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宰相,将军告老还乡后,和县令谁大?

如题所述

古代宰相、将军告老还乡后,名义上归县令管辖,实际权力往往是超过县令的,大部分县令都以交好为主,基本不敢管。

“家居之罢相,能逐朝廷之风宪。”这是人们对退休在家的明朝首辅徐阶的一个评价。徐阶告老还乡之后,徐家子弟在家乡肆无忌惮,先后占地四十万亩,徐阶默许了这种行为,即便后来海瑞秉公查处也并未伤及到他。

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出,宰相、将军等位高权重者即便是告老还乡了,其地位也不是一般人能撼动的,至少县令是完全不能与之对抗的,更准确地说,县令是没有权力去管这些告老还乡的重臣的,很大程度上,这些人依旧归皇帝来管。

县令是一县之长,或许会有过问权,但没有处置权,甚至县令多半会和这些退休的人搞好关系,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很可能通过这些退休在家的重臣获得上升的机会。而且这些人在朝中多年,门生故旧不少,他们即便远离朝廷,但影响力还是有的,所有县令轻易不敢得罪这样的人。

这些人退休后的影响力,皇帝以及他们自己,都是很清楚的,所以像徐阶这样告老还乡后还如此肆无忌惮的是很少的。大部分都很爱惜羽毛,很注意在家乡的表现,也很注意和家乡的官员打交道,很多时候,他们也是害怕皇帝会忌惮,所以有一部分这样的重臣在退休之后就会缩小交际圈,甚至除了被皇帝召见外直接不交际。

唐朝名将李靖晚年有足疾,所以64岁那年请求致仕,李世民给了他一个正二品的文散官在家养伤,如果足疾好点了就每隔两三天上一次班,依旧参预政事。之后李靖还挂帅灭了土谷浑,只是这一仗中,有人污蔑李靖有异心,李世民调查之后发现并无此事。李靖知道李世民忌惮他,于是在回到家之后,“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只有李世民召见的时候才会出现,后来李靖的官职又升为从一品的文散官,位高而权不重,只是一个虚职。但李靖的地位是摆在那里的,只要李世民不想,谁也撼动不了李靖的地位,但为了让李世民能放心,李靖也只能断绝与外人的交往。

这些人既然能做到宰相、将军这样的高位,自然情商都不低,即便是在退休后也懂得低调,不愿意再被搅进权力中去,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一种方式。当然,他们退休后很多其实是不会回到老家的,大部分还待在京城。

能够回到老家的还是比较好的,算是远离了官场,自由度高点,而在京城的,还是天子脚下,为了自保,就得尽量与外界不往来,不去掺和官场的事,自己安全,皇帝也放心。当然,其实很多这样高位退休的人,还是很受皇帝宠爱的,所以还是会定期被皇帝召见,询问意见,关心身体情况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2

古代宰相之类的高级文武官员告老还乡之后,县令是否有权对其进行管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一说我们古代的“致仕制度”,官员“致仕”制度源于周代,至汉代以后逐渐形成制度。致仕制度下,官员虽然已经交还权力,但通常还会享有一些特权,县令等地方官员想要管理其实并不容易?

古代官员“致仕”之后,其实仍然享有大量特权

古代的“致仕”制度,乃是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休致”、“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有载,“退而致仕。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致仕”指的便是将权力、官位交还给君王。

官员致仕之后,虽然将权力交还给了君王,但毕竟为国家劳碌了一辈子,因此仍然会相应的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从而确保晚年的生活。根据《礼记》的记载,卿大夫致仕之后被称为“国老”,一般官员致仕后则被称为“庶老”,以此作为对老臣们的尊重。而到了唐朝以后,官员一旦致仕,尤其是高级官员,朝廷往往还会为其举办欢送仪式,以示优待。

此外,在经济层面,致仕后的官员也会受到优待。例如汉朝便规定,年奉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致仕,可领取原来俸禄的三分之一。又如唐朝,五品以上致仕者给半奉,功臣元勋经过皇帝特批后甚至可以拿到全奉,而六品以下的官员朝廷也会赐予一定田地用来养老。

