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是否是因为性格悲剧?

我们要开一个辩论会...主题是项羽致死是因为性格悲剧
求完整的资料....刘邦为什么能成就霸业的原因和他身边的所有能人异士的资料..最好有缺点..先给200好的再加..各位辩论家和资料大使给点辩论资料啊..小弟跪求..给的越完整我+分越多..就算倾家荡场我也要完整的答案...谢谢了
刘邦用人之道中有缺点吗?请举出几点重要的啊...大家有什么尽管说...我也要反方的一些资料
速度啊

项羽在秦末风云际会,“以百战百胜之气盖于一时,手裂天下以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殊不料,却在楚汉战争中骤然覆灭。鉴古方能知今,项羽功败垂成的人生之旅留给后人许多思考。古往今来,成果斐然。纵览近二十年来对项羽失败原因研究的成果,不难发现人们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这位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本文试就二十年来项羽失败原因研究的成果作一简单的述评。

一、素质说

从项羽自身缺乏政治家所应具有素质进行探讨的学者是魏逊、陈裕宽、王光照、龚鹏九和陈业新。
魏逊在《项羽败在志》(《解放军报》1984年8月23日)一文中认为:项羽之败,败在他向来胸无治国安邦之大志,因而他的奋斗一直缺乏一个正确的政治目标。项羽无志而失民心,他怎能不败?
陈裕宽则认为项羽无争天下,统一中国的大志,是他半途而废的重要导向(《楚汉相争为何楚败汉胜》,《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王光照在《亦论刘邦和项羽》(《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在政治上幼稚,使他在鼎革之际做出有悖时势的抉择,是他败亡的起点。
龚鹏九认为:不学无术是项羽败亡的最根本原因(《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陈业新则认为:项羽非但知道学兵法,而且知道如何学,是真能学兵法者。而且,项羽有取天下之才,令人遗憾的是,有军事才能的项羽并没有多大的政治谋略和手腕(《试论项羽兵法》,《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上述学者中,魏逊、陈裕宽定位于项羽的志向,但其志向观,略有不同;龚鹏九则锁定项羽治学态度;王光照则强调项羽政治素质之低的危害;陈业新则突出项羽有才无谋;志当存高远,伟大的志向是激励人们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而素质优劣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和失败的根本保证。只有志向和素质完美结合才更容易造就个人事业的成功。

二、用人说

汉高祖刘邦自认为:自己战胜项羽,是因为重用汉三杰张良、韩信、萧何。许多学者以此立论,提出许多看法。
王铭在《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用人》(《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信谗多疑、忘功寻过。取才依据是以名以尊,是亲亲尊尊的人才观。所以汉胜楚败的关键在刘、项持不同的人才观。
邱永明认为:项羽用人有失无得,不能尽己之才,更不能尽人之才。项羽在用人原则上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项羽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项羽多疑忌才(《刘项用人得失和汉楚相争成败》,《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
鸣柳在《兼听则明——刘邦战胜项羽管见》(《探索与求是》1994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项羽的悲剧在于自恃勇武,不能听大家的意见。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只有善于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项羽却不能吸收和消化不同的意见。
龚鹏九认为:项羽不识才俊失去了用贤的机会(《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陈有芳在《从项羽之死说起》(《人民公安》1997第8期)一文中认为:项羽犯人主不善用人之大忌,没有凝聚力,形不成核心。项羽之输,输在不善待人才上。他缺乏象刘邦一样驾驭人才的技巧,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自断臂膀。
上述学者中,王铭强调了项羽人才观的局限性;邱永明指出项羽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才干的弊端;鸣柳则强调在用人上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龚鹏九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不识才;陈有芳认为善待人才、驾驭人才是重中之重。在用人问题上,大多数学者注意力集中在用人失误上。殊不知,用人的前提是慧眼识人,用人的关键是才当其用。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是一条历史基本法则。它是作为领导者最不应该,也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222.88.230.* 2008-2-27 16:12 回复此发言

--------------------------------------------------------------------------------

2 二十年来项羽失败原因研究述评

三、观念说

观念制约束缚着人的行为,先进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人们积极开拓进取,落后的思想观念禁锢僵化人们的头脑。
王太阁在《汉兴楚亡的主因在政治意识》(《殷都学刊》199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刘邦暴兴,项羽速亡,关键在于刘邦政治意识清醒,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政治意识是否清醒决定着战略决策是否正确。而且,政治意识首先表现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其次表现在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和敌友的分辨上;最后表现在对待义帝的态度上。由于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才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滕新才则认为:小农意识是中国古代社会带有普遍性特征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狭隘、保守、自私、虚荣。同时指出小农意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刘邦因为注意加以克服,所以登上了九五之尊。项羽沉锢于斯,葬送于斯(《论陈胜、项羽、刘邦的小农意识》,《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李景山则认为:项羽目光短浅,单纯军事观念,穷兵黩武。他不能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失败(《楚汉战争胜负原因探讨》,《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李仁守认为:秦朝被推翻,破坏的任务已经完成,便需要出现新的时变。项羽不能师承古代开国之君,实行仁政,不改变自己的攻击性观念和作风。仍然发挥自己的暴力惯性。一切从事政治斗争的历史人物的祸福,都是由于知不知时变和能不能适应时变造成的。与其说是项羽祸莫大于不自知,不如说是项羽祸莫大于不知变。最后他得出结论:项羽因不知时变而导致失败命运(《项羽?韩信?窦婴命运试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王文元在《楚汉战争的政治范式》(《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有一个基本定则:权威与权力合而为一。项羽有机会、有能力作到这一切,但项羽是为政治理念而战,不是单纯为权力而战。项羽最终没能使自己充当权威与权力合一的角色。
以上学者中,王太阁、滕新才方向相同,但其目标不同;李景山从军事理念角度切入;李仁守则倡导知时变胜于一切;王文元注重用政治哲学阐释项羽失败。尽管以上学者的切入点异彩纷呈。但无疑折射出一个共同道理:与时俱进的观念弥足珍贵。而且,观念陈腐者,难成大业,唯有开拓进取者才能拥有未来。

四、心理说

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项羽失败是近年来一大热点。
荣文库在《“刘胜项败”的个性心理分析》(《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秦末之际,社会有两大心理趋势:一是对秦暴政的反抗心理;一是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但项羽的个性心理不能与社会心理发展趋势相合拍。这种错位预示着项羽失败的命运。
龚熙文、刘继保在《复仇情结与人生悲剧——论项羽悲剧的历史原因和审美意义》(《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所谓情结是指围绕乃至支配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深层心理原因。它往往以一种无意识形式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目标。而项羽以复仇为人生本位。从心理学上讲,复仇是爆发性行为而非延滞性行为,它往往伴随着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它是纯粹出于感情的即兴突破。由此决定他复仇缺少计划性和长远性,最终导致人生悲剧。
陈杰则认为:情商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把握和控制能力,对别人情绪的琢磨、驾驭能力,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耐挫力的高低。高情商者具有综合与平衡能力,更易取得事业的成功。而项羽目光短浅,爱慕虚荣,无情绪自控力,事无大小全凭当时性情决定,不计后果。项羽凶悍残暴,缺乏同情心,无所不破,无所不杀;项羽缺乏察颜观色的能力,当断不断,坐失良机;耐挫力低,缺乏自我激励的心灵动力。项羽,妒贤忌能,缺乏琢磨他人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项羽之败谈情商》,《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杨利辰、张翠在《性格之舵与命运之舟——项羽文化心理探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项羽败亡,囿于情感,罪在自身。最不该摒除环境教育,丧失文化素质。他不着力培养与时推移的理性情感,而为物欲所累,最终把事业乃至自己一道送上了断头台。

