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哪个朝代

如题所述

商鞅是秦孝公时期著名的变法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原本是魏国国君的后代,后来到了秦国辅佐秦孝公进行变法。

他在秦国变法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制、废除井田制,主张重农抑商,设立十二军功制,在商鞅变法后,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是秦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人物。

但是商鞅的结局最后不太好,因为他的变法触犯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虽然商鞅最后的结局并不好,但是商鞅变法一直在秦国延续了下去。

商鞅画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1]人。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2]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概述图来源:中华英烈祠[3])

本名
王安石
别名
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

介甫

半山
所处时代
北宋
人物关系

王雱
儿子

王益
父亲

王安礼
弟弟

王无咎
学生

徐禧
对手
快速
导航
为政举措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轶事典故

亲属成员

史料记载

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他的父亲王益,时任临江军判官。[5] [1]

王安石题跋像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6] [7] [8]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江西人曾巩,曾巩向同为江西出身的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9] [10]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11] 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12]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13] [14] 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15]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16]
他质疑皇帝和龙杂交,还怼天怼地,被认为是王莽的“接班人”

看鉴
赞12
阅读4040
陈说政事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石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17] 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18] 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19] [20]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21]
第2个回答  2020-11-26
商鞅又名卫鞅,是东周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秦国秦孝公手下主导秦国变法的大臣,也是为秦国奠定了日后统一六国基础的最大功臣。所以商鞅从朝代上来说应该是东周,也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的。
第3个回答  2020-11-26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东周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
商鞅在秦国实施了"商鞅变法",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变法后,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4个回答  2020-11-28
王安石
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
收起
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万斌生创作长篇历史小说
原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巡视员
童一秋主编传记
《爱我吧,苏东坡》登场角色
收起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huosang428520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1]人。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2]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概述图来源:中华英烈祠[3])

本名
王安石
别名
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

介甫

半山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
出生日期
1021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
1086年5月21日
主要作品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
主要成就
推行维新变法,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收复五州
爵位
舒国公→荆国公→舒王(后追夺)
官职
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司空等
谥号

追赠
太傅
地位
“唐宋八大家”之一
性别

人物关系

王雱
儿子

王益
父亲

王安礼
弟弟

王无咎
学生

徐禧
对手
快速
导航
为政举措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轶事典故

亲属成员

史料记载

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他的父亲王益,时任临江军判官。[5] [1]

王安石题跋像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6] [7] [8]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江西人曾巩,曾巩向同为江西出身的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9] [10]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11] 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12]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13] [14] 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15]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16]
他质疑皇帝和龙杂交,还怼天怼地,被认为是王莽的“接班人”

看鉴
赞12
阅读4040
陈说政事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石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17] 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18] 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19] [20]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