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选型,采购困难,希望各位网友给个方案?

我是一个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现在刚入职一家新开的公司,我的任务是要完成公司需要的产品设计,包括从电子元器件采购,电路设计,PCB设计打样,软件开发。但是由于公司是刚成立,所有元器件需要的量并不多,比如某个电容电阻只需要几百只,但是种类又很多,一开始我基本上都是从淘宝采购,但是从淘宝采购难免会遇到一些商家在开票的问题上沟通困难的时候,还有一点就是原型的时候特别耗时耗精力。到了拿快递的时候还得跑N多次(因为我工作的片区是新开发的区域,很多快递都暂时不送那)。所以我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一次性采购齐全,东西又不会有假,价格还便宜的那种,希望各位网友解答一下,谢谢

首先我要声明,如果采购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已经达到100K以上的级别,基本上下面的内容可以全部忽略掉,这个很好理解,电子物料的采购价格和采购数量成反比,加上一些付款期限的因素,采购人员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议价,从而实现电子物料采购成本的压缩,所以在我看来,真正需要关注的反而是那些数量较少,价格确很敏感的电子物料采购过程。

拿我最近帮客户生产的一批PCBA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量少,成本要求比较高的例子,整个BOM内部包含50多类,大约300多颗电子物料,加工数量100套,也就是说需要采购大概30000颗元器件,这个数量似乎很吓人,但是里面绝大多数是贴片电阻、电容,而这些物料的成本相对于芯片而言几乎可以忽略。

按照最初的利润成本估算,我需要将单套物料成本压缩到150元以内,可是很不巧的是原本只有30元的一颗3.0HUB芯片由于缺货,价格涨到了95一颗,这一下子打乱了我原本的计划,多出来的60多块怎么压缩在那几天里成为了我的主要目标,当然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我的第一个办法是搜索所有的电子物料平台,然后将所有的物料的价格相互比较,然后搜索3年期以内物料的最低价格,这里要解释一下,一般电子物料分为当年期物料和往年期物料,新料的价格自然会比老料的价格高一些,而通过以往的加工经验,物料在3年以内,从实用和性能的角度上看几乎没有差别,选用老物料对于中小批量产品生产来说是比较划算的,通常可以节省30%以上的钱。

第二个办法是元器件的可替换型号筛选,这个需要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来操作,如果恰好你是设计人员,那再好不过了。作为设计人员我在设计电路原理的过程中先按照最大性能裕量原则进行元器件的选型,打个比方,一个电源芯片的输出为3.3V,理论上输入只要大于5V即可,我会按照10V输入标准来设计前端电路,这么做也是为了在突发高电压输入的情况下确保电路的可靠性,但是当电源输入不会出现极端情况的条件,我们可以降维使用其他低成本、同封装的物料,这样就又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

通过上面两个步骤,在通常情况下,你会很容易实现成本压缩,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再向前走一步,也许会实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益,其中一条就是常用物料的集中采购,每个月按照上月出货量和下月计划出货量进行评估,集中采购一些低值易耗元器件,这样会进一步节省一部分费用和采购时间,同时在当前电子物料比较短缺、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积攒一些常用物料,未雨绸缪是最佳选择。

