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以下哪一项是面向软件产品适应的质量因素

如题所述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被识别的 符号 。2、信息是加载在数据之上的,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 数据 ,即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反映。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集中式信息系统和分布式信息系统两大类。4、在Client/Server网络计算模式中,应用可分为前端的客户机和后端的服务器两个部分。5、防火墙是网络上的一种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种技术:一是包过滤技术,另一种是代理服务。6、软件复用主要有三种技术:软件构件技术、软件生成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7、构件模型由构件与容器两种主要成份构成。8、文件的组织形式基本上有三种方法:顺序存取法、索引存取法、直接存取法。9、E-R图中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也称为三要素:矩形框、椭圆形框、菱形框。10、数据项是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记录是具有一定关系数据项的一个有序集合,是文件中可存取数据的基本单位。文件是一组具有相同结构的同类记录的集合。11、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经历三个层次的变换,分别是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12、关系模型中有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13、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具有三级模式结构,分别是外模式、模式、内模式。14、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员。15、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类: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16、数据库的二级独立性分别是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17、数据库领域最常用的数据结构模型主要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8、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在部分。19、结构化系统设计(SD)方法以数据流程图为基础。20、系统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两部分。21、输出方式常用的有两种形式:即报表和图形输出。22、系统实施主要包括应用程序的编制、系统的测试以及系统的转换。22、系统评价是对一个信息系统的效能进行检查、测试、分析和评价。23、程序结构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两种。23、系统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24、人工测试主要有三种方法:个人复查、走查、会审。25、机器测试有两种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26、系统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系统的技术性能评价和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27、系统的经济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效益指标和间接效益指标两类。28、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软件质量度量、软件质量保证策略和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三个方面。29、信息系统模型分为系统概念模型、系统逻辑模型、系统物理模型和系统数据模型。30、系统建模方法可以分为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和现代的面向对象建模。31、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部分。 二、选择题 1、JSD是一种描述和实施计算机系统的方法,不属于其应用的范围是( B) A.需求描述 B.逻辑系统设计 C.程序实施 D.应用系统设计 2、下列哪项不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A) A.系统的观点 B.数学的方法 C.辅助决策 D.计算机的应用 3、下列哪项不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B ) A.决策支持系统 B.专家系统 C.集成生产系统 D.数字化系统 4、充分发挥借鉴外部的产品和技术,并利用企业自己业务需求明确和开发力量的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是采用( D )。 A.自行开发 B.委托开发 C.合作开发 D.协作开发 E.市场购买 5、下面是管理信息系统特有功能的是:(C ) A.收集信息 B.加工信息 C.数据处理 D.信息的更新和维护 6、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是:( D ) A.高登·戴维斯 B.肯尼万 C.劳登 D.法约尔 7、下列不属于数据仓库基本特点的是( B ) A.面向过程 B.集成性 C.时间变异性 D.稳定性 8、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采用( )的总体规划和( )逐步实现的顺序。 ( B ) A.自底向上,自顶向下 B.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C. 由具体到总体,由主到次 D. 由主到次,由具体到总体 9、下列哪个是虚拟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D ) A.矩阵组织结构 B.动态联盟 C.事业部组织结构 D.H型组织 10、系统分解原则是( B ) A.总体规划原则 B.功能聚合型 C.逻辑分析原则 D.层次原则 11、管理具有五大基本功能,以下哪一点不属于五大功能?( C ) A.组织 B.协调 C.决策 D.指挥 12、信息系统集成可以分为几个不同层次,下面哪个不属于这几个层次的集成?( B ) A.信息集成 B.系统集成 C.硬件集成 D.软件集成 13、管理对象是( B ) A.主体 B.客体 C.目标 D.职能和手段 14、关于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管理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是统一概念 B.管理部门中按职能划分是最合理的 C.组织包括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D.管理部门划分是以纵向分工为基础 15、信息处理过程的第一步是( A ) A.信息的收集 B.信息的加工 C.信息的传输 D.信息的存储 16、以下哪项不是系统分解的原则( D ) A.可控性 B.功能聚合性 C.接口标准性 D.整合性 17、一个组织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其方向和目标是由什么确定的( D ) A.项目负责人的观点 B.外部的环境 C.经理的长处与抱负 D.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18、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C ) A.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和实施计划; B.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以及计划指标的分析; C.信息系统的外部环境以及对设备的要求; D.系统的功能结构、信息系统的组织、人员、管理。 19、下列有哪项不是战略规划的特点( D ) A.目标明确 B.可执行性良好 C.组织人事落实 D.灵活性差 20、战略规划的内容由三个要素组成,下面选项中哪个不是其内容( D ) A.方向和目标 B.约束和政策 C.计划与指标 D.经理的愿望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战略规划是分层次的 B.基层是没有战略规划的 C.企业的三层战略中各级均有二个要素 22、下列有关战略规划的论述错误的是( C ) A.战略规划一般均是一次性的决策过程 B.参加规划的专家对以后实现规划负责 C.