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探

如题所述

本节介绍通化西部地区 1∶ 20 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探的工作效果,用统计的方法对通化西部地区的岩石测量、土壤测量及重砂测量的结果进行研究。初步认为: 铜镍硫化物矿化岩石测量的结果反映良好; 多金属矿化带土壤测量的结果明显; 稀有及部分非金属矿产重砂测量的结果较好; 钼酸铵点磷方法对找磷具有简易快速的效果。

这些化探成果所反映的异常与地质构造及岩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紧密联系,且有规律可循。

几年来,通过化探工作,在该区找到了小型磷矿一处,有希望的铜矿点一处,有值得进一步工作的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化带一处,以及仍在追索的金矿一处,并且发现了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含铬尖晶石的赋存层。在综合分析研究了地质和地球化学成果的基础上,圈划了本区以化探异常为依据的找矿远景区。

1.异常与地层的空间联系

图 9 1 是本区化探成果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异常多分布于太古宇鞍山群片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古元古界集安群、老岭群变粒岩、浅粒岩、石英岩、片岩及大理岩等岩层上,少数分布在中生界侏罗系中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中。这显示了古老变质岩系的良好含矿性及中生代火山岩建造的成矿作用。虽然异常区与同期构造岩浆活动,部分为混合岩化作用,以及后期成矿作用有关,但是,异常在空间上与所处的地层岩性的制约作用是该区化探异常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

2.异常与构造的控制关系

本区构造复杂、类型繁多,不仅控制了区内岩层的展布,而且也控制了化探异常的分布。从原生异常、次生异常的空间排列情况来看,在本区可以勾画出以北东 40°左右方向的六个带,即: Ⅰ大顶子东山 - 老龙岗; Ⅱ哑日巴岭 - 五凤楼; Ⅲ苍家街 - 川排沟; Ⅳ英戈布 - 岔路子; Ⅴ光华 - 赤柏松和Ⅵ下龙头 - 甲乙川。以及横贯于本区中部的自红升经湾湾川至金厂一带所呈现的东西方向的有规律的各异常(图中虚线所示)现象,恰好与区内北东向构造带和东西向构造带相吻合。

图9-1 通化西部地区化探异常分布略图

从异常分布的不同构造部位,反映出下面几个特点:

1)本区西北部为一轴向北东,倾向北西之倒转复背斜,②号大顶子东山 Cu 异常区正好位于该复背斜东南倒转翼边缘断裂及岩脉发育的地带,指示出了地质构造突变部位与矿化、异常的空间关系;

2)⑧号大窝堡和瑏A号洼塘沟等多金属异常区以及某些高含量的异常点出现在北西向断裂带中,似乎表明有同方向导矿构造的存在;

3)富尔江流域出现的 Cu 异常有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迹象;

4)⒃旧门子、(19)赤柏松和(30)西翁圈等 Cu,Ni 异常区均处于东西向与北东向构造的复合或联合部位;

5)③号金厂(20)号金厂一带的 Au,Pb 异常与在东西向断裂交叉部位出现的与中基性岩体有关的异常则有近乎等间距的排列状态。

3.异常与岩浆活动的依附关系

区内华力西期—燕山期基性岩浆活动的时代目前虽有争议,但是,所见基性侵入岩体或岩脉均有 Cu,Ni 异常反映,特别是分异较好的含矿基性岩体(为赤柏松)的异常强度明显增高。异常强度具有随基性程度增强而升高的趋势。太古宙正变质成因的斜长角闪岩亦被认为是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除了具有 Cu,Ni 异常之外,还有 P 异常的显示。

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中性至中酸性侵入岩体所表现的矿化作用,如松顶山岩体、小苇沙河岩体、复兴屯岩体等,均有与之相符的 Cu 或 Ni 的异常出现在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上。当然,这些接触带的构造因素也是重要的。

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酸性岩浆所形成的岩基状侵入体上出现的化探异常为三种情况。

1)为岩体内部矿化的反映,如幸福村花岗岩体上的 Cu,Pb,Zn 异常;

2)为与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有关的在岩体边缘及外接触带上的异常,如岔信子花岗体东北端与鞍山群之侵入接触带上的 Cu 异常;

3)为含有稀有元素的白岗质花岗岩体的化探异常,不仅以重砂矿物中的副矿物反映出其含矿性,而且还有与稀有元素相关的金属量异常,如岗山岭岩体的与 Nb,Ta 矿有关的伴生矿物锆石、尖晶石异常以及金属量 Zn 异常。

4.地球化学异常的指示作用

本区工作面积约 6400km2,共取土壤样品 13000 余个,岩石样品 2000 余个,自然重砂样品 3000 余个,磷点滴样品约 3000 个。经分析统计,共发现次生异常点 945 个,原生异常点 126 个,磷点滴异常 3 处和各种重砂异常点 2900 个。据此,圈定了金属量异常区38 个和重砂异常区 16 个。这些异常区经野外初步查证,金属量异常区中除反映已知矿床及低缓孤立异常之外,其中有 8 处具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重砂异常区中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有 4 处,值得探讨的有 7 处。综合地质构造诸因素特征,划定并提出具有找矿远景的异常带 2 个。

