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县属于厦门管辖吗?

如题所述

不是的。

按照我国行政区划属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管辖,现由台湾当局管辖,亦隶属于其金门县。

包括金门本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二岛,及原属厦门县之大胆、二胆诸岛,原属莆田县之大小乌丘诸岛,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县治设金门本岛之金城镇。

金门县,古称“浯洲”、“仙洲”等,于1915年设县,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海域厦门湾内,屹立于台湾海峡西部,与中国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现行政区划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实际由台湾当局管辖,是台当局“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门分院”所在地,辖区由金门岛、小金门岛(烈屿)、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北碇岛等十二个岛屿组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1
金门历史悠久,古称“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胜景”之美称。岛上古有珠江夜月、丰莲积翠、啸卧云楼和仙阴瀑布等八景;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汉影 金门县
云根和金汤剑气、榕园绿阴、龙山瑞霭等24景。而登临太武山颠或伫立于马山之顶。又可远眺对岸的厦门。 金门通行闽南语,腔调近于同安腔,也是一种漳、泉混合口音(偏泉腔)。 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起,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史称金门炮战,震惊了全世界。 金门岛面积150多平方公里。金门岛形如锭,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太武山雄踞东部,海拔253公尺。金门西面环海,环岛多港湾口岸,可停泊船艇者计30余处,潮高水深。 金门与厦门、同安遥遥相对,纬度相同,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多集中于四至八月,台风多生于七、八月,全年风向东风占8个月,每年五至八月为东南风及南风。 由于花岗片麻岩是构成金门岛的基岩,岛上土壤概以砂土及 裸露红壤土为代表。前者沙层厚、保水保肥力均差;后者表土薄、酸性重,腐植质少,皆不宜耕作,故岛上农作仅宜价值较低之耐旱性杂粮:如高粱、玉米、花生、蕃薯. 金门,旧名浯洲,又名仙洲,是台湾与大陆之间文化、贸易、移民的中继站;金门以秀致的风光美景获得“海上公园”的美誉。如今,金门已经退去昔日烟硝烽火的战地戎装,成为观光胜地,同时也是台湾第一座人文及战役纪念公园的所在地。 金门其实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远自五胡乱华的时后就有人到导上开垦,唐朝以后更有人在此牧马、晒盐。宋朝的一代大儒家朱熹更曾经在此讲学,有些文风鼎盛的村庄,更被称 金门岛
为‘人丁不满百、京官三十六’。很多唐山过台湾的祖先们,更是以金门为中途的转接站。这当然也包括了以金门为据地,赶走荷兰人的郑成功。 金门的面积有150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大金门和小金门,形状像一只花蝴蝶。相当于二分之一的台北市大,现在的人口有4万8千人,因为两岸关系缓和,驻军的人数大概只剩下不到3万人,与当初外岛十万大军的盛况已无法比拟。也因此留下许多废弃的军事基地,现在反倒成为大家竞相参观的据点。 金门公园在1995年正式于金门成立管理处,目前总共有五个区,这些分区里保留着较为丰富的人文史迹和自然生态,也成为观光客到金门旅游必定造访的景点。
第2个回答  2018-02-02
从未到任的金门县长梁新民
2000年11月1日 10:35

  作者:周根山

  编者按:“从1954年被任命为金门县县长时起,弹指一挥间,46年过去了,现已82岁高龄的梁新民,希望‘一国两制’早日在台湾在金门开花结果,期盼在有生之年能到金门走走看看。”

  福建省南安市之西约30公里处,有一座海拔500多米高的翔云山,山上有一株号称“闽南第一樟”的千年香樟,伟岸繁茂。山下一个名叫翔云村的小村庄里,居住着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从未到金门上任的金门县长梁新民。
  2000年7月26日,笔者从厦门驱车前往,专访梁老。下午2时,终于找到梁老,此时,天气一改往日盛夏午后的郁闷,竟飘起了细雨。得知来意,精神矍烁的梁老幽默地说:“这是欢迎雨哟!”顿了顿,他又深情地说:“大热天的,希望金门也下着这及时雨……”
  一张木桌,一把藤椅,一杯清茶,随着老人深邃的目光,我们一起走进了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早期的革命生涯