更为重要的是,致仕官员在政治上仍然享有极大的特权。例如秦汉时期,朝廷明确规定,官员致仕之后,地方官员需要按时派人“存问”,即定期派人进行探视,询问一下生活情况之类的,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甚至仍然可以定期朝见皇帝。

唐朝时期,三品以上官员致仕之后,仍然允许其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

宋朝时期,宋神宗以后,不仅规定官员可以带职致仕,而且致仕时还会晋升一级,甚至在致仕之后仍然可以加衔晋级,参与朝政。此外,根据致仕官员的品级,其子孙还可以“荫补”一定的官职。

明清时期,朝廷更是直接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致仕,四品以下官员,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晋升一级致仕(明中期以后改为政绩突出者可晋升两级)。此外,官员致仕以后,仍然可以参加朝廷宴会、祭祀等大型活动。

如上所述,官员致仕之后,只要不是因罪被废为庶人,那么朝廷不仅在福利待遇上予以优待,而且在政治层面,这些官员仍然享有一定的特权。

高级官员即使退休养老,也不是县令想管就能管的

县令作为古代最基层的朝廷命官,虽然从职务上来说负责主管一地大小事务,且属于在职官员。按理来说,告老还乡之后闲居在家的致仕官员,是要受县令管辖的,但从实际情况来讲,却并非如此。

首先能不能管的问题。汉唐时期,虽然致仕的官员不再具有职权,但朝廷对于这些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仍然礼遇有加,按照规定,地方官员甚至还得去定期拜访探望。而到了宋朝以后,由于官员通常是带职致仕,因此对于宰相这样的高级官员来说,即使他们不再掌握实权,但从职权方面来讲,像县令、知府这样的地方官员,是没有权力进行管理的。

其次是该不该管的问题。如前文所说,官员致仕之后虽然不再具有实权,但却仍然保留有相应的职衔,只要不是因罪被废为庶人,便仍然属于官僚。而对于官员来说,即使犯了罪,除非上级行文让你去抓捕,否则地方官员是没有权力私自进行抓捕的,而只能通过上书来检举揭发,再由朝廷决定如何进行惩处。

最后是敢不敢管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说,对于三品以上的致仕官员来说,他们仍然时长能够见到皇帝,这根本不是县令这样的低级官员能够想象的。此外,这些官员虽然已经致仕还乡,但仍然活跃在朝堂的门生故旧必然不少,这种关系网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敢于得罪的,而一旦得罪了他们,他们有着太多的办法和渠道来打击报复。

说一个典型的事例,作为明世宗时期的首辅,徐阶致仕之后,其子弟、家奴横行乡里、为非作歹,但地方官员却根本没有权力进行管理,而只能上书朝廷进行举报,这便是能不能管和该不该管的问题。后来,应天巡抚海瑞、兵宪蔡国熙秉公办案,对徐阶的家人进行了惩治。结果,徐阶通过贿赂给事戴凤翔,又通过张居正命令给事陈三谟,直接导致海瑞和蔡国熙被罢免,这便是敢不敢管的问题了。而即使如此,等到徐阶八十岁大寿时,皇帝还专程派人前去慰问,并赐玺书、金币。

△海瑞曾因惩办徐阶家人而被罢免

综上所述,对于宰相这个级别的高级官员来说,他们即使告老还乡,不再具有实权,但无论从职权,还是隐形权力来讲,都不是地方官员想管就能管的。至于县令这样的小官,不畏强权、依法惩戒告老还乡的宰相,也只能在影视剧中出现,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古代宰相,将军告老还乡后,和县令谁大?

第3个回答  2020-09-10
我认为,县令的权力大,毕竟这个时候的宰相没有了政治能力了,属于县令管。
第4个回答  2020-09-10
军官阶肯定是县令比退休的宰相大,但是县令都不敢得罪告老还乡的宰相,因为是年纪大了退休的出来,不是被贬职,所以皇帝还是给照顾他们,还有的宰相,自己随便不在朝廷。但是他们的亲人或者子孙还在为官,所以一般不敢打扰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