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理寺正卿彭延年简介,彭延年因何事被贬到潮州为官?

如题所述

简介

彭延年字舜章,是唐朝吉州刺史彭\的后裔,生于北宋祥符二年(1009年)三月。他“幼勤学善文,六经子史,研究甚精”。于《易》更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其意无须疏注,“但熟读则见”。彭之为文以先秦、两汉为范,不屑于六朝的绮丽文风;为诗则宗李、杜,有元和气格,其远房表兄欧阳修尝见其所赋,“称赏不已”,说必能名于今传于后,“后果领乡荐,登进士第”。

勤于案牍 政声上达

皇v元年(1049年),彭延年登科进士。据所载,彭延年中进士后,皇上曾“召问”,并曾召至隆儒殿,后授福州府推官,主管一州司法,专掌推勘、刑狱、诉讼。彭延年到任之后,“勤于案牍”,不善交朋接友,却颇能详察闻见,就是“穷民贱胥”,也得以转达衷曲。由于他秉公执法,政声上达,被提拔为大理寺评事。他以先王“好生洽民”之道为宗旨, *** 了不少冤狱,在京城内外深得人心。时泗州漕运押粮兵因漕粮受盗而将被处以极刑。该案评议时,他指出漕运途遥险多,“盗者非一日”,如此量刑,“杀人多矣”,为此,他力为申辩,使复审之后,免除了五人死罪。

宋仁宗皇佑五年(1052年),朝廷商议要严惩在侬智高起义中弃城官吏五十余人,彭延年根据广南许多州县没有修筑城垒,且驻军甚少,无力抵抗的实际情况,上疏仁宗,奏议从轻裁黜弃城官吏,从而使几十名官员得以从轻发落。有关官员竟以此弹劾彭延年,彭引用先王“恤刑(慎用刑法)”之旨,理直气壮地予以反驳。不久,彭延年升为大理寺少卿,他在任内“奉命录囚,畿内多所 *** ”。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改元熙宁。熙宁二年(1069年), 王安石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大力推行新法。彭延年在奏议中反对青苗法,认为青苗法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惟视民所欲,不强以必从”。虽不合时宜,而“语极剀切”,神宗为之抚慰“甚久”,命其参与修撰《英宗实录》。

熙宁九年(1076年)春二月,彭延年奉旨督漕运,他不畏权势,一上任就据理驳回了一李姓内侍关于“沿汴置铺”,以省去六万挽卒的脱离实际的奏章,保护了漕运。督漕期间,他见江淮旱灾、蝗灾接踵而至,赶紧奏请朝廷派使臣巡视。有关官吏却迟迟未予转报。他不禁着急地奏道:“宫中半日不食如何?”在他的催促下,朝廷终于“遣使开仓赈恤”,使江淮灾民“归而复业者三千余户”。接着,他又奏准免去灾区盐税。

当时,彭延年与广陵人孙洙,都缘于博学而多次受到“礼遇”,朝中每有什么疑义,必向他俩咨询。神宗曾与他议及“知人之难”,他说,尧也以知人为难,却终于知难而易;用人要重视真才实学,不要只看到在小功近利上的业绩。如此用人观,即使在今天也不无借鉴价值。

迁谪潮州 治政有方

尽管彭延年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但王安石一直对他很器重。据说,王安石曾对他说,子少亲我,即阶显列矣(你只要稍微亲近我,不就可以位列显要的官阶了)。彭延年听后只付之一笑。于是,他终被迁谪为知潮州军州事。