  梁新民,1918年6月出生。1936年秋就学于漳州龙溪简师,参加了由彭冲等人领导的地下党外围组织——读书研究会,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6月,中共闽南特委党员洪庆礼、吴青山到翔云开展革命工作,发展梁新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成立翔云党小组,梁任组长。随后,梁受党组织的委派,执行党的“白皮红心”政策,打入敌特机关及“翔云乡农会”、“三青团”等组织,侦悉敌特内幕秘密材料,保卫组织安全,并密切党与农民、知识青年的联系,为1946年以后,安(溪)南(安)同(安)边区党组织建设、武装队伍的发展创造条件。
  1947年12月,边区工委组织被破坏。1948年2月,为了重建边区工委,梁新民根据上海党组织的指示,以做生意为名发展组织,并以“老板”的身份,履行实际上的工委书记的职责。
  1949年4月,为了配合伟大的渡江战役,响应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号召,梁新民等率领游击队及抗征队300余人,发动了武装暴动,解放了翔云乡等地。
  1949年5月前后,安南同边区武工队改编为游击队,并成立了边区军事委员会和边区游击大队,梁新民任主任。9月,与南下大军胜利会师。
  此时,一路溃败到台湾、金门等岛上的国民党军,已成丧家之犬,挣扎在风雨飘摇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沿海军民金戈铁马,整装待发,准备解放台湾、金门。

  失利的金门之战

  金门,旧名“浯洲”、“仙洲”,明洪武年间筑城于此,因其地势险要,江夏侯周德兴定名为“金门”。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扼守台湾的天然海上屏障。明末,郑成功在金门举起义旗,操练水师,东渡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1949年10月24日夜间,我军以3个团的兵力登陆金门,与数倍于我之敌作战,终因寡不敌众,没有后援而失利。在这场惊天动地而又染尽悲剧色彩的战役中,我军将士除部分被俘外,大部壮烈牺牲。但这次失利并没有动摇党中央和全国军民统一祖国的坚强决心。福建前线军民更是化悲痛为力量,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利剑随时准备出鞘。
  在军队作好战备的同时,地方接管人员组成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就在金门之战失利不久,1949年11月,当时管辖金门县的晋江地区正式任命陈奕东为新中国第一任金门县县长。
 

 出任金门县长

  1950年四、五月间,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以破竹之势相继拿下海南岛和舟山群岛。
  一时间,毛泽东、蒋介石以及全世界各种各样的目光,都投向了台湾、金门。
  被蒋介石视为救命稻草的美国,也对解放军的攻势持默认态度。
  国际国内舆论几乎一致认为,面对占绝对优势的中共军队,蒋介石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中国统一已成必然。
  但历史却在这里拐了个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北南双方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悍然宣布,武装干涉朝鲜战争,公然支持南朝鲜。
  由于台湾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美国宣布决定以武力阻止我军解放台湾,美第七舰队随即开进台湾海峡。
  美国的介入,使台湾海峡局势复杂化。解放台湾、金门的计划暂时未能实施。
  1953年7月27日,遭受重大打击的美帝国主义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经受朝鲜战争洗礼的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随着局势的变化,解放台湾、金门的任务重新提了上来。
  由于陈奕东已调任它职,在组建金门政府班子时,具有丰富地方工作经验和军事斗争经验的梁新民被组织上确定为县长。1953年12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梁新民应召来到晋江地委书记张桂如的办公室。张书记郑重地告诉梁新民:“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组织上决定马上成立金门县政府,你当县长,兼南安县副县长,刘其固同志任中共金门工委书记。”根据晋江地委的任命,梁新民以金门县长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由党政军领导参加的海防工作会议。

  鲜为人知的差错

  1954年11月,福建省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在福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专门就金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当时的省领导还就金门代表的组成向大家作了说明,由于金门还没有解放,无法选举金门代表,因此暂时指定了两名在南安县政府工作的同志任金门代表。后来,这两人实际上担任了金门县政府办的秘书,主要负责处理与金门有关的工作。
  1954年11月23日,《福建日报》正式公布省人大的任命决定:梁新民任金门县长。
  因为金门县长的任命在当时具有特殊的意义,组织上决定对外公开发布消息。没想到,在新闻发布中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差错:把梁新民任命为中共金门县工委书记,把刘其固任命为金门县长,使两人的职务换了个个。
  梁老回想起这个小小的插曲,脸上荡满了笑意。他说,当时听到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确认消息是真的以后,他心里很着急。并就此事专门向当时的福建省委组织部长林一心作了汇报。林部长说,虽然对外新闻发布错了,但内部分工不变,今后凡与金门有关的事情,你要负起责任来。
  虽然分工明确了,但新闻发布上的张冠李戴却给梁新民开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1954年春节,梁新民以金门县长的身份率领慰问团慰问驻守大嶝岛、小嶝岛、角屿岛等沿海的人民子弟兵。在观看了驻军的宣传炮发射以后,梁新民本来要以金门县长的身份在高音喇叭上向金门同胞致以新年的问候。但由于对外发布的新闻中,梁新民的职务不是金门县长,因此,梁新民认为自己不便在这种重要时机讲话。最后,经过慎重考虑,由解放军的一位团长代表我方向金门人民作了新年讲话。说到这里,历经沧桑、一脸平静的梁老,在话语中流露出难以抹去的遗憾。
 