作者: 222.88.230.* 2008-2-27 16:12 回复此发言

--------------------------------------------------------------------------------

3 二十年来项羽失败原因研究述评
崔向东在《论刘邦项羽的性格及对成败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项羽性格的发展,表现出极其明显的矛盾。项羽性格的矛盾,正是其个性性格与社会性格的矛盾表现。而项羽无法解决这一矛盾,项羽注定是个悲剧性历史人物。
闽跃进在《项羽败因浅析》(《娄底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分析项羽性格:项羽没有恒心,不求甚解,如此虎头蛇尾,有始无终;项羽易躁易怒,呈匹夫之勇,斗个人之狠,岂能成大事?项羽当断不断,错失除刘良机;项羽华而不实,完全没有政治远见和军事眼光;项羽英雄气短,经不起失败,轻易放弃大好河山,拱手送刘邦。
杨春吉认为:项羽性格充满了善与恶、美与丑、刚与柔的矛盾冲突。他一方面刚毅勇敢,一方面柔肠百转;一方面温和仁慈,彬彬有礼,一方面凶狠残暴,杀人如麻。其脆弱的感情闸门极易被虚假的亲近所攻破,进而表现为错位的仁爱和荒唐的姑息。滥施仁爱,缺乏深谋远虑。项羽注重情感因素和个人易怒而将是非曲折置于次要地位。这种性格导致项羽失败(《略论项羽之败的观念、性格因素》,《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以上学者论题的分水岭在心理与性格之间。荣文库、龚熙文、陈杰、杨利辰等致力于从项羽心理的角度看项羽的失败。荣文库从项羽个性心理与当时社会心理是否合拍来揭示项羽的失败;龚熙文则格外关注特殊个性情结复仇;陈杰强调情商在个人事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杨利辰则把文化心理作为视角;崔向东、闽跃进、杨春吉在项羽性格分析上异军突起。崔向东认定项羽性格的矛盾性。闽跃进阐释项羽性格的多元性。杨春吉则赞同项羽性格两极性的矛盾冲突。性格是影响人物的深层因素。但必须注意的是性格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五、地理说

主张从地理因素看项羽失败的代表人物是学者马彪、李兴斌。两者均认定项羽在楚汉战争中,项羽没能占据地利。但他们的出发点又有不同,马彪则把地理因素与经济因素联系在一起探讨,而李兴斌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切入。
马彪认为:手中有粮,军心不慌。敖仓是秦末关东的最大粮仓。最初正是由于刘邦重兵驻守敖仓,顶住项羽主力,使楚汉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在项羽集中兵力夺取敖仓后,汉军屡战屡败。项羽胜利后,并没有加深对敖仓重要性的认识。刘邦总结教训,复取敖仓。汉军主力转移到敖仓附近,坚壁防守,重新站稳脚根,结果楚军黔驴技穷。由此可见,敖仓对楚汉战争的不可低估作用(《敖仓与楚汉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李兴斌在《项羽败亡的军事地理原因》(《历史教学》1993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失地利。其一: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之地,致使自然条件好,经济发达而且战略地位重要的巴蜀之地落入刘邦之手。项羽败亡,初露端倪。其二:项羽不居关中而都彭城,三分关中以封秦三降将。关中乃我国文化发祥地,而彭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无险可守,实乃四战之地,项羽又一次严重失策。其三:在成皋、垓下等不利战场与汉军争胜。项羽战非其时,不得地利,战争潜力严重不足。失地利是项羽败亡的重要原因。
兵圣孙武在其兵典《孙子兵法》中已强调了地理因素在军事中的重要性:“地形者,兵之助也。”地无兵不险,兵无地不强。那么,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地利,处被动地位就不言而喻了。这种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战争胜负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近来网上还出现了不少以项羽失败原因为主题的探讨,如“简单而真诚是他失败的原因所在”,“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短少谋士”,“落后的苏南文化是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等等。

总之,近二十年来,人们考察历史人物的成败不再囿于传统观念(阶级斗争、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束缚。敢于从不同角度,尝试分析探讨历史人物的动机和行为。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拓宽对历史人物的再认识。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历史人物,是近年来最有创见的尝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但也明显存在许多不足。如看待历史人物容易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捧之上天,或打入地狱。此外,运用边缘学科知识底蕴薄弱,缺乏有机联系和逻辑推导。而且在一些原有论题上难以推陈出新,创新意识不足。就项羽用人失败而言,用人是由许多重要环节组成,而大多数学者限于强调项羽用人如何失误,而对一些关键环节研究缺失。《管子》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至于项羽如何流失人才,刘邦如何争夺人才却无人问津。由于项羽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有外因;有主因,有次因。这就为我们研究项羽失败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在已有的论题基础上进一步推陈出新,更是一大挑战。另外,项羽外交失败、政略上失败、用间失败、军事决策上失败的原因,尚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衷心地希望项羽失败原因之研究能够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7
项羽在秦末风云际会,“以百战百胜之气盖于一时,手裂天下以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殊不料,却在楚汉战争中骤然覆灭。鉴古方能知今,项羽功败垂成的人生之旅留给后人许多思考。古往今来,成果斐然。纵览近二十年来对项羽失败原因研究的成果,不难发现人们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这位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本文试就二十年来项羽失败原因研究的成果作一简单的述评。

一、素质说

从项羽自身缺乏政治家所应具有素质进行探讨的学者是魏逊、陈裕宽、王光照、龚鹏九和陈业新。
魏逊在《项羽败在志》(《解放军报》1984年8月23日)一文中认为:项羽之败,败在他向来胸无治国安邦之大志,因而他的奋斗一直缺乏一个正确的政治目标。项羽无志而失民心,他怎能不败?
陈裕宽则认为项羽无争天下,统一中国的大志,是他半途而废的重要导向(《楚汉相争为何楚败汉胜》,《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王光照在《亦论刘邦和项羽》(《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在政治上幼稚,使他在鼎革之际做出有悖时势的抉择,是他败亡的起点。
龚鹏九认为:不学无术是项羽败亡的最根本原因(《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陈业新则认为:项羽非但知道学兵法,而且知道如何学,是真能学兵法者。而且,项羽有取天下之才,令人遗憾的是,有军事才能的项羽并没有多大的政治谋略和手腕(《试论项羽兵法》,《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上述学者中,魏逊、陈裕宽定位于项羽的志向,但其志向观,略有不同;龚鹏九则锁定项羽治学态度;王光照则强调项羽政治素质之低的危害;陈业新则突出项羽有才无谋;志当存高远,伟大的志向是激励人们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而素质优劣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和失败的根本保证。只有志向和素质完美结合才更容易造就个人事业的成功。

