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肯定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即便孩子有了一定的成绩也很少给Ta鼓励,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呢?

得不到肯定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我最有体验了,因为我以前就是那种得不到肯定的孩子。

上学的时候自己的成绩总是很平常,因此也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每次考试开完家长会回来,父母总要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也许在父母的眼里好成绩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我永远都是搭不上边儿的。时间久了,当我有成绩上有进步的时候,父母甚至都觉察不到,没有一点表示,更别说是肯定表扬了。我甚至在心里觉得,无论我怎么学习,都不可能学好,心里非常压抑。

长大后的我工作中依然是平平,都是是受到以前儿时的影响我特别不自信,很自卑。工作的时候总是怕干不好,一点也没有底气。做起事来畏首畏尾。其实我的这种自卑,就是因为孩子受到不当的家庭教育而导致产生的原生自卑。那种自卑的心理,我觉得这一辈子都会跟随着我难以消除。它不会随着一个人的年龄阅历成长而消失,也许他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难抹去的阴影。

被父母否定。打消了孩子做事情的热情和欲望,打消了孩子尝试的积极性,父母越否定,孩子却越容易,成为被父母否定的样子。作为一个家长,只有认真摆正自己的态度,接纳肯定自己的孩子,那么才能使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价值,才能够使孩子自信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6
这个问题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回答一下。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要求,它属于每个人的精神需求,在任何社会当中,感到不害怕,感到不会出现对身体或者心理的危害,以及觉得即使出现了这样的危害,有能力来应对,这种感觉就是安全感。

一个孩子,他的安全感是他生命早期在母体中的感受所形成的。比如母亲在妊娠期间,心态安定祥和,环境和谐美好,孩子的安全感就强一些。在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关爱和保护,往往也影响孩子的安全感的形成。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缺乏交流和信任,给孩子定的目标太遥远,或者教育方式有问题,或者情绪暴躁,或者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或者父母经常吵架等等,都会影响孩子,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那么他长大以后会遇到很多麻烦,他的感觉会很敏锐,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没有自信,接受不了批评,如果有挫折,或者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就容易自暴自弃,不愿意交朋友,也不愿和人说话,总是喜欢独来独往,而且很容易沉溺游戏,而不能够自拔。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抑郁。

因此要杜绝这种情况,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和谐,充分的陪伴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交流,多让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找出孩子心情可能不安定的原因,对症下药,然后改正这些东西,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犯错误,不要对孩子大声地指责,让他们敢于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暴露出来,孩子觉得暴露出这些东西,所得到的是一种关爱,而不是一种嫌弃。

让孩子获得安全感,是父母的责任,是家庭的责任,儿童安全感的获得,应该从家庭当中开始。
第2个回答  2019-07-06
自卑的人往往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而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这和家庭富裕程度的关系并不算大,因为精神上的富有才是一个人自信的理由,所以说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关注,不要让家庭成为孩子自卑的因素!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长大后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哪些家庭呢?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这些家庭,家长们别不当回事。

过度勤俭的家庭

虽然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如果父母过度节俭,就会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一种穷的观念,从而导致心理上的自卑,毕竟每个小孩子都有一颗攀比心,看到其他小朋友拥有的玩具,自己却不敢要,长此以往,会让宝宝内心中有一种自卑的观念,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身为父母的正确引导了,告诉孩子,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是最可贵的!而且我们说女生要富养,这里的富养指的也是精神层次的富养!

喜欢打击孩子的家庭

有的家庭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家长总是责骂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孩子做比较,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看看谁谁,比你强多了。”孩子在家长的无数次的批评指责中慢慢的就失去了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内向,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到,人前不批评,人后多鼓励孩子,这样的话,孩子才能重建信心。

有家庭暴力的家庭

父母是幼小孩子内心中最深切的依靠,两个人和和睦睦的,孩子就会十分的安心,但是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话,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所以家长们不能不当回事,经常打骂孩子的行为就更不能有了,对于孩子来说,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打骂只会起到反作用!

家长过于强势的家庭

有些家庭内部,只有一个声音,家里谁都得听他的,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如果总喜欢干涉孩子的选择,总让孩子依照你的的想法去做事情,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脆弱、自卑,没有主意,以至不会去做决定,总是畏首畏尾的!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这些家庭,家长们别不当回事!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家长们要学会从教育入手,杜绝上述的行为,平时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不让孩子缺少安全感,如果孩子已经内向和自卑了,那么家长们就要赶快行动起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祝愿我们的小天使都可以健康、快乐的长大!
第3个回答  2019-07-06
这个问题真的是好扎心了,我想年龄大的成年人,在他们小的时候大多数都经历过这样的童年。我们中国人好像就是流行挫折教育,打击教育。
而这样长大的孩子,要么自强,就是要证明自己的父母错了,这种证明更趋向于一种无声的报复,是畸形的,要么自卑,因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待见自己,可想而知那种伤害。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明明孩子取得了成绩他们也很高兴,可就是在孩子面前喜怒不形于色,总是一副不显山不露水的样子。他们以为那种或冷漠旁观或视而不见的背后,是为孩子好,是不让孩子在成绩面前太骄傲。殊不知,他们的行为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那么,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究竟父母怎么做才算合适呢?家长们做到以下几点,相信你的孩子会很感激你。
适当地认可和表扬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不管是取得成绩还是得到表扬,他们都会有一种心理,就是想第一时间让自己的父母知道,因为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很多时候父母的认可和表扬也是孩子进步的动力。所以,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一定不要冷漠旁观或视而不见,要适当的告诉孩子:你很棒、我们很为你骄傲等等。表扬之后,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再适当地做个引导,告诉他们怎么做可以做的更好,为孩子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好铺垫。
父母在表达态度之前,先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有时候孩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能和孩子自己预期的还有出入,也就是说没到达到孩子给自己定的目标,这时孩子心里其实是失落的,可能他需要的就不仅仅是表扬。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先了解情况,不要一味地夸孩子,因为不走心的表扬会让孩子以为父母是在敷衍而不是真的关心他们。
此外,孩子取得成绩父母在表达肯定或者鼓励的时候,要先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有时候虽然孩子没有取得成绩,但可能更需要鼓励,也有时候孩子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家长们明确态度前,一定要了解事实,看看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表扬或者批评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问题,从而在今后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自己。
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育儿路上也没有太多的标准可以参考。但是那种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家长一味地以为不表扬就是为孩子好的做法真要不得。
所以真的,适当的鼓励孩子,真的是特别重要。
第4个回答  2020-09-09
得不到肯定的孩子,一般来讲会活的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没有自信。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讲,其实他们应该生活在父母的相对的包容与相对理解之中,而且父母的教育应该更侧重于激励型教育,而不是惩罚性教育。
当然,过于严厉的惩罚往往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在他的青春期时间更加培养她叛逆的性格。所以说,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多数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和压抑心理。
这种自卑和,她也在他们的高中和大学时代表现比较明显,他们显得比较孤僻,很难融入到生活和集体之中,这也是对他们的后期的集中影响。当然,对于得不到肯定的孩子还有更严重的影响,那就是他们步入社会之中会有一种绝对的焦虑感,焦虑……
久而久之甚至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意义,所以得不到肯定的孩子真的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够更好的去对待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激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