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在商周至春秋时期在书写上有什么变化

金文在商周至春秋时期在书写上有什么变化

金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 (前221年~219年)。

商朝金文

纵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铜器,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初时只有寥寥数字,及至周初,已达千二百余字。商末铸有金文之青铜器日多,然所述仍十分简略,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至商亡时,方有文章出现,然其时最长之文,仍仅有四十余字。

西周金文

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渐兴,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记述。

东周金文

自平王东迁以降,铁器渐见,钟等青铜乐亦渐多,且亦能铸文于青铜器外侧,故金文所录,已非如当初般,只为王公大臣之事,战功、音阶等,皆有铸录。此时金文被广泛使用,堪称全盛时期。

秦汉金文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诏令书同文,并于四方立碑,所用之文字皆为小篆,且不再刻铭文于钟鼎之上,由是金文渐衰。及至汉代,民间多铸铭文于铁器之上,青铜之器,不复使用,金文自是不见于史。

扩展资料:

金文的起源传说: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

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1987年公布的新说法则是:一向被认为出现于甲骨文之后的金文,实际上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钟多是乐器,鼎多为礼器。例如九鼎则为传国重器,王都所亿即鼎之所在。

故称定都为“定鼎”。铸刻上面的文字,多为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的阴文,有的是凸出的阳文。前者称为“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为“识”,是“记”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统称为“钟鼎款识”。以后书法“款识”或“款式”的名称即由此演化而来。

周继殷,统治天下达800年之久,所以金文的形体是随着时代而有所发展的。殷代的金文和甲骨文相似,因是金属铸成的字,所以笔画较甲骨文粗圆,形体也略较方正,行款一般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周初金文,从笔画到结字,都与殷商甲骨文,金文接近。

西周自昭王以后,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各个王政时期的代表作品。现以西周恭王(也有写成共王的)时期(公元前946一前935年)《墙盘》铭文为例,可看出西周中期金文特点。盘,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青铜器盥洗用具,上面多铸有铭丈。