二、用人说

汉高祖刘邦自认为:自己战胜项羽,是因为重用汉三杰张良、韩信、萧何。许多学者以此立论,提出许多看法。
王铭在《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用人》(《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信谗多疑、忘功寻过。取才依据是以名以尊,是亲亲尊尊的人才观。所以汉胜楚败的关键在刘、项持不同的人才观。
邱永明认为:项羽用人有失无得,不能尽己之才,更不能尽人之才。项羽在用人原则上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项羽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项羽多疑忌才(《刘项用人得失和汉楚相争成败》,《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
鸣柳在《兼听则明——刘邦战胜项羽管见》(《探索与求是》1994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项羽的悲剧在于自恃勇武,不能听大家的意见。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只有善于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项羽却不能吸收和消化不同的意见。
龚鹏九认为:项羽不识才俊失去了用贤的机会(《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陈有芳在《从项羽之死说起》(《人民公安》1997第8期)一文中认为:项羽犯人主不善用人之大忌,没有凝聚力,形不成核心。项羽之输,输在不善待人才上。他缺乏象刘邦一样驾驭人才的技巧,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自断臂膀。
上述学者中,王铭强调了项羽人才观的局限性;邱永明指出项羽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才干的弊端;鸣柳则强调在用人上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龚鹏九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不识才;陈有芳认为善待人才、驾驭人才是重中之重。在用人问题上,大多数学者注意力集中在用人失误上。殊不知,用人的前提是慧眼识人,用人的关键是才当其用。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是一条历史基本法则。它是作为领导者最不应该,也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222.88.230.* 2008-2-27 16:12 回复此发言

--------------------------------------------------------------------------------

2 二十年来项羽失败原因研究述评

三、观念说

观念制约束缚着人的行为,先进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人们积极开拓进取,落后的思想观念禁锢僵化人们的头脑。
王太阁在《汉兴楚亡的主因在政治意识》(《殷都学刊》199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刘邦暴兴,项羽速亡,关键在于刘邦政治意识清醒,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政治意识是否清醒决定着战略决策是否正确。而且,政治意识首先表现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其次表现在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和敌友的分辨上;最后表现在对待义帝的态度上。由于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才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滕新才则认为:小农意识是中国古代社会带有普遍性特征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狭隘、保守、自私、虚荣。同时指出小农意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刘邦因为注意加以克服,所以登上了九五之尊。项羽沉锢于斯,葬送于斯(《论陈胜、项羽、刘邦的小农意识》,《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李景山则认为:项羽目光短浅,单纯军事观念,穷兵黩武。他不能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失败(《楚汉战争胜负原因探讨》,《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李仁守认为:秦朝被推翻,破坏的任务已经完成,便需要出现新的时变。项羽不能师承古代开国之君,实行仁政,不改变自己的攻击性观念和作风。仍然发挥自己的暴力惯性。一切从事政治斗争的历史人物的祸福,都是由于知不知时变和能不能适应时变造成的。与其说是项羽祸莫大于不自知,不如说是项羽祸莫大于不知变。最后他得出结论:项羽因不知时变而导致失败命运(《项羽?韩信?窦婴命运试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王文元在《楚汉战争的政治范式》(《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有一个基本定则:权威与权力合而为一。项羽有机会、有能力作到这一切,但项羽是为政治理念而战,不是单纯为权力而战。项羽最终没能使自己充当权威与权力合一的角色。
以上学者中,王太阁、滕新才方向相同,但其目标不同;李景山从军事理念角度切入;李仁守则倡导知时变胜于一切;王文元注重用政治哲学阐释项羽失败。尽管以上学者的切入点异彩纷呈。但无疑折射出一个共同道理:与时俱进的观念弥足珍贵。而且,观念陈腐者,难成大业,唯有开拓进取者才能拥有未来。

四、心理说

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项羽失败是近年来一大热点。
荣文库在《“刘胜项败”的个性心理分析》(《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秦末之际,社会有两大心理趋势:一是对秦暴政的反抗心理;一是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但项羽的个性心理不能与社会心理发展趋势相合拍。这种错位预示着项羽失败的命运。
龚熙文、刘继保在《复仇情结与人生悲剧——论项羽悲剧的历史原因和审美意义》(《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所谓情结是指围绕乃至支配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深层心理原因。它往往以一种无意识形式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目标。而项羽以复仇为人生本位。从心理学上讲,复仇是爆发性行为而非延滞性行为,它往往伴随着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它是纯粹出于感情的即兴突破。由此决定他复仇缺少计划性和长远性,最终导致人生悲剧。
陈杰则认为:情商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把握和控制能力,对别人情绪的琢磨、驾驭能力,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耐挫力的高低。高情商者具有综合与平衡能力,更易取得事业的成功。而项羽目光短浅,爱慕虚荣,无情绪自控力,事无大小全凭当时性情决定,不计后果。项羽凶悍残暴,缺乏同情心,无所不破,无所不杀;项羽缺乏察颜观色的能力,当断不断,坐失良机;耐挫力低,缺乏自我激励的心灵动力。项羽,妒贤忌能,缺乏琢磨他人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项羽之败谈情商》,《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杨利辰、张翠在《性格之舵与命运之舟——项羽文化心理探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项羽败亡,囿于情感,罪在自身。最不该摒除环境教育,丧失文化素质。他不着力培养与时推移的理性情感,而为物欲所累,最终把事业乃至自己一道送上了断头台。

作者: 222.88.230.* 2008-2-27 16:12 回复此发言

--------------------------------------------------------------------------------

3 二十年来项羽失败原因研究述评
崔向东在《论刘邦项羽的性格及对成败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项羽性格的发展,表现出极其明显的矛盾。项羽性格的矛盾,正是其个性性格与社会性格的矛盾表现。而项羽无法解决这一矛盾,项羽注定是个悲剧性历史人物。
闽跃进在《项羽败因浅析》(《娄底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分析项羽性格:项羽没有恒心,不求甚解,如此虎头蛇尾,有始无终;项羽易躁易怒,呈匹夫之勇,斗个人之狠,岂能成大事?项羽当断不断,错失除刘良机;项羽华而不实,完全没有政治远见和军事眼光;项羽英雄气短,经不起失败,轻易放弃大好河山,拱手送刘邦。
杨春吉认为:项羽性格充满了善与恶、美与丑、刚与柔的矛盾冲突。他一方面刚毅勇敢,一方面柔肠百转;一方面温和仁慈,彬彬有礼,一方面凶狠残暴,杀人如麻。其脆弱的感情闸门极易被虚假的亲近所攻破,进而表现为错位的仁爱和荒唐的姑息。滥施仁爱,缺乏深谋远虑。项羽注重情感因素和个人易怒而将是非曲折置于次要地位。这种性格导致项羽失败(《略论项羽之败的观念、性格因素》,《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以上学者论题的分水岭在心理与性格之间。荣文库、龚熙文、陈杰、杨利辰等致力于从项羽心理的角度看项羽的失败。荣文库从项羽个性心理与当时社会心理是否合拍来揭示项羽的失败;龚熙文则格外关注特殊个性情结复仇;陈杰强调情商在个人事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杨利辰则把文化心理作为视角;崔向东、闽跃进、杨春吉在项羽性格分析上异军突起。崔向东认定项羽性格的矛盾性。闽跃进阐释项羽性格的多元性。杨春吉则赞同项羽性格两极性的矛盾冲突。性格是影响人物的深层因素。但必须注意的是性格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五、地理说