当然,有一些公司习惯于将很多的工作转嫁到代理商或是贸易商身上,采取打包采购的原则去压缩采购价格,但是这里面需要评估一下数量和代价的问题,以我对于贸易商和代理商的了解,对于小规模物料,他们收取的费用是比较高的,而且也会存在一些发票税点的问题,打个比方,贸易商从别家拿货给对方开具13%的票,然后将所有物料备齐,再卖给终端采购人员,他们会在原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再增加比如13%票据费用,然后加上利润和管理费用,最终的价格会远高于原价,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小批量产品,工作做细一些,多费一些功夫找物料采购渠道是很值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4
你好,现在做电子行业的平台 比较多,如果是芯片行业的话,网上商城也不少的。例如大比特电子产品库,就是其中一个,
面向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大中小企业提供品牌查询,产品选型,采购报价,商品批发价格,闲置商品变卖,产品取样,产品应用及解决方案,在线服务技术支持等服务的电子元器件销售和采购的产品平台。
有些新来的朋友在论坛上发贴采购电子元器件,发现问题不少。而有些朋友直接咨询。有鉴于此,本人从82年开始邮购到后来的在网上采购,有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现在写出来供初入门者参考,有不足的地方还望电子同行精英给予指正和补充完善。谢谢! 1.采购电子元件一定要对所采购的元器件的外观、型号、性能及各项重要参数很清楚,即采购员一定要是电子专业人员; 2.用搜索工具先搜索“电子元器件”的网站,再进入到网站内找到“注册”按钮,先行注册,然后便可在网站内搜索你所要的型号,通常一个元件会有很多厂家供货,挑选一些厂家的资料记下来,如果网站上已经有标价的是最省事的,通常情况下是不标价的,必须一家一家地发邮件或者打电话去联系价格。所有的信息,包括网站名称都得记下来,方便以后查询,最好用一本大一些的笔记本; 3.当遇到有些元器件在一个网站上搜索不到时,换另外的网站。遇到特殊型号实在搜索不到的,就考虑用其他型号代换了。一般地说,每个元件只要询问三、四家经销商(不是同一地区)就知道市场价格了。这种报价通常都是厂家能接受的最低价,很少可以讲价的;同一个地区的报价差别不大,不同省份的报价差别稍微大一点,有的型号在同一个地区的厂家报价也相差较大;可以根据总的报价分析,决定购买哪一家或者哪几家的元件,原则上是尽量减少购买家数,价格也会相应优惠,运费也最少;如果在本网站购货,先要把自己的采购清单按种类分列开来(如:二、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开关;导线;IC;RAM、ROM;等等),然后每一个类别发一条“求购信息”,这样就会有很多厂家主动找上门来向你报价;此种报价也很少有欺诈行为,因为他看你很在行。要注意的一点是:元件名称、型号一定不能有误; 4.付款与发货:通常都是先付款后发货,我几年的购买记录中,没有遇到过骗子。可以放心汇款。如果在本网站购货,一定要用“支付宝”付款,以防骗子不发货。现在的快递公司很多,二、三天就能收到货物; 5.验货:收到货后要马上进行验货,先查看型号,再清点数量。只要购买的品种不是很多的话,一般不会有错。之后进行抽检,对重要参数进行测试。如有错误要立即电话通知对方处理。我在网上采购的元器件几乎没有遇到过质量问题,只是碰到过发错货; 6.PBC板定做:搜索“PBC”网站,注册,找上十多家生产厂,发邮件或打电话联系价格,一般都可以讲价,价格商定好后付定金(预付款),用邮件把文件发出,对方收到文件后要求其把几个文件分离出来(顶层、中间层、底层、符号层、助焊层、阻焊层、打孔层等),并发回来校对,无误后便通知对方可以制作了。 总之,网上采购可以做到无论你身处何方,均能采购到全国范围内最低价的元器件,也能够制作出最实惠的印刷板来。如果不幸碰到骗子,先与相关网站联系处理,如果网站处理不了,就与骗子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联系(打114查询)。最后祝福大家“采购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19
建议试用下芯查查的供应链波动监控和保障系统,能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半导体市场最新行情动态,并且给予企业后续的备货建议。这套系统对于元器件供应链波动分析很有参考价值,能从价格,库存,交期,原材料波动,学习了解下,突发事件影响多个维度分析产品类型及具体型号的趋势,并且给出综合建议,值得推荐使用。
第3个回答  2021-12-04
首先我要声明,如果采购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已经达到100K以上的级别,基本上下面的内容可以全部忽略掉,这个很好理解,电子物料的采购价格和采购数量成反比,加上一些付款期限的因素,采购人员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议价,从而实现电子物料采购成本的压缩,所以在我看来,真正需要关注的反而是那些数量较少,价格确很敏感的电子物料采购过程。

拿我最近帮客户生产的一批PCBA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量少,成本要求比较高的例子,整个BOM内部包含50多类,大约300多颗电子物料,加工数量100套,也就是说需要采购大概30000颗元器件,这个数量似乎很吓人,但是里面绝大多数是贴片电阻、电容,而这些物料的成本相对于芯片而言几乎可以忽略。

按照最初的利润成本估算,我需要将单套物料成本压缩到150元以内,可是很不巧的是原本只有30元的一颗3.0HUB芯片由于缺货,价格涨到了95一颗,这一下子打乱了我原本的计划,多出来的60多块怎么压缩在那几天里成为了我的主要目标,当然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我的第一个办法是搜索所有的电子物料平台,然后将所有的物料的价格相互比较,然后搜索3年期以内物料的最低价格,这里要解释一下,一般电子物料分为当年期物料和往年期物料,新料的价格自然会比老料的价格高一些,而通过以往的加工经验,物料在3年以内,从实用和性能的角度上看几乎没有差别,选用老物料对于中小批量产品生产来说是比较划算的,通常可以节省30%以上的钱。

