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尖子生,怎么样才能防止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下降呢?

如题所述

小升初后,学生对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需要一番适应的,所以会出现很多小学阶段学习很好的学生,上了初中之后成绩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学习要求改变了,学习任务加重了。如果不能快速适应初中生的角色,学习成绩自然会慢人一步的。小学的尖子生,为了防止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下降,需要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一、正确把握初中阶段学习的变化

初中的班级由多个小学的学生分散组合而成,小学的优秀学生面临的竞争对手增加了很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表面上看来,成绩大家都差不多。但优秀学生会掌握重要知识的解题技巧,形成严谨的思维。初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和难度上有很大变化,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难度增大,学习中的知识的规律性与逻辑性却越来越强。

初一的学生需要独自学习、生活,家长要尽早培养初一学生独立的能力,自己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在小学,学习内容少,主要以记忆为主。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但是课下辅导,家长辅导,也能把知识补上来,所以显得学习成绩很好,削弱了学习习惯的作用。到了初中,就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才能掌控这些,单靠课下补习就会补得焦头烂额。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做到:课前提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先复习再写作业,会整理错题本,有反思总结的能力。

二、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善于规划时间

到了初中,面对那么多科目,如何全面掌控?又针对自己的弱科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些需要孩子自己管理。如果孩子养成了每天列计划,每晚检查计划并反思总结,进行调整的能力,那么就能够把初中的科目学习好。如果孩子只是埋头苦学,再勤奋,也会忙不过来,会显得特别的疲惫。所以,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善于规划时间,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就可以凸显出来。

进入初中后,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所有知识,必须要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根据当前学习情况做好时间分配,定好学习目标,严格执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后,都会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到了初中,很多学生感觉作业写不完,知识点背不完,时间根本不够用……其实只要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没有那么累!“时间就是分数”的说法在初中学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1分钟记住1句诗,没准中考就考了,再来1分钟记住1个单词,中考就多得了1分,再给你1分钟看一眼标准答案,中考就更规范了。吃饭前后,闭目养神小憩的时候,初中生都可以利用这些零碎时间,让学习变得更加生活化。

三、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善于钻研问题

有些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很好,一道题目,用眼睛一扫,二分钟就会做了。要是看一道题目五分钟摸不到门路,就丢到一边,认为自己做不出。这样轻率地选择放弃,很不利于思维方法的培养。到了初中,面临一个新的学习内容,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而其他同学利用刻苦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就会取得先机,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初中生需要明白,课堂上的知识虽然简单,但一定要找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提前学习,开拓思路,锻炼自己的思维。学习时,不会的知识要及早向老师请教,及早解决问题,不欠账,不断努力,持之以恒。

四、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战胜惰性

到了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与学生自身的惰性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初中的学生只要在家,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躺在沙发上,即使什么事情都不做,还是喊累? 其实,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身体的快速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这些孩子经常会感觉到很累。

青春期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意志力也正处于薄弱阶段,所以在学习方面,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惰性的“俘虏”。身体的懒惰会使孩子慢慢忘记学习的目标、失去学习的动力;思想的懒惰会使孩子找不到初中学习的规律,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惰性的影响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会一天天下降。如何战胜惰性呢? 初中生可以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帮孩子克服惰性。这个作息时间表要详细,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整天的安排都明确地标示出来。孩子的学习态度积极起来,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初一学生的成绩下降了,找到方法,树立信心,是可以改变的。要想在初中不被别人甩下去,尽快适应初中这个新的环境就成了同学们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只要解决问题,学习成绩接着就会有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2
尖子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只要能保持稳住,不要浮躁,初中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内心不要恐惧,初中不难的。
第2个回答  2020-10-02
首先要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因为小学优秀到初中就骄傲放纵。另外上课要认认真真听,虽然不可能40分钟都在听,但是起码听了,明白知识点了。
第3个回答  2020-10-02
首先上了初中之后,要有自己的目标。而且不能因为初中要学习的科目增多,就产生疲惫和懈怠的心理。还有就是要掌握好学习的方法,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