主张从地理因素看项羽失败的代表人物是学者马彪、李兴斌。两者均认定项羽在楚汉战争中,项羽没能占据地利。但他们的出发点又有不同,马彪则把地理因素与经济因素联系在一起探讨,而李兴斌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切入。
马彪认为:手中有粮,军心不慌。敖仓是秦末关东的最大粮仓。最初正是由于刘邦重兵驻守敖仓,顶住项羽主力,使楚汉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在项羽集中兵力夺取敖仓后,汉军屡战屡败。项羽胜利后,并没有加深对敖仓重要性的认识。刘邦总结教训,复取敖仓。汉军主力转移到敖仓附近,坚壁防守,重新站稳脚根,结果楚军黔驴技穷。由此可见,敖仓对楚汉战争的不可低估作用(《敖仓与楚汉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李兴斌在《项羽败亡的军事地理原因》(《历史教学》1993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失地利。其一: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之地,致使自然条件好,经济发达而且战略地位重要的巴蜀之地落入刘邦之手。项羽败亡,初露端倪。其二:项羽不居关中而都彭城,三分关中以封秦三降将。关中乃我国文化发祥地,而彭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无险可守,实乃四战之地,项羽又一次严重失策。其三:在成皋、垓下等不利战场与汉军争胜。项羽战非其时,不得地利,战争潜力严重不足。失地利是项羽败亡的重要原因。
兵圣孙武在其兵典《孙子兵法》中已强调了地理因素在军事中的重要性:“地形者,兵之助也。”地无兵不险,兵无地不强。那么,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地利,处被动地位就不言而喻了。这种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战争胜负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近来网上还出现了不少以项羽失败原因为主题的探讨,如“简单而真诚是他失败的原因所在”,“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短少谋士”,“落后的苏南文化是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等等。

总之,近二十年来,人们考察历史人物的成败不再囿于传统观念(阶级斗争、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束缚。敢于从不同角度,尝试分析探讨历史人物的动机和行为。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拓宽对历史人物的再认识。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历史人物,是近年来最有创见的尝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但也明显存在许多不足。如看待历史人物容易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捧之上天,或打入地狱。此外,运用边缘学科知识底蕴薄弱,缺乏有机联系和逻辑推导。而且在一些原有论题上难以推陈出新,创新意识不足。就项羽用人失败而言,用人是由许多重要环节组成,而大多数学者限于强调项羽用人如何失误,而对一些关键环节研究缺失。《管子》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至于项羽如何流失人才,刘邦如何争夺人才却无人问津。由于项羽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有外因;有主因,有次因。这就为我们研究项羽失败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在已有的论题基础上进一步推陈出新,更是一大挑战。另外,项羽外交失败、政略上失败、用间失败、军事决策上失败的原因,尚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衷心地希望项羽失败原因之研究能够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回答者:lgqkyo19950119 - 助理 三级 7-26 12:45
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当项羽来到乌江边时,有一条船在那里等他。驾船的乌江亭长大约是一位崇拜项羽的人,因此早早等在那里,一心要救项羽过江。他对项羽说,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臣这一只小船,请大王立即上船,汉军无论如何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他只是请亭长把他心爱的战马带过江去,自己却和随扈亲兵全都下马步行,冲入重围,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也是一场无济于事的战斗。然而,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举手投降,束手就擒,那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也不会跪下求生的。他当然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武器。从他拿起这武器的那一天起,就没想过要放下它。相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更应该把它高高举起,就像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一定要让演出在谢幕时达到高潮一样。这也是项羽随扈亲兵们的共识。于是这场敌强我弱的战斗就打得风云变色气壮山河,光是项羽一个人就杀了数百汉军士兵,自己也受伤十多处。这时,前来追杀的汉军越来越多,其中就有项羽当年的旧部吕马童。项羽笑了。他大声地招呼说:啊哈,这不是老朋友吗!背楚降汉的吕马童难以为情,不敢正视项羽,扭过头去对另一员汉将王翳说:这就是项王。这可是“新朋友”了。于是项王对王翳说:听说贵国出大价钱,赏千金,封万户,买我的人头,我就送个人情给你吧!说完,便一剑砍下自己的头颅。

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然而项羽死得也很惨。

就在王翳一把抢得项羽头颅的同时,其他汉军将士也一拥而上,争相纵马践踏,争夺项王的尸体,以至于互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王翳得一首,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一体。他们分摊了刘邦封赏的那块土地,每个人都当了个小小的什么官。而我们的英雄,曾经让这些人闻风丧胆、不敢仰视的英雄,却在他们卑劣的争夺下竟不得全尸而终。

这可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项羽以前的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贵族的时代。高贵感和英雄气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以虎和豹为象征的。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犬和羊。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用虎豹和犬羊来比喻两种不同的人格,并惊叹于虎豹之可能沦落为犬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虽然,在孔子师徒看来,虎豹的精神是高贵的,当是审美的,它不该被代之以狗的粗鄙和羊的平庸。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然而,自从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英雄的时代也就开始走向没落。君臣之间的促膝谈心没有了,而代之以行礼如仪、磕头如捣蒜;游侠谋士纵横天下各展才华没有了,而代之以拉帮结派、巴结权贵往上爬;诸子百家争鸣自由辩论也没有了,而代之以独尊儒术、只许一个人思想。权欲和利欲将成为主宰和动力,人格和灵魂则将被阉割和践踏,就像王翳、吕马童们践踏项羽一样。

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画面:一只代表着英雄精神和高贵感的虎或豹,在草原上孤独地死去,而一群代表着权欲和利欲的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则一拥而上,恣意践踏着那只虎或豹,然后每个人都扯下一块豹皮或一根虎骨叼在嘴里,准备回去邀功行赏。而在不久之前,他们是根本不敢看那只虎或豹的眼睛的。

这群狼和羊的首领是刘邦。刘邦是他们的君,他们的牧。

就个人魅力而言,刘邦虽然既不可爱也不可敬,但也不可鄙。刘邦虽然出身流氓,难免有些无赖气,一些事做得也不地道,但好歹也是英雄,骨子里也有英雄气概,也是血性男儿。公元前195年,他回到故乡沛县,尽召故人父老子弟畅饮。酒酣之际,刘邦亲手击筑,自为歌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一出,和声四起,刘邦离座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他拉着父老乡亲们的手说,游子悲故乡!我虽然不得不定都关中,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是要回沛中来的。可见,他虽无情,却并不冷酷,虽现实,却也浪漫。然而,他代表的,却毕竟是一个冷酷无情、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一个必然要以权欲和利欲代替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的制度。事实上,他正是靠着权欲和利欲完成他所谓“大业”的。就连陈平也坦言,他的身边,尽是些顽钝嗜利的无耻之徒,而这些人正是靠刘邦“饶人以爵邑”,也就是靠权欲和利欲集结起来的。因为刘邦继承的是秦始皇的事业。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一统天下,以天下万民臣朕一人,他不能不打击摧残践踏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包括对他自己内心深处残留的这些东西下手,这正是他心灵深处不无痛苦不无孤独的原因。