宋代设知州为一州之长,主持军政事务,全称为知军州事。宋代时潮州远在东南海隅,地处偏远,相对落后。彭延年赴任潮州后,面对的不仅是天灾频仍,而且流寇海盗猖獗,民生维艰,动乱不断。一入梅州地界,即遇饥民啸聚。他见状真诚地对饥民说“吾赤子也”,并当机立断,派遣兵将招谕,得“丁壮万余”,充入军籍;上司传檄责交“羡财”(多余之财),他直言回绝说,潮梅正闹饥荒,何来余财上缴?彭延年深谙富民与强国的辩证关系,把“扰民”当成大流弊,特别注重不要“扰民”,以让人民在灾害之后,减轻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例如,他知潮之后,潮之茶、盐两宗已逐年递增收入,从二万缗累增至八万缗。有人建议鼓励“告讦”以增赋税,他认为这是“扰民之举”,断然表示,“吾不为也”。

元丰三年(1079年),海盗侵扰东南沿海,潮、循(今河源等地)二州受祸尤烈。彭延年从海盗多次进扰中,看清了“来船朋倭而力聚,去船协从而众”的实情,下令分头打击“来船”,以“锄根消萌”,在柘林、马头营等地“斩获甚多”。越二年,邕州(今南宁)史一郎引交趾海盗入犯循州,进而窜扰潮州的赤砂澳、大金门等处。刚好广东转运使王罕在潮巡察,乃协同剿贼。王罕率舟师,彭延年掌陆师,水陆夹击,大败进犯海盗。

元丰五年(1082年),潮州韩江大水决堤,“溺民田舍”,灾民“弃家舍业以避”。彭延年赶忙组织修堤。筑堤所需费用,大半出自他自己的俸金。同时,他采取了减轻赋税,休养生息等政策,于是,“民遂复业”。

元丰六年(1083年),福建长汀、江西虔州匪患作乱,与海盗共同劫掠潮、循二州。彭延年披坚执锐,招募骁勇二千余人,固守城池奋力抵抗。在匪寇围城的日子里,彭延年开仓济民,浚井三十六口,使城中百姓免于饥渴。后来城中粮食将尽,彭延年与属下将校流涕盟誓曰:士死志,将死鼓,臣死君,子死父,生人之大节也。若夫弁耄纲常,传舍朝阙,与世转凡,哭啼嚅睨而耄焉以终者,何以自立于世。彭延年于是“躬犯矢石”,前后“凡四大战”。一次战斗中,他甚至“被贼断一指”,仍忍痛指挥。他料敌如神,出奇制胜,曾预知贼兵将偷袭,即设伏于城西南,待贼杀至,伏兵骤起,尽杀其骁将。与此同时,他先挑选勇士,绕道奇袭,“焚其营”。至此,在援军未到的情况下,经过数次激战,汀、虔流寇内外失利,终于落荒遁逃。

彭延年因在治潮多有建树,从而深得潮汕百姓拥戴。神宗闻其政绩遂亲赐“玺书褒谕”,并召回朝中任大理寺正卿。据载,他临行之时,潮民感其恩德,不停挽留,“老幼遮道涕泣”,竟至流连七日不得动身。彭延年感于潮民的深情厚意,将许氏、黄氏两位夫人和六个儿子全部留下,“单车诣阙”,自己单身回朝中赴任。宋神宗特钦赐一品服色,出使西辽。彭延年不辱使命,终于为大宋王朝完了与西辽和好之愿。契丹王耶律洪基亲用玉杯赐饮,对左右说:“(宋)有臣如此,佳哉!”并赐马四匹,派二使者,一勇士送其南归。

闲云野鹤 归隐彭园

出使西辽归来后,彭延年更是名重一时,引起“当事者”嫉忌。他已是年近古稀之身,本就有归隐之念,至此不禁心灰意冷,翌年即毅然上书辞职,告老归田。神宗既爱其才,也怜其情,遂赐紫衣金带,赏地百亩,让他致仕归潮。彭延年乃隐居于于潮州浦口村(今广东省揭阳市厚洋村)建彭园。他用皇上钦赐钱财兴建粤东第一座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彭园。该园布局依山面水,楼、堂、亭、阁、花木、药圃颇得自然真趣的境界。也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它引进和传播了中原地区的建筑、雕刻艺术、促进潮州营造技术发展,为繁荣潮州的私家园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该园在北宋盛极一时,誉传中外。彭园于宋末元初毁于战乱。幸得当年彭延年将设计图纸交给建园的彭大匠带回老家庐陵,迨20世纪40年代庐陵彭姓老者将园图带至泰国交由旅泰乡亲收藏,20世纪90年代初彭氏后人又从泰国带回浦口村,这才使彭园得以按图复建。这一曲折故事的确不失为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段千古美谈。 近年来多次修缮,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园有药圃,轩有东堂,更筑四望楼、碧涟亭、书斋、武馆、假山、回廊。“轩有东堂,左竹右松,负山面泽,有书在架,有鹤在庭,命车载酒,社友聚应于德星,牧唱渔歌,忘返适情于伏腊。”

