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每踩一步痛一回? 一次搞懂足底筋膜炎和这些可能原因

如题所述

当你的脚底在每一步落地时都感到疼痛,你可能首先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足底筋膜炎。确实,这种疾病是导致脚底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大约有10%到20%的足部疾病患者受到其扰。然而,脚底疼痛还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比如拇指外翻、籽骨症、疲劳性骨折等。让我们先深入了解一下足底筋膜炎,然后再探讨其他可能导致脚底疼痛的疾病。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包括:
1. 疼痛通常在没有承重一段时间后重新承重时出现。典型的症状是早上起床时脚跟的刺痛,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走后疼痛会减轻,但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出现。
2. 疼痛从脚跟向前延伸。
3. 脚踝附近的跟骨内侧和两侧的足底可能会有轻微的肿胀。
4. 只有承重活动时才会感到的疼痛才是足底筋膜炎。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两侧同时受到影响,但可能一侧更严重,尤其是右脚,因为它是主要的蹬足脚。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包括:
- 过度或不当的使用,或者是由于退化导致的缓冲减少,从而导致“绞盘机制”失效。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40到60岁的群体中,或者年轻的跑步者。
- 常见的内在危险因素包括肥胖、扁平足、高弓足、内旋足、跟腱或足内部过紧绷、跟腱挛缩、小腿三头肌紧绷或无力、跟骨脂肪垫萎缩。虽然跟骨骨刺常常与足底筋膜炎同时出现,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
-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站立、过度训练(如突然增加跑步距离)、穿着不合脚或不适当的鞋子(如高跟鞋或不适脚的跑鞋)。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和触诊。当足后跟内侧有局部压痛点,尤其是在脚趾向上扳使足底筋膜拉紧时,局部压痛会更加明显。一般来说,血液检测和X光检查对诊断足底筋膜炎没有帮助,除非怀疑有其他并发症。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检测足底筋膜增厚和相关异常变化,但目前并不建议作为常规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可以显示足底筋膜的增厚情况,但很少用于诊断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和缓解方法包括:
1. 训练足底的内在肌群,帮助支持足部并分散压力。
2. 锻炼臀肌和核心肌群,因为它们与足底肌膜是筋膜线的一部分,锻炼这些肌肉会有所帮助。
3. 伸展和放松小腿肌肉和跟腱。
4. 对于扁平足、高弓足的人,选择合适的鞋子,有足弓支撑和足底缓冲垫,或使用定制的矫正鞋垫。
5.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短期缓解疼痛,减轻疼痛和功能障碍。如果保守治疗3到4周后症状没有改善,疼痛仍然明显,影响生活,可以在足底痛点局部注射类固醇,短期缓解疼痛。但应避免在1年内相同部位注射类固醇超过3次,以避免跟骨脂肪垫萎缩或足底筋膜破裂。
6. 增强疗法:强化足底筋膜韧带,通过超音波引导将增强药物(如高浓度葡萄糖水、维生素B12、自体血小板生长因子等)注射到足底筋膜,直接精准治疗。
7. 体外震波治疗:促进微血管新生,实现软组织再生和修复功能,但治疗时患部会暂时疼痛。
8. 只有不到10%的患者在6个月的保守治疗后仍然无效,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切除部分足底筋膜,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改善。现在还发展出内视镜足底筋膜切除术,伤口只有1厘米左右,恢复比传统方法快,疼痛也大幅减轻。
其他可能导致脚底疼痛的原因包括:
- 疲劳性骨折:跖骨(前脚掌附近的足弓顶点)刺痛、尖锐疼痛,外部感觉为脚背疼痛。
- 籽骨障碍:脚大拇指根部的大拇指球剧痛,通常发生在左脚,如果症状严重,可能出现大拇指外翻。
- 大拇指外翻:脚大拇指根部附近剧痛,大拇指向小趾方向偏移导致脚内侧向外凸出,这是双脚都常见的症状,足弓塌陷伴随大拇指外翻一起出现。
- 脚底水泡:常见于刚开始跑步的人,主要原因是脚底皮肤太嫩,受不了几万步的摩擦,超出平常的跑步量;也可能因为鞋子太大或太小、雨天跑步双脚泡水等防护不当的原因。
- 跟骨炎:疼痛位置通常在足跟正下方,与足底筋膜炎的跟骨内前侧疼痛相当接近,常被误认为是足底筋膜炎治疗。患者大多跟骨正下方的触压痛,穿硬鞋子或足跟直接踩在地板上会不舒服,但不会痛到无法走路。
以上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足底筋膜炎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脚底疼痛的疾病。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症状,请咨询医生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