显然,刘邦是代表着“历史方向”的,项羽则“不合时宜”。事实上,此后,像项羽这样傻,这样天真、任性的英雄越来越少,阴险毒辣的阴谋家和迂腐愚忠的书呆子则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羽说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也对。

项羽之死,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虎和豹的时代结束之后,取而代之的便是狼和羊的时代。而且,那狼也会退化为狗,走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项羽,大约生于公元前233年,死于公元前202年。起兵时二十四岁,是个少年英雄;自刎时三十出头,是一个男儿告别少年走向成熟的最有魅力的年龄。
第2个回答  2008-07-26
哀莫大于心死,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唉。
资料:“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捷足者先得。”刘邦和项羽双雄并起,叱咤风云,合力灭秦,夺得天下,又一分为二,豆萁相煎,势不两立,经过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范文澜先生说:“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刘邦的拥护者是广大农民特别是旧秦国农民,项籍的拥护者只是些野心的领主残余分子。两人所依靠的力量不同,因之后果也不同。”项籍“代表领主残余势力,要把社会倒退到秦以前的旧时代去,阻挠历史前进的趋势,他只能成为一蹶不振的可怜虫”。(《中国通史简编》)至“文革”中,此说被利用于“批儒评法”,进一步上纲上线,说刘邦是法家,主张统一,是进步势力;项羽是儒家,主张复辟分裂,是反动势力。给他们二人贴上“阶级”和“路线”的标签,只不过一厢情愿,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刘邦和项羽的起义,是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的一部分,顺应了天下反秦之暴政的历史潮流,客观上都代表了农民的利益,难分彼此。而在主观上,两个人都怀着做皇帝的野心揭竿而起,不管谁做了皇帝,都想统治整个中国,亦无所谓孰优孰劣。当初见到秦始皇的出巡的威仪,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 这便是他们最坦率的自白。至于刘胜项败的原因,刘邦本人在做了皇帝之后有一番很为得意的“经验总结”。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天下大定,高祖置酒雒阳南宫,向群臣发问:“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但是刘邦却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魏,不绝粮道,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长期以来,论者多数以刘邦的见解为基础,从刘项两人在谋略和用人方面的强烈反差来分析刘胜项败的必然性,与前引“阶级”和“路线”的分析相比,倒更令人信服一些。

? 然而,这个答案还不是问题的全部。项羽的失败,还有一个致命的直接原因,两千年来一直被史学家们忽略。前引高起、王陵所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这句话至关重要。对于刘邦的“慢而侮人”,人们印象很深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蔑视知识分子,往儒冠里面撒尿。而对于项羽的“仁而爱人”,则完全不予注意。项羽这个人的确可以称得上杀人如麻的魔王。早年他攻襄城,由于久攻不下,一旦获胜,就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大加杀戮,“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进军咸阳的时候,新安一战,又“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他“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后来城阳之战“北烧夷齐城郭宫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其至北海多所残灭”,外黄一战竟然要将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一律坑杀……他一生杀了多少人,恐怕数也数不清,不仅杀“敌人”,而且杀俘虏,杀百姓。然而,正是他的敌对阵营中的高起和王陵说他“仁而爱人”,这又怎么解释?高起、王陵是汉臣,在汉高祖刘邦面前,他们不可能违背事实,为项羽涂脂抹粉,而且刘邦也没有反驳,可见“项羽仁而爱人”已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看法。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为项羽破例地作《本纪》,将其功其过其得失都秉笔直书,当然难能可贵。但司马迁毕竟也是汉臣,他不可能有意美化项羽,把不存在的美德强加于其身。“项羽仁而爱人”之说,必有所本。“仁”是什么?孔子曰:“仁者爱人。”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谓之仁。”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项羽生性残暴,少时“学书不成学剑”,未必读过多少圣贤书。但他毕竟出身于贵族世家,耳濡目染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这一套道德规范,虽不一定信服,却难以摆脱其约束。也正是这一点,成为他的致命弱点,在楚汉相争之中几个关键时刻都表现出来。

?? 公元206年(前206年,卫注),项羽摆下“鸿门宴”,欲杀刘邦。以当时的军事力量而言,项羽拥有40万大军,号称百万,而刘邦仅10万,号称20万,悬殊很大。刘邦战战兢兢,俯首称“臣”地来见项羽,根本不是对手。当时,项羽想杀掉刘邦,简直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最大的障碍不在刘邦,也不在暗中帮助刘邦的项伯,而在项羽的内心世界。樊哙带剑拥盾闯帐时所说的那番话,正中他的要害:“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不管刘邦、樊哙的实际行动如何,至少在理论上满口仁义道德,头头是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项羽竟无言以对。“义帝”楚怀王是他和刘邦拥立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是共同约定的;如果他杀了刘邦,就毁了约,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义帝”只是个傀儡,刘邦和各路将领都惧怕项羽,他即使背叛义帝,杀了刘邦,也无人敢说什么。但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样做。于是,不顾范增的劝阻,项羽放虎归山了。这是项羽的一次重大失误。正如范增事后所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事实证明,这次失误造成了项羽的终生遗憾。刘邦死里逃生,得以休养生息,等到羽翼丰满,项羽再想消灭他,就难了。

? 公元前203年,在鸿沟为界的广武战场,项羽为了要挟刘邦,曾经做了一个水平不高的手脚,把刘邦的父亲抓了来,隔岸绑在高俎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他满以为,刘邦为尽孝道,一定会向他让步。却不料刘邦完全不为所动,从容答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一招又失算了。他本来是以道德为武器,想制服刘邦,不料反为刘邦所制。刘邦这个人,为了全局利益,对于局部的必要的牺牲毫不怜惜。即使他的父亲真的被项羽所烹,也决不妥协。“治大国若烹小鲜”,“烹”一个太公又算什么?!何况他深知项羽的弱点。项羽既然和他“约为兄弟”,若烹了太公,就会落下“不孝”、“不义”的罪名,所以他断定项羽决不敢烹!而刘邦自己呢?他从彭城逃跑的时候,为了减轻负担,让车子跑得更快一些,以摆脱楚军的追击,曾经几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他心里只有自己,哪里还顾得上道德!可是在必要的时候,他又捡起道德这面旗帜,为自己大造舆论。项羽杀了“义帝”,刘邦借此做足了文章,为“义帝”发丧,联合诸侯讨伐“不义”的项羽,又击中要害!