《墙盘》铭文,1977年春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境内。铭分两段,前段称颂西周六世先王及时王的业绩,后段列史墙家史,铭为史墙手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8
首先东周就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在商代,国家相对统一,金文风格基本一致,只有因为时间变换带来的风格差异,而很少有地域带来的风格差异。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式微,列国崛起,各个国家的文字就出现了很大的地域差异,同一时间,周天子和秦楚燕赵地方列国的文字差别就很大。总体上讲,北方秦国晋国的文字还是基本与周天子保持一致,而南方如楚国的文字就差别很多,线条修长,装饰意味浓厚。
第2个回答  2016-05-25
1.殷商和西周早期
商之金文与西周早期金文的线条对甲骨文有明显的继承和改造的痕迹。前辈董作宾将甲骨文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其中第五期甲骨文已经可以表现丰满圆润的笔画,结体方圆兼施、严谨合度,章法整饬。这些甲骨文反映了贞人对“书法”审美意识的自觉性。陈振濂教授主编的《书法学》称书法审美意识的自觉产生于魏晋时期,是不客观的。为什么说只有写出了优美的行、草书才算自觉地追求书法美?商末贞人在线条和章法上的有意识追求应是书法审美自觉的萌芽。从这一时期极少量的甲骨、陶片、玉片上的朱书或墨书来看,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在使用毛笔之类的书写工具了。书写的线条具有方圆、粗细、轻重等变化,极大地丰富了线条的审美范畴,正如东汉书法家蔡邕说的“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一时期金文线条的丰富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留着商人线条方折、露锋、间用肥笔的特点,但有所收敛,显得柔和,线条粗细也不象商人那样悬殊。更多地发挥毛笔使转的特点,形成以曲、弧为主的线条集群,这是金文在线条形态上区别于甲骨文的重要特点。二是书写与熔铸的融合。这种融合的效果,不仅能表现毛笔书写的力度和运笔的轻重所产生的线型;还由于浇铸、墨拓以及长时期的腐蚀所形成的线条的凝炼、浑厚、圆润、斑驳的美,即所谓的“金石气”审美内涵由此确立。这在甲骨文中表现得并不充分。三是肥笔现象。商及西周早期金文有少数字的线条呈蝌蚪状,中间部分肥重。古文字学者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受氏族徽号装饰性的影响,是先人对线条丰富性的追求;有人认为是甲骨文线条的余韵;也有人认为是铸造工艺的要求,即增加模铸字中个别线条的厚度以防止翻铸时金属熔液对模铸的毁坏。这些肥笔丰富了线条,但书写时有“二次操作”之嫌,不利于篆引的势的确立,因此,到西周中期随着“篆引”的日趋成熟而逐渐消亡。近现代一些书家在书写大篆时巧妙地借鉴以丰富线条(如蒋维崧);个别书家揉合得不够好,显得生硬(如朱复戡);黄宾虹则将此形象整合得浑然无迹,得大自在。这一时期的金文以《利簋》、《大盂鼎》等为代表。
2.西周中期金文
西周中期金文逐渐脱离了商代和西周早期金文的风貌,象形和装饰意味也渐渐消失。线条已脱去早期金文的肥重之笔,转折处的折角几乎消失而变成了曲线,线型更加圆润而浑厚,曲线增强了线条的婉约感。因此,此时的金文更符合唐代孙过庭说的“篆尚婉而通”的特点,这类线条在势和韵两方面得以充分表现,“篆引”日趋成熟。这些线条与后来由篆引发展而来的“玉箸体”线条相比较具有一种天然朴素的美,正如安旗教授说的“此期圆浑的笔画和端整的结构,仍有自然天成之美,毫无后世俗媚之态”。此期金文代表作有《墙盘》、《大克鼎》、《小克鼎》、《卫簋》等。
3.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将这两个时期作为一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此时的金文都表现为在“篆引”大背景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篆引”在西周中期逐步确立,至此才得以发扬光大,出现了以西土秦系和长江流域楚系各具特色的两大阵营。秦系金文是“篆引”发展的主流,承西周金文之余绪,历《毛公鼎》、《散氏盘》等,至《石鼓文》得以登峰造极,臻于完美。这是三件相当重要的大篆作品,《毛公鼎》的线条书以圆润而富有质感,瘦劲和厚重、流畅和凝炼这些近乎于两极的审美范畴在该鼎铭文中得到了完善的统一,这是一个名家大师也未必能轻松驾驭的高境界。《散氏盘》的线条特征,一是与结体相协调而随意随势诘屈,二是突出一个“拙”字,在此背景下兼顾朴、实、劲等特色。该盘铭文随意而近乎不羁的审美意境与当今某些作者以草率表达随意是截然不同的。《石鼓文》自唐代在西秦原野被发现后受到广泛推崇。韩愈曾作《石鼓歌》赞之,对《石鼓文》的线条结体和意境作了诗意化的描写,如写线条形象和结体用“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写线条的质感用“金绳铁索锁纽壮”,写意境用了一个“密”字。他的描写说明《石鼓文》的线条是“篆引”成熟期的形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经李斯等一批书家实用性地改造秦系大篆发展成小篆,其线条被称为“玉箸”,整齐均匀,进一步规范化,线条的质感也就削弱了,正如孙过庭说的“古质而今妍”。楚系金文以长江流域各国为主形成的,包括楚、齐、邾、杞、薛等国。审美意境上,或恣肆横溢,或典雅整饬,或劲挺悠扬,没有秦系金文雍容大度的风范,却有一种萧散淡远的意趣。代表作如《楚中山王鼎铭》,用笔挺劲,布白整齐,工丽秀美无以复加。字中的长线条挺拔洒脱如中流砥柱;其环曲之线,婉约柔美。二者的强烈对比极能唤起人们的审美体验。这些长线和短曲线都无一另外地体现了“篆引”之形质,但在审美意境上,一是挺劲的气势,一是婉约的韵致。其中的主线条已具备“悬针”的形态,成为后世楷书竖画之雏形。楚系金文因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渐被废弃,但她的美一直令人难忘,唐代的瞿令问、当代的徐无闻都是学习楚系金文成为一代书家的。
第3个回答  2016-04-25
西周时期的一些铭文已经很成熟了 刚劲有力 布局整齐 到了春秋时期 书写上风格多变 一个字常有很多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