彭延年隐居后,朝廷续有“诰赐”。作有《浦口村居诗》五首言其行状,中有“浦口村居好,清贫胜富华,堆书为伴侣,种药是生涯。吟苦诗成癖,心闲道长芽”及“太平无事日,处处尽桑麻”之诗句,足证明其时生活趣向。除此他关心揭阳文化教育,“宣扬教化重要,天下不稳定,很大程度就是化不宣……”。在他捐资兴建的揭阳学馆,知州王涤新亲自为学生讲第一课。后来揭阳学馆名气越来越大,秀才、举人、进士人才辈出,学馆遂改名揭阳学宫,成为当地的学术中心。此后,绍圣二年(1095年)八月初三日,彭延年在浦口度过了11年“堆书为伴侣,种药是生涯”,“稻田千万顷,农舍两三家”的田园生活之后,怡然与世长辞,享年87岁。彭延年卒后葬于浦口浮丘山,是谓彭墓,位于揭阳梅云镇林厝寮浮丘山,坐南朝北,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该墓与彭园、彭祠一并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彭延年有子6人,曰:铨、C、锐、钺、(钅营)、(钅监)。惟有C、(钅营)兄弟乡试第一、第二,任福建古田县令、湖南桂阳县令。其余兄弟皆太学士、博士。如今潮汕揭西等地及梅州市梅县区、五华、大埔、兴宁、丰顺、蕉岭、平远,陆河县,惠州、东莞、深圳等地,皆有彭延年之后裔。彭延年有六子八孙,皆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其后代除遍布粤东各地外,也繁衍于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子孙已有200余万人。

青苗法之争

如前所述,彭延年对王安石的青苗法持反对态度,认为青苗法有扰民之弊。究竟青苗法有没有扰民之弊?是不是一点都反对不得?

不能否认,王安石实行青苗法,目的首在富国,也不失有为农民利益着想的主观意愿。但事实上,朝廷放贷,利息也高达二分,并不比高利贷者低多少,“救民”本意完全成为一句空话。而且,王安石绕过“三冗”,企图以增收实现民富国强,殊不知执行起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却一大堆:发贷之时,如何防止贪污受贿?会不会出现强制抑配之事?钱到农民手中,如何防止妄用?到期之时,如何保证钱能归库?若归不了库,要不要动刑惩处,社会会不会动荡?总之,利民之措,会不会变成扰民之举?所有这些,当年从苏辙到苏轼、司马光、韩琦等等都曾先后提出异议遗憾的是,王安石在一片质疑声中,缺乏集思广益,从谏如流的作风,未能使青苗法在执行中得到必要的调整、补充、完善。王安石听不进不同意见,在其一意孤行之下,新法的弊端日见明显,最后终于走向失败。视此,实不宜简单地以改革和保守去界定王安石变法中的持异议者。彭延年与诸多新法反对者一样,曾奏言“祖宗之制,原无轻改”,其中当不无真情切切,衷心可表,故才引致神宗慰勉。他一到潮州,农民都诉说受青苗法之困扰,他淡定地表示:“惟视民所欲,不强以必从。”他没有由此而公开反对新法,但明确地表明尊重民意,避免了已凸现弊端的青苗法扰民,何等清醒,又何等得体。