? 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在垓下大败,元气丧尽。在虞美人自刎以后,他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的爱马乌骓交给了乌江亭长,也拔剑自刎,结束了英雄的一生。对于项羽之死,历来评说甚多。项羽临终之前自己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完全回避了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死得糊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一切都归于“时运”、“天命”,迂腐得可以。当时乌江亭长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臣独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而项羽却拒绝了这最后救他于危难的一次机会,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宁可死也不愿意回去愧对江东父老,可以说又死得明白,死得壮烈。此前他还说过一番更为壮烈的话:“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民之父子为也。”把急于结束战争的愿望提高到了忧国忧民的高度。当初陈胜、吴广起义时,曾打着项羽的祖父楚将项燕和秦公子扶苏的旗号,项羽和刘邦后来又立楚怀王之孙为“义帝”,都是为了在全国树立一个道德和道义的形象,把造反夺权的行为披上“替天行道”的色彩,易于获取天下人心。而当“天下匈匈数岁”,项羽速胜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反而一败涂地时,他便决心以死平息这场战争,即所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也者。此时此刻,左右他的思想行为的只有两个字:道德。项羽一生做了许多不道德的事,也许是因性格使然,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最后却死得非常道德,为自己画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句号。后世人们把他看做失败的英雄,崇敬而惋惜,大概都是因为这一点。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项羽的最终彻底失败。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兵败乌江的不是项羽,而是刘邦,他会死吗?决不会。既然乌江边上只有一条船,追兵必然拿他无可奈何。江东又有“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的“根据地”,为什么不去重整旗鼓、招兵买马、卷土重来呢?杜牧题乌江亭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毕竟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在生死关头,他没有选择生路,而选择了死亡。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对战马也充满了深情。他对乌江亭长说:“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幕,我们看到的仿佛己不是杀人如麻的西楚霸王,而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个完美的殉情殉道者。甚至在死之前,他看到来追杀他的正是“叛徒”吕马童,还深情地呼唤:“若非吾敌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拔剑自刎,成全“故人”拿他的头去向刘邦邀功请赏。

? 楚汉相争之中决定胜负的不是政治上谁是谁非,甚至也不完全取决于军事上谁强谁弱,谋略上谁巧谁拙,更有一个无形的道德力量在左右着他们,成为胜败的直接关键。刘邦知己知彼,游刃有余,自己不为道德所束缚,却又以此为武器一次次紧逼项羽,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项羽处处被动,而又总想在“道德”上无懈可击,一次次地坐失良机,最终四面楚歌,饮恨乌江。项羽的悲剧其实是道德的悲剧。他之所以两千多年来一直令人感叹虚欠欷、追思怀念,多半在于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李清照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3个回答  2008-07-26
项羽在秦末风云际会,“以百战百胜之气盖于一时,手裂天下以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殊不料,却在楚汉战争中骤然覆灭。鉴古方能知今,项羽功败垂成的人生之旅留给后人许多思考。古往今来,成果斐然。纵览近二十年来对项羽失败原因研究的成果,不难发现人们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这位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本文试就二十年来项羽失败原因研究的成果作一简单的述评。

一、素质说

从项羽自身缺乏政治家所应具有素质进行探讨的学者是魏逊、陈裕宽、王光照、龚鹏九和陈业新。
魏逊在《项羽败在志》(《解放军报》1984年8月23日)一文中认为:项羽之败,败在他向来胸无治国安邦之大志,因而他的奋斗一直缺乏一个正确的政治目标。项羽无志而失民心,他怎能不败?
陈裕宽则认为项羽无争天下,统一中国的大志,是他半途而废的重要导向(《楚汉相争为何楚败汉胜》,《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王光照在《亦论刘邦和项羽》(《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在政治上幼稚,使他在鼎革之际做出有悖时势的抉择,是他败亡的起点。
龚鹏九认为:不学无术是项羽败亡的最根本原因(《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陈业新则认为:项羽非但知道学兵法,而且知道如何学,是真能学兵法者。而且,项羽有取天下之才,令人遗憾的是,有军事才能的项羽并没有多大的政治谋略和手腕(《试论项羽兵法》,《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上述学者中,魏逊、陈裕宽定位于项羽的志向,但其志向观,略有不同;龚鹏九则锁定项羽治学态度;王光照则强调项羽政治素质之低的危害;陈业新则突出项羽有才无谋;志当存高远,伟大的志向是激励人们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而素质优劣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和失败的根本保证。只有志向和素质完美结合才更容易造就个人事业的成功。

二、用人说

汉高祖刘邦自认为:自己战胜项羽,是因为重用汉三杰张良、韩信、萧何。许多学者以此立论,提出许多看法。
王铭在《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用人》(《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信谗多疑、忘功寻过。取才依据是以名以尊,是亲亲尊尊的人才观。所以汉胜楚败的关键在刘、项持不同的人才观。
邱永明认为:项羽用人有失无得,不能尽己之才,更不能尽人之才。项羽在用人原则上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项羽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项羽多疑忌才(《刘项用人得失和汉楚相争成败》,《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
鸣柳在《兼听则明——刘邦战胜项羽管见》(《探索与求是》1994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项羽的悲剧在于自恃勇武,不能听大家的意见。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只有善于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项羽却不能吸收和消化不同的意见。
龚鹏九认为:项羽不识才俊失去了用贤的机会(《项羽败死乌江的原因剖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陈有芳在《从项羽之死说起》(《人民公安》1997第8期)一文中认为:项羽犯人主不善用人之大忌,没有凝聚力,形不成核心。项羽之输,输在不善待人才上。他缺乏象刘邦一样驾驭人才的技巧,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自断臂膀。
上述学者中,王铭强调了项羽人才观的局限性;邱永明指出项羽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才干的弊端;鸣柳则强调在用人上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龚鹏九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不识才;陈有芳认为善待人才、驾驭人才是重中之重。在用人问题上,大多数学者注意力集中在用人失误上。殊不知,用人的前提是慧眼识人,用人的关键是才当其用。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是一条历史基本法则。它是作为领导者最不应该,也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观念说

观念制约束缚着人的行为,先进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人们积极开拓进取,落后的思想观念禁锢僵化人们的头脑。
王太阁在《汉兴楚亡的主因在政治意识》(《殷都学刊》199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刘邦暴兴,项羽速亡,关键在于刘邦政治意识清醒,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政治意识是否清醒决定着战略决策是否正确。而且,政治意识首先表现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其次表现在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和敌友的分辨上;最后表现在对待义帝的态度上。由于项羽政治意识模糊,才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滕新才则认为:小农意识是中国古代社会带有普遍性特征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狭隘、保守、自私、虚荣。同时指出小农意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刘邦因为注意加以克服,所以登上了九五之尊。项羽沉锢于斯,葬送于斯(《论陈胜、项羽、刘邦的小农意识》,《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李景山则认为:项羽目光短浅,单纯军事观念,穷兵黩武。他不能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失败(《楚汉战争胜负原因探讨》,《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李仁守认为:秦朝被推翻,破坏的任务已经完成,便需要出现新的时变。项羽不能师承古代开国之君,实行仁政,不改变自己的攻击性观念和作风。仍然发挥自己的暴力惯性。一切从事政治斗争的历史人物的祸福,都是由于知不知时变和能不能适应时变造成的。与其说是项羽祸莫大于不自知,不如说是项羽祸莫大于不知变。最后他得出结论:项羽因不知时变而导致失败命运(《项羽?韩信?窦婴命运试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王文元在《楚汉战争的政治范式》(《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有一个基本定则:权威与权力合而为一。项羽有机会、有能力作到这一切,但项羽是为政治理念而战,不是单纯为权力而战。项羽最终没能使自己充当权威与权力合一的角色。
以上学者中,王太阁、滕新才方向相同,但其目标不同;李景山从军事理念角度切入;李仁守则倡导知时变胜于一切;王文元注重用政治哲学阐释项羽失败。尽管以上学者的切入点异彩纷呈。但无疑折射出一个共同道理:与时俱进的观念弥足珍贵。而且,观念陈腐者,难成大业,唯有开拓进取者才能拥有未来。