战略规划要求外部的变化适应内部的变革 23、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最常用的三种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C ) A.关键成功因素法 B.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C.零线预算法 D.企业系统规划法 24、BPR在利用IT技术简化过程上的纵向集成原则是指( D ) A.权力集中,压缩层次 B.权力下放,拓展层次 C.权力集中,拓展层次 D.权力下放,压缩层次 25、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重心向( C )阶段偏移。 A.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现 D.系统维护 E.系统设计 26、面向对象方法中的类是对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个或多个( C )的描述 A.数据 B.实例 C.属性 D.对象 27、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阶段应产生的文档是( D ) A.可行性报告 B.设计说明书 C.用户手册 D.系统说明书 28、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是( C ) A.生成逻辑模型 B.调查分析 C.将逻辑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 D.系统实施 29、在现代系统设计系统中,工作量最大的是( A ) A.系统调查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30、以下哪一步属于系统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阶段:( A ) A.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B.分析用户需求 C.用户培训 D.对系统进行评价 31、()是对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描述,通常在这种描述中也包括对怎样创建该()新对象的说明。 (C ) A.对象 B.类 C.属性 D.方法 32、以下哪个不属于原型化方法的类型( C ) A.探索型 B.实验型 C.理论型 D.演化型 33、系统分析阶段的最后结果是 ( C ) A.系统逻辑模型 B.甘特图 C.系统说明书 D.系统开发计划 34、系统(详细)调查主要解决以下哪些问题 ( D ) A.调查了解现有业务情况 B.弄清需要做什么 C.如行做 D.A与B 35、一般信息流是通过()产生的( C ) A.人才流 B.资金流 C.物流 D.车流 36、下面几项中不属于数据调查内容的是( B ) A.输入信息 B.数据汇总 C.信息处理过程 D.代码信息 5.数据流图(DFD)的基本符号有几种( B ) A.3 B.4 C.5 D.6 37、我国通常采用的较易为用户和开发人员双方接受的语言是 ( D ) A.自然语言 B.结构化语言 C.程序化语言 D.结构化汉语 38、DFD父图拥有的子图数()父图中的加工个数( C ) A.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或等于 D.不确定 39、在使用判定表进行是非判断时表中存在3个条件,共有4种行动方案,则实际的条件组合综合可能性有几种( A ) A.8种 B.4种 C.16种 D.12种 40、下列系统划分方法中,( B )的可修改性最差 A.时间划分 B.职能划分 C.顺序划分 D.数据拟合 41、下列系统划分方法中,( A )的可读性最好 A.过程划分 B.逻辑划分 C.时间划分 D.环境划分 42、下列系统划分方法中,( B )的紧凑性最差 A.顺序划分 B.数据拟合 C.过程划分 D.环境划分 43、下列模块的内聚方式中,( D )的耦合度最高 A.巧合内聚 B.过程内聚 C.功能内聚 D.通信内聚 44、下列模块的内聚方式中,( B )的性能最好 A.巧合内聚 B.过程内聚 C.功能内聚 D.通信内聚 45、一般来说,按职能划分子系统,按( B )划分模块的方式是比较合理和方便的 A.逻辑 B.时间 C.过程 D.通信 46、一个系统的模块结构图一般有( C )种标准形式。 A.1 B.2 C.3 D.4 47、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要满足( D )的原则。 A.耦合小,内聚小 B.耦合小,内聚大 C.耦合大,内聚小 D.耦合大,内聚大 48、模块的耦合、内聚、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的关系对系统的( A )有影响 A.可靠性 B.可理解性 C.可修改性 D.可测试性 49、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维护工作量是对( A )的维护 A.数据 B.程序 C.代码 D.设备 50、"程序各部分相互独立,程序之间只有数据联系"指的是系统的( B ) A.可维护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可靠性 51、下列方法那一种属于白盒测试法?( A ) A.边界值分析法 B.等价划分法 C.逻辑覆盖法 D.错误推测法 52、在以下覆盖标准中最强的是( D ) A.条件覆盖 B.条件组合覆盖 C.语句覆盖 D.判定覆盖 53、下面那些技术不是黑盒法采用的技术( C ) A.等价划分法 B.边界值分析 C.错误推测 D.逻辑覆盖 54、( A )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花钱最多、延长时间最长的活动。 A.系统设计 B.系统实施 C.系统分析 D.系统维护 55、系统维护过程中建立了维护方案后应当进行的是( C ) A.修改程序 B.调试 C.考虑涉及的范围 D.理解系统 三、名词解析1、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定义:P4页2、系统的概念。P2页3、什么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P28页4、什么是J2EE。P36页5、什么是Servlets,EJB,JSP,JDBC?P40页6、什么是软件复用?P427、什么是构件?什么是构件模型?P438、什么是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P509、什么是实体、实体集、属性、实体标识符、联系?P5110、什么是数据仓库?P6711、什么是模块间的耦合?P12612、什么是模块的内聚?P12713、什么是项目管理?P18514、什么是软件质量?P19515、什么是CMM?P20316、什么是模型?P21817、什么是OOSE?P224四、简答题1、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P4页2、简述系统的特点。P3页3、采用Client/Server模式有何优缺点?P27页4、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有何特点?P28页5、J2EE所提供服务的特点是什么?J2EE优势体现在哪里?P41页6、的多层应用分别由哪风层组成?P37页7、J2EE的组件分为哪几类?P37页8、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P219、说明数据设计的基本步骤。P13910、代码设计的目的是什么?P14711、图形界面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P15512、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是什么?P15813、系统实施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P16314、系统测试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P167、168、17015、简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P16416、简述系统转换的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P17117、简述系统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P176、17718、软件测试分为几个步骤?简述每个步骤的主要内容。P199、200、20119、CMM成熟度分为哪几级?P20420、MIS文档在项目开发、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P206 五、问答题1、试述Microsoft数据仓库的解决方案?P742、设有如下环境:一个班级有多名学生,一名学生只属于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可以选修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由多名学生先修。一位老师可以讲授若干门课程,一门课程只有一位教师主讲。每位教师只属于一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有若干名教师。请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