事迹真伪,亟需考证

然而彭延年的事迹,在史书中全然无记载。,元人修《宋史》,帙卷浩繁,条目详尽,几乎所有人物都有详加记载。然而学者翻遍《宋史》,竟无《彭延年传》。这就不得不使人疑惑:其一,彭延年到底有无此人?其二,彭延年若有,那个成为大理寺卿的人为何没有记载?经多方考究得出结论:那个做潮州知府的彭延年,并没有在朝廷中枢做过官,而他轰轰烈烈的事迹,基本都是后代子孙的虚构。

其一,宋代沿海并无海寇侵扰,反而是明朝倭寇屡屡侵犯东南沿海,导致生灵涂炭,而此事迹应该是明朝文人杜撰,将海寇的事移花接木到彭延年身上的。

其二,耶律洪基不是西辽国主,西辽是辽国被完颜阿骨打灭亡后逃离到西域重新建国的辽国分支,北宋时期,辽国尚未覆灭,。其次,史书中并无此记载,这个故事是夸大的。

其三,宋朝并无《英宗实录》,反倒是明朝有《英宗实录》,这个情节也应该是从明朝移花接木过去的。

后人评价

一、剔奸辨冤,秉公执法。

二、赈灾祛弊,复业重农。

三、修武御寇,平乱决胜。

延年彭公之家训

诰尔子孙,诫尔子孙。原尔所生,出我一本。虽有外亲,不如族人。荣辱相关,利害相及。宗谊为重,财器为轻。急危相济,善恶相正。为父者当慈,为子者当孝。为兄者宜爱其弟,为弟者宜敬其兄。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乐土敬贺。隆师教子,奉公守法,及人推已。闺门有法,亲朋有义。立行必诚而无伪,御下必恩而有礼。务勤俭而兴家,务谦厚而处乡里。毋事贪H,毋习赌博。毋争讼以害俗,毋酗酒以丧德。毋以富欺贫,毋以贵骄贱。毋恃强凌弱,毋欺善畏恶。毋以下犯上,毋以大压小。毋以小忿而失大义,毋听妇言以伤和气。毋为亏心之事,而捐阴骘。毋为不洁之行,以辱先人。毋以小善而不为,毋以小恶而为之。毋谓无知,冥冥见晓。毋谓无人,寂寂闻声。依我训者,是其孝也,我其佑之。违我训者,是不肖也,我其覆之。

诰尔子孙,戒尔子孙,原尔所生,出我一本,虽有外戚,不如族人,荣辱相关,利害相及,宗谊为重。财器为轻。危急相济,善恶相正。为父者当慈,为子者当孝,为兄者宜爱其弟,为弟者宜敬其兄,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乐士敬贤,隆师教子,守份奉公,及人推己,闺门有法,亲朋有义,立行必诚而无伪,御下必恩而有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毋事贪淫, 毋习赌博,毋争讼以害俗,毋汹酒以丧德,毋以富欺贫,毋以贵骄贱,毋恃强凌弱,毋欺善畏恶,毋以下犯上,毋以大压小,毋因小忿而失大义。毋听妇言以伤和气,毋为亏心之事,而捐阴骘 ,毋为不洁之行,以辱先人,毋以小善而不为,毋以小不善而为之。毋谓无知。冥冥见晓,毋谓无人,寂寂闻声。依我训者,是其孝也,我其佑之,违我训者,是不孝也,我其覆之。不唯覆之,令其绝之,子子孙孙,咸听斯训 。 备注 本词条内容引自《刚肠烈胆彭延年》(黄赞发撰),有删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7
彭延年是北宋著名的大臣和文学家,曾担任过大理寺正卿一职。据史料记载,彭延年因为在一次与其他官员的讨论中,反对当时的宰相钱俶征伐西夏的计划,认为这样会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遭到了钱俶的不满。不久后,钱俶被诬告贪污罢官,彭延年也被牵连下狱,最终被贬到潮州为官,直到钱俶被平反后,才得以重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