四、心理说

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项羽失败是近年来一大热点。
荣文库在《“刘胜项败”的个性心理分析》(《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秦末之际,社会有两大心理趋势:一是对秦暴政的反抗心理;一是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但项羽的个性心理不能与社会心理发展趋势相合拍。这种错位预示着项羽失败的命运。
龚熙文、刘继保在《复仇情结与人生悲剧——论项羽悲剧的历史原因和审美意义》(《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所谓情结是指围绕乃至支配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深层心理原因。它往往以一种无意识形式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目标。而项羽以复仇为人生本位。从心理学上讲,复仇是爆发性行为而非延滞性行为,它往往伴随着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它是纯粹出于感情的即兴突破。由此决定他复仇缺少计划性和长远性,最终导致人生悲剧。
陈杰则认为:情商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把握和控制能力,对别人情绪的琢磨、驾驭能力,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耐挫力的高低。高情商者具有综合与平衡能力,更易取得事业的成功。而项羽目光短浅,爱慕虚荣,无情绪自控力,事无大小全凭当时性情决定,不计后果。项羽凶悍残暴,缺乏同情心,无所不破,无所不杀;项羽缺乏察颜观色的能力,当断不断,坐失良机;耐挫力低,缺乏自我激励的心灵动力。项羽,妒贤忌能,缺乏琢磨他人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项羽之败谈情商》,《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杨利辰、张翠在《性格之舵与命运之舟——项羽文化心理探微一文中认为:项羽败亡,囿于情感,罪在自身。最不该摒除环境教育,丧失文化素质。他不着力培养与时推移的理性情感,而为物欲所累,最终把事业乃至自己一道送上了断头台。
崔向东在《论刘邦项羽的性格及对成败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项羽性格的发展,表现出极其明显的矛盾。项羽性格的矛盾,正是其个性性格与社会性格的矛盾表现。而项羽无法解决这一矛盾,项羽注定是个悲剧性历史人物。
闽跃进在《项羽败因浅析》(《娄底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分析项羽性格:项羽没有恒心,不求甚解,如此虎头蛇尾,有始无终;项羽易躁易怒,呈匹夫之勇,斗个人之狠,岂能成大事?项羽当断不断,错失除刘良机;项羽华而不实,完全没有政治远见和军事眼光;项羽英雄气短,经不起失败,轻易放弃大好河山,拱手送刘邦。
杨春吉认为:项羽性格充满了善与恶、美与丑、刚与柔的矛盾冲突。他一方面刚毅勇敢,一方面柔肠百转;一方面温和仁慈,彬彬有礼,一方面凶狠残暴,杀人如麻。其脆弱的感情闸门极易被虚假的亲近所攻破,进而表现为错位的仁爱和荒唐的姑息。滥施仁爱,缺乏深谋远虑。项羽注重情感因素和个人易怒而将是非曲折置于次要地位。这种性格导致项羽失败(《略论项羽之败的观念、性格因素》,《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以上学者论题的分水岭在心理与性格之间。荣文库、龚熙文、陈杰、杨利辰等致力于从项羽心理的角度看项羽的失败。荣文库从项羽个性心理与当时社会心理是否合拍来揭示项羽的失败;龚熙文则格外关注特殊个性情结复仇;陈杰强调情商在个人事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杨利辰则把文化心理作为视角;崔向东、闽跃进、杨春吉在项羽性格分析上异军突起。崔向东认定项羽性格的矛盾性。闽跃进阐释项羽性格的多元性。杨春吉则赞同项羽性格两极性的矛盾冲突。性格是影响人物的深层因素。但必须注意的是性格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五、地理说

主张从地理因素看项羽失败的代表人物是学者马彪、李兴斌。两者均认定项羽在楚汉战争中,项羽没能占据地利。但他们的出发点又有不同,马彪则把地理因素与经济因素联系在一起探讨,而李兴斌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切入。
马彪认为:手中有粮,军心不慌。敖仓是秦末关东的最大粮仓。最初正是由于刘邦重兵驻守敖仓,顶住项羽主力,使楚汉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在项羽集中兵力夺取敖仓后,汉军屡战屡败。项羽胜利后,并没有加深对敖仓重要性的认识。刘邦总结教训,复取敖仓。汉军主力转移到敖仓附近,坚壁防守,重新站稳脚根,结果楚军黔驴技穷。由此可见,敖仓对楚汉战争的不可低估作用(《敖仓与楚汉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李兴斌在《项羽败亡的军事地理原因》(《历史教学》1993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项羽失地利。其一: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之地,致使自然条件好,经济发达而且战略地位重要的巴蜀之地落入刘邦之手。项羽败亡,初露端倪。其二:项羽不居关中而都彭城,三分关中以封秦三降将。关中乃我国文化发祥地,而彭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无险可守,实乃四战之地,项羽又一次严重失策。其三:在成皋、垓下等不利战场与汉军争胜。项羽战非其时,不得地利,战争潜力严重不足。失地利是项羽败亡的重要原因。
兵圣孙武在其兵典《孙子兵法》中已强调了地理因素在军事中的重要性:“地形者,兵之助也。”地无兵不险,兵无地不强。那么,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地利,处被动地位就不言而喻了。这种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战争胜负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近来网上还出现了不少以项羽失败原因为主题的探讨,如“简单而真诚是他失败的原因所在”,“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短少谋士”,“落后的苏南文化是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等等。

