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今的小品貌似脱离了喜剧的本质,为什么?

如题所述

小品这个词,其实经过了多次演变。最早它就是指演员或者学员在学校表演的一种作业形式,观众很少,演员们以此做表演练习。那个时候的小品,是包括喜剧和其他悲剧正剧的。

自从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表演《吃面条》,小品这个词逐渐成为喜剧小品的代名词。从那时候开始,一说小品一般就是指喜剧小品,不管陈佩斯、赵本山谁是小品王都是如此。

小品这种形式,最早是从春晚而来,后来也是由于春晚而开始变了味道


小品这种形式,最早是从春晚而来,后来也是由于春晚而开始变了味道。其实1984年的《吃面条》就是纯搞笑,没有任何意义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导演在直播之前迟迟无法做决定的原因。

这段小品并没有完全讽刺陈佩斯扮演的想出名的演员,即使有也是为了搞笑,其他重大意义就更不存在,最后的最后,也没有非要弘扬主题把观众演哭。

只要作品本身水平足够高,这都不是问题


其实不管是纯搞笑也好,还是笑中有泪也好,只要作品本身水平足够高,这都不是问题。就像说的《吃面条》,还有赵本山的《相亲》,这都是纯逗笑作品,而后来笑中有泪优秀作品比较典型的就是贾玲那段《你好,李焕英》。

你被这些作品逗笑,你被这些作品搞哭,这都是作品和表演本身的魅力,这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就在于,这样的作品如今实在太少,我们并不是排斥所有的笑中有泪,而是排斥低质量的笑中带泪。

不是小品脱离了喜剧的本质,而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特别是欣赏渠道多了


不是小品脱离了喜剧的本质,而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特别是欣赏渠道多了。现在,幽默段子、搞笑内容处处可见,小品创作想创新越来越难,许多小品的段子,早就被网络内容“剧透”了,在一个段子上笑两次的人并不多。

同时,随着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的推广,到处都是装疯卖傻的搞笑视频。大家笑多了,只能看小品的笑话了,而不是被小品逗笑了。不是主流色彩不正确,而是小品创作本身是需要剑走偏锋的。不少富有喜感但相对比较“刺激”的小品被枪毙了,或者小品中比较“刺激”的内容被枪毙了,还哪来的喜感呢。

不是小品脱离了喜剧的本质,而是小品提供方越来越商业化、庸俗化了


不是小品脱离了喜剧的本质,而是小品提供方越来越商业化、庸俗化了。这里既有举办方的问题,也有创作方的问题,还有演艺方的问题。越来越功利性,越来越浮躁化,小品界的“工匠精神”逐渐消失殆尽,经典难以“重出江湖”。

以德云社为代表的相声快速崛起,加之各地的曲艺团,地方演出中相声更加受观众欢迎。同时开心麻花喜剧电影这几年更是大卖,电影喜剧快速崛起,喜剧形式的增多,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0
可能是因为现在人们都追求无论是什么样的作品都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才失去了喜剧的本质。
第2个回答  2021-05-20
因为他们已经脱离了生活。以前很多小品有意思,是因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但是现在很多小品演员根本就不会体验到底层人民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21-05-20
因为喜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现在的小品越来越偏离生活,现在的小品越来越注重一些所谓的道理,失去了喜剧的本质。
第4个回答  2021-05-20
因为现在的一些小品总是悲剧结局,已经失去了喜剧的本质,只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