第二个办法是元器件的可替换型号筛选,这个需要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来操作,如果恰好你是设计人员,那再好不过了。作为设计人员我在设计电路原理的过程中先按照最大性能裕量原则进行元器件的选型,打个比方,一个电源芯片的输出为3.3V,理论上输入只要大于5V即可,我会按照10V输入标准来设计前端电路,这么做也是为了在突发高电压输入的情况下确保电路的可靠性,但是当电源输入不会出现极端情况的条件,我们可以降维使用其他低成本、同封装的物料,这样就又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

通过上面两个步骤,在通常情况下,你会很容易实现成本压缩,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再向前走一步,也许会实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益,其中一条就是常用物料的集中采购,每个月按照上月出货量和下月计划出货量进行评估,集中采购一些低值易耗元器件,这样会进一步节省一部分费用和采购时间,同时在当前电子物料比较短缺、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积攒一些常用物料,未雨绸缪是最佳选择。

当然,有一些公司习惯于将很多的工作转嫁到代理商或是贸易商身上,采取打包采购的原则去压缩采购价格,但是这里面需要评估一下数量和代价的问题,以我对于贸易商和代理商的了解,对于小规模物料,他们收取的费用是比较高的,而且也会存在一些发票税点的问题,打个比方,贸易商从别家拿货给对方开具13%的票,然后将所有物料备齐,再卖给终端采购人员,他们会在原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再增加比如13%票据费用,然后加上利润和管理费用,最终的价格会远高于原价,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小批量产品,工作做细一些,多费一些功夫找物料采购渠道是很值得的。
第4个回答  2021-12-04
首先我要声明,如果采购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已经达到100K以上的级别,基本上下面的内容可以全部忽略掉,这个很好理解,电子物料的采购价格和采购数量成反比,加上一些付款期限的因素,采购人员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议价,从而实现电子物料采购成本的压缩,所以在我看来,真正需要关注的反而是那些数量较少,价格确很敏感的电子物料采购过程。

拿我最近帮客户生产的一批PCBA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量少,成本要求比较高的例子,整个BOM内部包含50多类,大约300多颗电子物料,加工数量100套,也就是说需要采购大概30000颗元器件,这个数量似乎很吓人,但是里面绝大多数是贴片电阻、电容,而这些物料的成本相对于芯片而言几乎可以忽略。

按照最初的利润成本估算,我需要将单套物料成本压缩到150元以内,可是很不巧的是原本只有30元的一颗3.0HUB芯片由于缺货,价格涨到了95一颗,这一下子打乱了我原本的计划,多出来的60多块怎么压缩在那几天里成为了我的主要目标,当然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我的第一个办法是搜索所有的电子物料平台,然后将所有的物料的价格相互比较,然后搜索3年期以内物料的最低价格,这里要解释一下,一般电子物料分为当年期物料和往年期物料,新料的价格自然会比老料的价格高一些,而通过以往的加工经验,物料在3年以内,从实用和性能的角度上看几乎没有差别,选用老物料对于中小批量产品生产来说是比较划算的,通常可以节省30%以上的钱。

第二个办法是元器件的可替换型号筛选,这个需要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来操作,如果恰好你是设计人员,那再好不过了。作为设计人员我在设计电路原理的过程中先按照最大性能裕量原则进行元器件的选型,打个比方,一个电源芯片的输出为3.3V,理论上输入只要大于5V即可,我会按照10V输入标准来设计前端电路,这么做也是为了在突发高电压输入的情况下确保电路的可靠性,但是当电源输入不会出现极端情况的条件,我们可以降维使用其他低成本、同封装的物料,这样就又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

通过上面两个步骤,在通常情况下,你会很容易实现成本压缩,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再向前走一步,也许会实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益,其中一条就是常用物料的集中采购,每个月按照上月出货量和下月计划出货量进行评估,集中采购一些低值易耗元器件,这样会进一步节省一部分费用和采购时间,同时在当前电子物料比较短缺、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积攒一些常用物料,未雨绸缪是最佳选择。

当然,有一些公司习惯于将很多的工作转嫁到代理商或是贸易商身上,采取打包采购的原则去压缩采购价格,但是这里面需要评估一下数量和代价的问题,以我对于贸易商和代理商的了解,对于小规模物料,他们收取的费用是比较高的,而且也会存在一些发票税点的问题,打个比方,贸易商从别家拿货给对方开具13%的票,然后将所有物料备齐,再卖给终端采购人员,他们会在原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再增加比如13%票据费用,然后加上利润和管理费用,最终的价格会远高于原价,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小批量产品,工作做细一些,多费一些功夫找物料采购渠道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