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正确的儿童观包括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
(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
(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
(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9
现代化的儿童观
⒈儿童是人,他具有生存权,具有人的尊严以及其它一切基本人权.儿童是人,意味着儿童不是物,也不是动物.儿童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具有自己做人的尊严,具有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他不同于其物可以听任人摆布、屈从于人;儿童也生活于社会的现实中,他有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他带着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念(可能是是朦胧的不确定的)和心理状态进入教育过程,他不是一块任人随意涂抹的白板;儿童是一个活的能动体,具有人所特有的能动性,他不是消极被动地被套人塑造和改造的.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把儿童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现实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维护儿童做人的尊严,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实现自己的人的价值.维护儿童权利的四条基本原则:①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凡是涉及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应该以儿童的最佳利益为重;②儿童自身尊严原则,凡是涉及到儿童生存发展的问题都要以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熟悉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造福而不是伤害儿童的原则为先;③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凡是涉及儿童本人的事,必须认真听取儿童的意见,任何大人都不要自作主张;④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原则,不管来自任何社会文化背景、出身环境、贫富与男女性别、智力发展较快或较慢、正常还是残疾、优良还是懦弱的儿童,都应得到平等对待,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
⒉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
⒊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⒋不同性别的儿童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
⒌儿童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这种精神生活;儿童还具有形之于外的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成人应当注意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不应将成人文化无条件地强加给儿童.
⒍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以启示,成人应当向儿童学习.
⒎每位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而且还在于儿童的欢乐幸福.
⒏儿童有权拥有欢乐自由的童年.
第2个回答  2018-03-30

正确的儿童观包括如下:

    活动“做中学”,儿童促发展。

    活动“游戏化”,快乐伴成长。

    活动“做中学”,儿童促发展 

    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通过动手操作,答案是通过孩子自己操作得出的,不但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活动“游戏化”,快乐伴成长 

    儿童期也叫游戏期,游戏既是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其能力水平也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游戏分很多种,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等,面对多种多样的特色游戏,简单的一两句游戏语言,就会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会让其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命令、是要求,而是在玩,并且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玩,逐步建立良好的常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7-05
  专家学者们认为:21世纪应成为教育的世纪、儿童的世纪。在我国,目前在校大中小学学生和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将是21世纪社会各方面的主力军。为了使我国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必须运用正确的儿童观作指导去培养和造就下一代。 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呢?综合现代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将对现代儿童观应有的几个基本信念概括如下:
  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儿童与成人一样,其人格的价值是等值的。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由此可见,儿童的人格尊严同样必须得到保护和尊重。我们以前习惯于将送子女上学视为是家长、社会的义务,这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也是每个儿童必须享有的权利、必须受到尊重的人格尊严的体现。当然,作为教育者或监护人,在尊重、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起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使每个儿童意识到,他在受到尊重、保护的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并充满信心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这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必须“让每个儿童抬起头来走路”。
  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什么是个性?简言之,个性就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个性的精华是他的主体性和创造才能,社会正是由丰富多采的不同个性构成的整体。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养成独立的个性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原动力,是开拓进取品质的心理基础。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更无创造的欲望,他们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吗?社会正是在每个个体的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过程中得到延续和发展的。
  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场以经济领域的改革为先导的社会变革已波及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正视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依靠教育并通过教育造就出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养下一代的竞争意识,是我国教育面向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所要体现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在儿童身上要逐渐养成的新品质。
  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判断一个人的发展,既要看他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也要看他享受精神生活的能力,内心世界的丰富程度,他所受的教养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只有对自身能力和意志品质充满高度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具有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精神动力。儿童内心世界的丰富,还表现在对历史、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陶冶性情,净化灵魂,消除焦虑,激发灵感,使人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从而以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去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可见,儿童的健全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精神世界的培养。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造就“跨世纪一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为了成功地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运用正确的儿童观作指导,从未来着眼去培养下一代,通过新一代国民素质的现代化去成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4个回答  2016-07-05
你好题目如下:一、名词解释(20分)(1)信度(2)效度(3)样本(4)随机抽样二、有人说,研究者应当与研究对象保持距离,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偏好和价值观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20分)三、请针对家长设计一份简短的问卷,了解家长对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的态度和看法(问卷包含12个左右的题目,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