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教师成长与培养的方法

如题所述

幼儿教师培养途径

1.拓宽学习眼界。幼儿园根据教师个人的能力、兴趣与特长为教师们提供多次外出观摩优秀教师的展示活动,感受着同行的工作氛围,领略着名师的个人魅力,通过一系列的互访交流,我们教师学习更主动,工作更积极,配合更默契,成长更快速。

2.尝试自我规划。以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契机,引导教师逐步反思自己的前进方向。为了使教师个人发展计划的制定更贴合实际,请每位教师思考个人规划中第一阶段的目标达成情况及对下阶段目标可行性的思考等,让青年教师逐步学会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了解目标与措施必须是紧密关联的,从而学会对自己的发展有比较适切的规划,并能为此而不断努力。

3.落实多元培训。我园培训内容力求丰富、规范,根据教师发展的需求来选择和安排内容,涉及“制度、课程、家长工作、课题研究、教师成长”五大版块。如:针对全体新教师的特点量身定制的“新教师家长会培训”;“班务档案、“教师成长档案的制作”等,这些培训内容具有规范、操作性强的特点,对新教师个人发展及日常工作的实践与运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搭建展示平台。我园共有多位教师对外进行了展示活动。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特长教师发展价值的认定,开展各类活动展示其才能,使青年教师在体验成功中获得激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师德征文、师德演讲、教师技能比赛等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教学反思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一般需要反思如下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1、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教学前反思,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孩子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难点,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或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生根发芽。在整个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师可以思考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在这节课中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怎样深度和范围的材料对孩子是合适的?哪些孩子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孩子达到学习目标?如何组织材料给孩子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有人认为教学前反思就是备课。其实不然。教学前反思是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环节更加合理,教学活动设想更加符合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例如针对孩子在学习中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教师在备好课后,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将课上要问的问题分类: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可以由掌握得好一点的孩子来回答;对一些简单的,例如复习旧的知识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孩子来回答,以起到巩固的作用。

  2、教学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具体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诸行为进行反思。

  (1)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中是否充分让幼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这种做法是否恰到好处。

  (2)反思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以理解为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是否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是否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是否有助于幼儿学会学习;教学是否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反思学习的过程。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幼儿的学习过程,孩子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通过对孩子学习行为的反思,才能有效调整教学行为。
第2个回答  2020-10-05
求生阶段

老师在担任教职的头一年,最关心的问题是:“我能不能生存?”这一年我们称之为“求生阶段”。在这阶段,老师关注的问题有:“今天能否安然度过,没有丢掉任何孩子?”“能不能熬到星期五?”“能不能天天做这样的工作?”“同事会不会接受我?”

老师刚担任教职,便要负责一群年幼而精力充沛的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有时还要应付家长的种种要求。这很容易引起老师内心的恐慌及忧虑。再加上原本对教师生涯的憧憬往往与教室内的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使得此阶段的老师永远感到准备不足,有严重的挫折感。

此阶段的老师特别需要精神的支持、了解、鼓励、肯定、安慰与辅导,也需要学习处理事务的特殊技巧及得到了解幼儿行为导因方面的指导。辅导必须在教室内实地进行。辅导人员应由非常了解老师人格及其教学情境的人来担任,如同一园所里的资深老师(如园长或主任)或顾问、园所长、辅导员等,他们可以提供新老师即时的、持续不断的教学辅导。辅导人员应提供充裕的时间及弹性,能随传随到,以回应老师随时的需要。事先排定的教室访视行程可能无法有效解决老师即时的急迫需要。

强化阶段

通常在经过一年的惶恐生涯后,老师可以感受到自己已克服新手”的焦虑与无助感,而有能力整理自己过去一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计划自己接下来需要从事的工作与需要学习的特别技能。老师在第一阶段时,对幼儿的行为特征及能力已有初步的了解;到了第二阶段,则可以辨别出特殊的行为,或有问题的行为,并逐渐将其精力集中于处理问题儿童个别的困境上。例如:“我如何帮助幼儿改掉黏人的毛病?”“幼儿有学习缓慢或拒绝学习的现象,我该怎么办?”

此阶段的老师仍需要辅导人员的临场指导,在问题发生时,当场与辅导人员探究儿童的行为问题所在,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举例来说,当一位教师问辅导人员:“我要怎么处理一个黏人的小孩”时,辅导人员可以到教室,实地观察老师与该幼儿相处的情况,当场提出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时辅导人员无法到教室观察,无法获得有关幼儿与教室情境的第一手资料时,辅导人员可以借助询问、探讨与说明,协助老师诠释自己的经验,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辅导人员在这种方式的辅导中,应运用适当的问题来刺激、引发教师去思索问题。例如:“到现在为止,你试过哪些方法?”“说说看这个孩子在这个星期内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你用这种办法时,孩子反应如何?”

老师在这阶段需要有关特定幼儿或问题幼儿的知识与信息,因此,应学习寻求其他的资源,例如:心理学家、社会工作人员与健康卫生方面等专业人员的协助,可以增进老师在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老师除了诉诸专家学者的协助外,还可以就近与比较资深的同事交换经验与心得,帮助自己完成此阶段的工作需求;与其他处于此一阶段的老师分享感受,可以减轻自己的不足感与挫折感。

求新阶段

通常在教学三四年后,教师会对老是教同样的东西及一成不变的教法感到厌烦,开始去探索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念及新教学法等,同时收集、研究新教材和教具,以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虽然教师为每一届幼儿所做的或所用的方法对幼儿而言已足够了,但是,教师可能会觉得一再重复做一些活动已不再有趣、不再有意义。如果我们认为教师应对自己提供的课程与活动有兴趣与热忱,那么我们就必须正视教师求新求变的需求。

此阶段的教师需要与其他园所的教师多接触,互相交流经验与心得。此阶段的教师非常容易接纳座谈会、训练课程的内容,也能从专业团体中获益;同时也会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专业刊物,观看影片。也许他们已经可以接受将自己的教学做实况录像,以仔细检视自己的教学。他们也很喜欢参观别人的教室或观摩其他园所的教学。

针对师资训练所设立的“教师研习中心”或训练团体,在此阶段最有效用。因为在研习中心里,老师可以与其他同行接触,相互学习一些技能与方法,交换经验,筹划特殊的工作坊等等;同时也能与幼教课程、儿童发展、其他相关学科等方面的学者专家接触并从中学习。

成熟阶段

老师步入成熟阶段的时间不一,有的只要三年,有的则要五年或更久。此阶段的老师已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及角色,以身为幼儿的教师为荣,并且有足够的见解去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我从哪里来?”“我的哲学是如何形成的?”“成长与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决策是如何制订的?”“学校能改变吗?”“老师是一种专业吗?”虽然,此阶段所产生的高层次问题,以前也可能闪现于老师的脑海中,但是,一直要到成熟阶段,这些问题对老师来说,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它可以提供老师思考、反省的机会,探讨幼儿教育的最高使命。

此阶段教师所需要的是多参加座谈会、专题演讲会,或是到大学、研究所进修。此外,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及接触其他教育层面或阶段的人员也是必须的。不过,座谈或研讨的内容与探讨的层次须与第二、三阶段有所不同。成熟阶段的老师可能觉得强化阶段、求新阶段的研讨内容很无聊而相对的,求新阶段的老师则可能会认为成熟阶段的老师所喜欢的的内省探寻性讨论,太过空洞而觉得无聊、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