 为上任金门而准备

  金门县人民政府虽然成立了,但事实上还是个空架子,由于梁新民担任着南安县副县长,金门县政府办公地点就设在南安县政府大院内。
  在受命出任金门县长后,梁新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解放金门的筹备工作中去。一方面,他精心物色挑选了一批政治坚定、能力强的县政府干部、区干部;另一方面,他亲自筹建了金门县公安队。梁新民对这支由120多人组成的公安队寄予厚望,从人员选拔、资金保障到业务训练,都亲自过问,希望把它建设成为一支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的队伍。一旦金门解放,他将率领公安队接管金门。
  与此同时,梁新民还积极投身到对台斗争的战备工作中去。1955年初,梁新民带领300多名民工,参加晋江青阳机场的建设。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加上国民党的飞机经常来骚扰,大家十分疲劳。但是,大家的干劲很大,特别是金门县的干部们,当在劳动的间隙谈到等机场建成了,大家可以坐上飞机到金门上任时,情绪都十分激动,于是什么劳累都一扫而光。
  有一次,国民党的飞机又来机场上空骚扰,被我炮兵部队击落一架。在机场施工的民工们看到那架飞机冒着一股黑烟栽在山上,并看到一位飞行员跳伞。大家的情绪顿时兴奋起来,组织人员抓俘虏。不一会儿,就有人发现机场附近一棵大树那里躲着一个人。在叫喊声中,四面八方赶来的手拿扁担、锄头的民工,把那棵树围得水泄不通。最后,跳伞落地后又爬到树上的国民党飞行员浑身颤抖地滑了下来。大家缴了他的手枪。当得知他来自金门,就把他带到梁新民面前,让他拜见这位“金门县太爷”。接着,在大家的一片欢笑声中,把他押送到部队。

  “金门县长”的故事

  1956年,根据工作需要,梁新民调任晋江专区侨务局长。后来,他又出任晋江地区医师学校校长,一直干到1965年。但在此期间,他的金门县长的职务始终没有被免去。
  在“文革”动乱中,造反派纷纷夺权,但没有人要夺梁新民金门县长的印把子,使他得以继续“留任”。
  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梁新民未能幸免于难。他被打成“叛徒、特务、走资派”。1972年他被下放,后来虽然调回泉州市汽配公司任副书记,但造反派仍要他天天交代“问题”,就是他生病住院也不放过他,要他写“材料”,有时甚至把他从医院中拉出来交代问题。其中,好多所谓的“问题”与金门县长有关。
  谈到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梁老显得久经沧海后的平静,说,这个从未到任的“金门县长”的职务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但他无怨无悔。
  乌云终究要散去,阳光是不可阻挡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梁新民的问题得到澄清和纠正,1979年离休,1985年落实厅级离休干部待遇,在历经风风雨雨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金门未了情

  在梁老的卧室兼书房里,《中共闽粤赣边区史》、《烽火岁月》等党史资料、回忆录和一大沓载有台湾海峡消息的报纸,整齐地放在那张泛黄的木桌上,静静地诉说着一位老人的深情和执著。
  梁老说,退居青山后,主要靠读报纸杂志了解天下事,他对有关两岸局势的动态特别关注。他的一位孙女婿告诉笔者,老人家有时拿着报纸一看就是半天,或是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有时看着看着,泪水会无声地滑落,这种时候大家都不敢惊动他。
  谈起金门,梁老突然用一种深情中带有些许苍凉的声调吟诵起最近写的一首诗:
  台金自古中华土,
  两岸本来是一家。
  不许腥膻蒙社稷,
  岂容小丑毁桑麻。
  风雨沧桑五十载,
  一国两制是归途,
  坐看明月海上生,
  举酒共话离别情。
  吟诵完,老人的目光穿山越水走向他梦萦魂绕的并不遥远的金门……
  梁老动情地告诉笔者,也希望金门同胞能听到一位普通中国老人、一位从未到任的金门县长的心声:“中国统一这一步,一定会走到。希望一国两制早日在台湾在金门开花结果,实现和平统一。”“很想在有生之年,到金门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