下面举例叙述根据化探异常评价的几个有找矿远景的地区。

(1)赵家堡子 Cu 矿点的发现

在测区的北西角上大顶子东山出现了一个②号 Cu 异常区。该异常区中含有 Cu Ⅰ级异常点 27 个,Ⅱ级异常点 1 个,Ⅳ级异常点 1 个。异常分布于鞍山群角闪质变质岩区内,含 Cu 0.006% ~0.01% ,个别 0.02% ,并伴有 Co,Ni 异常。高含量异常位于辉长岩上。在路线地质调查中,由于岩石受风化强烈,加之结构较细,肉眼难以识别其矿物成分,金属矿物氧化后也不易鉴别,未发现矿化情况。在对异常查证时,对基岩采样分析后,发现含 Cu 高达 1% ,进而做了岩矿鉴定,发现大量浸染状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从而肯定了该基性岩(脉)体的含矿性,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依据。

发现土壤中次生 Cu 异常含量较低是由于异常位于海拔 900m 高的山脊附近,地表风化剥蚀强烈,造成了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大量淋失。

(2)下龙头 Cu 异常的找矿意义

(25)号 Cu 异常区位于下龙头。异常区内包括Ⅰ级 Cu 异常点8 个,Ⅱ级异常点2 个,Ⅲ级异常点 1 个,Cu 异常含量一般 0.006% ~0.01% ,少数 0.02% ,个别达 0.4% ,伴生有Ni 异常。异常区位于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与鞍山群变质岩接触带上,而且是在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复合部位上。在异常区南部已见到 Cu 矿化点,异常区北部经地表初步检查,发现孔雀石及褐铁矿化多处,因此,该异常区应为找 Cu 的远景区,并指出了进一步详细工作的位置。

(3)湾甸子中小型磷矿床的发现

在自然重砂样品鉴定中,发现湾甸子地区 96 个重砂异常中有 84 个样品中有磷灰石异常。其中磷灰石含量高的可达 1.45g/32kg,并伴有锆石、榍石、磁铁矿、石榴子石等。磷灰石呈无色透明破碎柱状,包裹物极少,偶见雾状混入物。对此异常经地表检查,证实由角闪质变质岩系中变质基性岩内的副矿物引起。又据对样品的化学分析,P2O5含量大于1.5% 。这样,就发现了由混合岩化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构成的含磷矿层。目前,该磷矿正在详查,初步已确定,可供当地农业磷肥原料基地的中小型磷矿床。

5.Pb 和 Zn 异常的指示意义

Cu,Pb,Zn 异常同时出现,一般是作为找寻高中温热液金属矿床的标志。但是,在本区,发现一些单独的 Zn 异常往往可作为含稀有元素矿物及其副矿物的间接找矿标志。比如,岗山花岗岩体中含 Nb,Ta 较高,但不易察觉,其中富含 Nb 的铌铅矿(长白矿),肉眼很难以认出。但初步研究表明,单独的 Zn 异常与 Nb,Ta 组分相伴生的这一特征可作为找寻这种 Nb,Ta 矿产的间接标志。这一规律已在库仓围子一带(24 号异常区)得到证实,并在五凤楼一带含有稀有元素的独居石重砂异常区(号)中再次反映出来。经研究,本区 Zn 异常在花岗岩地区可能是 Nb,Ta 矿的间接找矿标志,在变质岩区则可能是 Y,Ce,La 的间接找矿标志。

Pb 异常,对中低温多金属热液矿床或矿化是常见的。但是,在区内金厂沟屯和金厂公社 Au 矿点上却出现明显的 Pb 异常(③号,瑐瑠号),而在汤家沟、东流串、大梨树沟等Au 异常区则未见 Pb 异常(号、号、号 Au 异常)。经地质检查,发现,具有 Pb 异常的 Au 矿化多系构造控制的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而无 Pb 异常者多位于酸性火山岩区内。Pb 异常的这种与 Au 矿化的空间伴生关系,不仅可作为 Au 矿化的找矿指标,也可作为 Au 矿化类型的评价依据。此外,还发现 Pb 和 Au 有互消长的关系。

辰砂异常一般是辰砂矿的直接找矿标志,但也是金矿的间接标志。如: 号碰子沟辰砂异常固定了一个 Au 矿点; 号黑虎头沟辰砂异常揭示了裂隙中的 Au 矿化。

6.红升铬尖晶石异常的地质意义

在红升地区内 22 个重砂样品中含铬尖晶石异常(号 Cr 重砂异常),分布面积约1.5km2。样品中铬尖晶石含量一般 3g/t,最高达 65g/t,伴生有橙红色锰铝榴石、绿色辉石、淡黄色锆石以及金红石、锐钛矿、钍石等。含铬尖晶石为八面体自形晶或破碎棱角状颗粒,粒径 0.3 ~0.5mm,表面黑色,粉末黄褐色,半透明,玻璃光泽。Cr 重砂异常区内出现 0.02% 的 Ni 金属量异常。经追踪查证,该异常系上侏罗统火山角砾熔岩中的榴辉岩角砾之副矿物所引起。但是,不仅在异常区附近,或区域性地质资料中均未见有此种榴辉岩层。异常是出现在火山岩区,而火山岩又覆盖在鞍山群变质岩层之上,因此,由发现铬尖晶石异常而追索到的榴辉岩,为测区内变质相带的划分和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此外,对火山喷发的通道,岩浆源的深度的研究以及对探讨地幔物质成分均提供了线索。当然,也可能存在隐伏的基性岩体。总之,此铬尖晶石异常的发现,为地质提出了一些颇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通化地区化探异常及异常区的划分标准见表9-1。

表9-1 通化西部地区化探异常分级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