初试身手”栏目看看大家的表现吧!

“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练习活动。一是提供植物园的地形图,让我们画一画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图中的泡泡提示我们可以使用过渡句说清参观顺序。

这项练习强调“按顺序”写“一处景物”,这“顺序”既可以是定点观察的顺序,也可以是景物变化的顺序,为写好单元习作的重点景物作准备。二是观察生活中的一处景物,按照顺序写下来,这是学习按顺序写的一个小练笔训练。

我们先走进第一个活动: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

1、这里为我们提供了植物园的地形图,让我们画一画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我们先来画参观路线。

首先,我们要学会看图,弄清植物园示意图的方向。借助示意图左侧的方向标识,我们知道了,示意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左侧为西,右侧为东。

其次,仔细观察示意图,看看植物园有几个大门?园内有哪些景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最后,确定参观路线。你打算从哪个门进入植物园?你打算先参观哪个景点,再参观哪儿,最后参观哪儿?从哪个门离开植物园?你认为怎么安排路线最科学、最合理?老师这里出示了三位同学的参观路线,与你是否不谋而合呢?快画一画吧!

南门—芍药园—松林—天鹅湖—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东南门。东南门—郁金香园—望湖亭—天鹅湖—纪念馆—松林—芍药园—南门。北门—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松林—芍药园—南门。

2、参观路线画好了,现在按照顺序说一说。参观的景点不断变化,在地点发生转换时,我们怎么表达呢?请同学们关注图中的泡泡提示:我们可以使用过渡句进行景点游览的衔接。

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在段落的首尾有交代游览地点转换的句子,这些就是过渡句: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了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两个句子分别是从“金华城——罗店——山”“山——双龙洞口”的地点转换的过渡句,清晰地写出了游览的路线,“出”“过了”“入”这样的词语表达了行走方式。

我们在表达时,地点转换的过渡句中,还可以使用表示行走方式的词语:顺着、穿过、路过、走过、绕过等。例如:在参观植物园时,从“南门——郁金香园”地点转换时,可以这样表达:

走进南门,顺着东面的小路往北走,就能看到郁金香园了。现在,请你按照自己画的参观路线,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参观植物园看到的美景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