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土豆,土豆是马铃薯的别名。所以,马铃薯和土豆就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称呼而已。
马铃薯(土豆)的特点: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80cm,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须根系。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小叶常大小相间,长10~20cm;叶柄长约2.5~5cm;小叶,6~8对,卵形至长圆形,最大者长可达6cm,宽达3.2cm,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小叶柄长约1~8mm。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直径约1cm,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直径约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mm,冠檐长约1.5cm,裂片5,三角形,长约5mm;雄蕊长约6mm,花药长为花丝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8mm,柱头头状。果实圆球状,光滑,绿或紫褐色,直径约1.5cm。种子肾形,黄色。
红薯,是番薯。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马铃薯是土豆。马铃薯虽然有番仔薯或薯仔的别名,但它并不是红薯,而是土豆,被称之为马铃薯是因为其外形如同马铃,这种作物人工栽培历史很久远,且都起源自秘鲁地区,发芽之后有毒,最好与苹果一同放置。
马铃薯是红薯还是土豆
1、是土豆
马铃薯是土豆,而不是红薯,这种作物在中国有很多和红薯类似的称呼,比如两广地区称其为番仔薯和薯仔,但实际上这种作物就是土豆,东北地区就将其称之为土豆,因为其形状如同古代所用的马铃所以被称做马铃薯。
2、植株起源
马铃薯是一种很早就被人类所栽培养殖的植物,它最早起源自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秘鲁南部地区,全世界所有的人工栽培马铃薯都源自这个地区,经由漫长的时间慢慢扩散至整个南美至全世界。
3、植株特性
马铃薯不同于一般所食用的水稻或是蔬菜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主要是以植株的地上部分作为食用的部分,而马铃薯则是以地下部分的块茎作为食用部分,经过人工的培育其块茎愈发巨大,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营养物质,能够饱腹充饥。
4、存放方法
马铃薯在采收下来之后是能够存放几个月之久也不会损坏的,但这种作物如果储存在光线较明亮的地方或是储存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很可能就会发芽,此时马铃薯就有毒了,最好是与苹果一起储存在阴凉处,苹果能抑制它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