总之,近二十年来,人们考察历史人物的成败不再囿于传统观念(阶级斗争、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束缚。敢于从不同角度,尝试分析探讨历史人物的动机和行为。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拓宽对历史人物的再认识。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历史人物,是近年来最有创见的尝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但也明显存在许多不足。如看待历史人物容易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捧之上天,或打入地狱。此外,运用边缘学科知识底蕴薄弱,缺乏有机联系和逻辑推导。而且在一些原有论题上难以推陈出新,创新意识不足。就项羽用人失败而言,用人是由许多重要环节组成,而大多数学者限于强调项羽用人如何失误,而对一些关键环节研究缺失。《管子》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至于项羽如何流失人才,刘邦如何争夺人才却无人问津。由于项羽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有外因;有主因,有次因。这就为我们研究项羽失败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在已有的论题基础上进一步推陈出新,更是一大挑战。另外,项羽外交失败、政略上失败、用间失败、军事决策上失败的原因,尚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衷心地希望项羽失败原因之研究能够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概括的说就是:项羽无比光荣地完成消灭暴秦主要军事力量的艰巨任务,可是要平定天下的形势,他却不在行,做的不好.他失败的原因一定就在这里,主要是政治观念、策略等原因
第4个回答  2008-07-26
自24岁起兵反秦,屡屡创造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身经90余战而未尝一败的“战神”项羽怎么就突然败了,没有败在强悍的大秦军手下,却败在了屡为自己手下败将、曾被自己追得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无赖刘邦手下?
英雄如项羽致死也弄不明白这一问题,只能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时不利兮骓不适”,非战之不利也。致死,项羽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及自己“战神”的身份——人是无法胜我项羽的,什么刘邦、什么韩信、张良,你们在我项羽眼里不值一提;能胜我项羽的只有天!——而老天却似乎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一样,和项羽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项羽败于天吗?我相信有这个因素——回眸楚汉相争的历史,假使项羽不生或项羽过早战死疆场,那么,天下必非刘汉——因为失去了项羽这个不可战胜目标,逐鹿天下的群雄是绝不会容刘邦坐大自己的势力的。
项羽败于何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沐猴而冠?笔者在前文已经对这些观点大胆的一一否定。
笔者认为,项羽败在刘邦手中,根本原因有三:
其一,项羽自身太优秀了,并世无出其右者。光芒之下群星黯淡,其部下跟随项羽百战百胜,于是皆唯项羽马首是瞻,而不再拥有自己的思想。过于优秀的人难免刚愎自用——殷纣王如是、隋炀帝如是,比他们更加优秀的项羽当然也如是——项羽对自己绝对自信,他自信当世无人能与自己比肩——事实也的确如此。因此,项羽眼中,无所谓谋士,无所谓将军;有项羽在,足够了。遣范增、拒韩信,直接导致韩信这个楚汉时期军事才能仅次于项羽的将军为刘邦所用,最终酿成垓下惨败。而项羽的主要对手刘邦,自身不学无术,无赖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听劝”,谋士、将军在刘邦那里很容易就找到了成就感,每个人都开始独立的思考,组成了群策群力的团队。于是形成了项羽以一人之才能抗衡刘邦整个团队才能的局面——虽以项羽之能,亦不可能胜。
其二,项羽自起兵起,攻必取,战必胜,声名过于炫赫。这赫赫的声名固然使天下群雄臣服于项羽,但也对项羽有着极其不利的一面——诸侯明处不敢对抗项羽,暗地里却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时刻准备与项羽放手一搏,所有矛头均对准项羽,形成群狼搏虎的局面。群狼搏虎的结果,通常是牺牲掉几头狼后,以虎的失败而告终。只是群雄再等这个“出头狼”罢了。虽然项羽巧借鸿门宴和分封天下巧妙的稳住了诸狼,但这稳定只是暂时的。他忽视了陈仓小路这个牢笼“大门”,使得到了韩信这个尖利爪牙的刘邦“狼”从西川的笼子里跳了出来成了“头狼”,于是群狼并起,再次搏虎。虎虽猛,却也架不住狼群的攻击。
其三,项羽乃堂堂丈夫,不齿行窃窃之小人之行。项羽出身名门,乃祖世为楚国上将,高贵的出身、超强的本领加上百战百胜的战绩,造就了项羽骄傲、坦荡的男儿性格。施小人之离间、暗杀、利诱、要挟之计均为项羽所不齿;与友相交以义、与人对言以诚、与敌对战以猛,项羽表现的是坦坦荡荡男儿胸襟。而刘邦出身卑微,泼皮无赖,正所谓为达目标不择手段、无计不施、无谋不用,全无君子小人之分。自古英雄斗不过无赖,即便是战神项羽面对无赖刘邦也不例外。项羽可以胜刘邦千次万次而不杀刘邦,而刘邦只要胜项羽一次即会了结了项羽的性命——有此一例,项羽又安能终胜出?!

项羽败了,但男儿绝不认输!尊严既失,生命又有何用!乌江自刎的项羽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自己的骄傲、自己的霸王英名——千年后词人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是没能读懂一个真实的项羽。
无数次的战必胜、攻必取成就了“战神”项羽、“霸王”项羽,一生唯一的一次失败却终结了项羽光辉灿烂的一生。而正是这一生唯一的一次失败,成就了真实的“男儿”项羽、“英雄”项羽——真的男儿汉、真的英雄在光辉灿烂的背后,都是有缺点的。恰似“断臂”之如美神维娜丝,正是这些缺点衬托了英雄的光芒——白璧虽瑕仍不失为璧,光辉的一生加上唯一的败绩勾勒了一个真实的项羽,一个极具魅力的项羽,一个被流传千载的项羽。
悲剧的故事往往更容易让人铭记在心,而项羽似乎为了能让自己得到永生而选择败了一次,败了这让自己丢掉性命、却被后人永世怀念的一次。上演了本文开篇那荡气回肠的垓下一幕。
项羽败了——在色身存在的百年中他败了,败给了后来成了汉高祖的无赖刘邦;但项羽也胜了——色身虽灭,灵魂永生,时隔百年、千年,当刘邦和他的重子重孙们早已灰飞烟灭、墓木已拱之时,项羽仍活着,依旧骄傲地活着、霸气的活着,永远以年轻的躯体、钢铁般的战神形象活在史书中、活在后世的传说中、甚至无数的故事中。
对后世来说,31岁垓下自刎也许是项羽最好的选择——假若项羽当年不死,我甚至无法接受百岁的项羽老态龙钟、堪堪待死的情景。这一刎,刎出的是永远31岁的项羽、永远无敌的项羽、永生的霸王和不死的战神。
生为人杰,死为鬼雄——垓下自刎,对项羽来说,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归宿?
1勇而无谋
史书记载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可是后来他却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蛮力而一意孤行,他虽有拔山盖世的勇力,也只能唱着“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歌仓皇出逃。

2优柔寡断。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开始他接受范增的建议要“击破沛公军”,可是听了项伯的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同意刘邦前来谢罪。堂堂一军统帅,做事却“风吹墙头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不能说不是项羽的个人悲哀。而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时,项羽却一味地姑息纵容,范增的计划因此再度落空,后来樊哙闯了进来,将项羽大骂了一通,不料项羽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称其为壮士,对他赐酒赐肉,礼待有加,使得后来刘邦有可能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金蝉脱壳、逃之夭夭。放过了一个绝妙的机会。

3孤性多疑
亚父范增以70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而刘邦的谋士陈平略施反间小计,就挑拨了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怀疑和疏远范增,并拒绝采纳其正确建议,范增因此愤而出走,对比刘邦手下谋士如云,而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尚且不能用。可见孤性多疑所导致的用人不善,也是他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

4残暴成性
项羽入关以后,不但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而且还在咸阳城内大肆烧杀虏掠,使“秦民大失望”。项羽对人民犯下了这样强盗的行径,人民反过来又惩罚了他,在垓下之围出逃后阴陵迷路时,向一位老农问路却为老农所骗,误入绝路而被汉军赶上。可悲的是他至死也未能醒悟,自刎之前还是认为:“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细细品位项羽的性格: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凡事智在勇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领袖气质。着眼于项羽的大志,他的悲剧在终其一生,他似乎都无意改变他的性格缺陷;着眼于项羽的性格,他的悲剧在于他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气度。 性格弱点贯穿了他一生的始终,决定了他的 生失败。

参考资料:http://xycq.moddiy.com/forum/archiver/tid-1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