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怎么保养

如题所述

摘要:齿轮油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养问题,如常常加脂、常常查看修理、保存好每零件和互换相同零件、留意绝缘电阻、注意安置环境等,其中注意安置环境指的是齿轮油泵应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如果没有保养好,可能会发生磨损,对于不同零件的磨损,有不同的磨损修理方法,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一、齿轮油泵怎么保养
齿轮油泵由于需求长时间的轴承处机械部件滚动,它的日常保养就显得分外重要了。齿轮油泵的保养首要会集在加脂,线路检修等。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以下五点齿轮油泵的保养方法:
1、经常加脂,电动油桶泵为高速运转,润滑脂易于挥发,故必须使轴承处的润滑能保持清洁,并注意添换。
2、齿轮油泵经常检查维修,电动油桶泵应经常检查,维修,须检查电源线,内接线,插头,开关是否良好,绝缘电阻是否正常,刷尾座是否松动,换向器与电刷接触良好,电枢绕级扩定子绕组是否是有适中断路现象,轴承及转动零件是否的损坏等等。
3、保存好每零件和调换相同零件,在拆检齿轮油泵时,应保存好每个零件,要特别注意隔爆零件的隔爆面、拉毛包括绝缘衬垫及套管不能使其损伤,如有损坏,必须调换上新的相同零件,不得采用低于原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或原有规格不符的零件,装配时应将所有零件按原先位置装好,不能遗漏。
4、齿轮油泵注意绝缘电阻,长期搁置不用的或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动抽液泵,使用前必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绕组与电机壳间绝缘电阻小于7兆欧时,必须对绕组进行干燥处理。
5、注意保存电动抽油泵应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齿轮油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和纤维,无腐蚀性、温度不高于150℃、粘度为5~1500cst的润滑油或性质类似润滑油的其它液体。试用各类在常温下有凝固性及高寒地区室外安装和工艺过程中要求保温的场合。
二、齿轮油泵的磨损修理方法有哪些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齿轮油泵会出现泵油不足,甚至不泵油等故障,主要原因是有关部位磨损过大。齿轮泵的磨损部位主要有主动轴与衬套、被动齿轮中心孔与轴销、泵壳内腔与齿轮、齿轮端面与泵盖等。润滑油泵磨损后其主要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应将其拆卸分解,查清磨损部位及程度,采取相应办法予以修复。
1、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的修复
齿轮泵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其配合间隙增大,必将影响泵油量。遇此,可采用修主动轴或衬套的方法恢复其正常的配合间隙。若主动轴磨损轻微,只需压出旧衬套后换上标准尺寸的衬套,配合间隙便可恢复到允许范围。若主动轴与衬套磨损严重且配合间隙严重超标时,不仅要更换衬套,而且主动轴也应用镀铬或振动堆焊法将其直径加大,然后再磨削到标准尺寸,恢复与衬套的配合要求。
2、润滑油泵壳体的修理
(1)壳体裂纹的修理:壳体裂纹可用铸508镍铜焊条焊补。焊缝须紧密而元气孔,与泵盖结合面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5毫米。
(2)主动轴衬套孔与从动轴孔磨损的修理:主动轴衬套孔磨损后,可用铰削方法消除磨损痕迹,然后配用加大至相应尺寸的衬套。从动轴孔磨损也以铰削法消除磨损痕迹,然后按铰削后孔的实际尺寸配制从动轴
(3)泵壳内腔的修理:泵壳内腔磨损后,一般采取内腔镶套法修复,即将内腔搪大后镶配铸铁或钢衬套。镶套后,将内腔搪到要求的尺寸,并把伸出端面的衬套磨去,使其与泵壳结合面平齐
(4)阀座的修理:限压阀有球形阀和柱塞式阀两种。球形阀座磨损后,可将一钢球放在阀座上,然后用金属棒轻轻敲击钢球,直到球阀与阀座密合为止。如阀座磨损严重,可先铰削除去磨痕,再用上法使之密合。柱塞式阀座磨损后,可放入少许气门砂进行研磨,直到密合为止。
3、泵盖的修理
(1)工作平面的修理:若泵盖工作平面磨损较小,可用手工研磨法消除磨损痕迹,即在平台或厚玻璃板上放少许气门砂,然后将泵盖放在上面进行研磨,直到磨损痕迹消除,工作表面平整为止。当泵盖工作平面磨损深度超过0.1毫米时,应采取先车削后研磨的办法修复
(2)主动轴衬套孔的修理:泵盖上的主动轴衬套孔磨损的修理与壳体主动轴衬套孔磨损的修理方法相同。
4、齿轮的翻转使用
齿轮泵齿轮磨损主要是在齿厚部位,而齿轮端面和齿顶的磨损都相对较轻。齿轮在齿厚部位都是单侧磨损,所以可将齿轮翻转180度使用。当齿轮端面磨损时,可将端面磨平,同时研磨润滑油泵壳体结合面,以保证齿轮油泵端面与泵盖的间隙在标准范围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