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犯罪心理学分析《沉默的羔羊》

1000字左右可加分

《沉默的羔羊》是那种只要看一眼就放不下的作品,该片疑云密布、悬念重重,牢牢地牵住了观众的鼻子使之非一口气看完不可。同时,该片在电影语言方面也做出了有益探索。笔者最欣赏影片里这样一个情节:女特工史达铃(朱迪福斯特饰)发现了变态杀人狂“水牛比尔”的重要线索,当她向上司汇报时,被告知上司已了解内情正率部奔赴现场抓捕真凶。这个时候,影片以交叉蒙太奇的方式穿插交待了同一时间三个不同空间里发生的事情。一方面,史达铃与同事继续就案情进行分析寻找蛛丝马迹;另一方面,史达铃的上司带领特工逐渐包围目的地;与此同时,水牛比尔也正在自己的老巢“寻欢作乐”。很快,这种交叉叙事变成了室内的水牛比尔和室外的特工们接近目标两组空间的直接切换,好莱坞制造紧张气氛的“最后一秒钟”经典模式被推向极致。室内的水牛比尔正要在人质身上作恶,特工们一步步靠近目标。在观众看来,一场翁中捉鳖的好戏即将上演。最终,特工人员按响了门铃。铃声大作。接下来的镜头是,听到铃声的水牛比尔赶忙穿衣走向门口。一开门,出现在门外的人竟然是史达铃!
镜头再切,特工们破门而入,他们闯进的是座空屋。正等着看关门打狗的观众大吃一惊。原来,事实是,只有史达铃一人根据线索找出水牛比尔藏身所在。在此之前,不同空间的穿插镜头使观众产生了一种水牛比尔陷入包围圈的错觉,以为当他打开门后冲进来的一定会是全副武装的特工人员,所以才会为孤身一人的史达铃突然出现而大感震惊。这是只有电影蒙太奇才能达到艺术效果。精心编排的不同空间组接镜头逐渐产生对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欺骗,把观众的导入误区,结果自然出乎观众意料。类似的情节还有汉尼拔博士突破牢笼摆脱警方严密监控一段。
观赏过程中,观众往往因结局的出人意料而失声尖叫。恐怖感的产生,并非由于血腥和暴力场面,而是因为观众不断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故事情节完全超乎想象,一个又一个危机不期而至。比如前面所提到的突袭水牛比尔老巢一段,当观众发现站在门口的并非武装到牙齿的特工人员而是孤身一人的女特工史达铃时,立刻为她的个人安危而紧张起来--因为水牛比尔无比凶残。
电影所产生的恐怖感应该是一种情绪和心理上的恐怖感,只有恐怖感真正在思想上产生震动和影响,才是最高境界,才能使观众有“审美愉悦”。
《沉默的羔羊》成功之处正在于其浓厚的电影意味。另外,在保持艺术观念探索创新的同时,影片的人物塑造也相当成功。汉尼拔博士原本是精神病分析医生,知识渊博,专家学者气质十分突出。作为一名高智商的罪犯,在他身上所显现出来的攻击性和危险性并非只是暴力行为,而是他那可以洞察一切的双眼和永远保持冷静的大脑!--所有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只要抓住机会,他就能为所欲为!正因为如此,这个人在监所受到了“最高礼遇”:他的囚笼安装了厚厚的玻璃,杜绝了一切与外界发生直接接触的可能;当他被转移时,要戴上特制的铁面具整个人被固定在特制的床架子上。上述措施均出于监方的惨痛教训。罪大恶极的汉尼拔博士之所以没有被处以极刑,主要原因就是,他所犯下的罪行实在太过骇人听闻,有关部门要对其反人性的一面加以详细研究。(难道其嗜食人肉的本性是一种“精神返祖现象”?)不过一直没有人能够走进汉尼拔博士的精神世界。反倒是他的精神魔力左右监所一切:他对同监犯人万斯低语了一个下午,万斯很快就自杀了。当在各科训练中成绩均为优秀的女特工史达铃出于案情需要找到汉尼拔博士时,见面不过几分钟,汉尼拔博士就看穿了她的出身、性格、思想。在接下来的几次接触中,汉尼拔博士不仅看出史达铃在工作压力下挣扎,还明确判断出她在日常生活中因常受到异性的目光骚扰而苦恼,并进一步推测一次童年经历所引发有关羔羊的恶梦一直困扰着她。
汉尼拔博士剖析他人心灵时那种手术刀般的锋利及锐不可挡,使两个人的位置发生了急剧变化,史达铃成为汉尼拔博士的精神分析对象,逐渐为其所控制。女特工史达铃此行目的在于请汉尼拔博士分析水牛比尔犯罪心理,以助警方查找线索早日破案。在汉尼拔博士点拨下,水牛比尔一案逐步解开迷雾,这一过程中,汉尼拔博士成为史达铃的精神导师,史达铃和他的同事们则成为汉尼博士拔实施越狱计划的筹码……汉尼拔博士这个人物之所以令人感到恐惧,就是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可以控制别人的力量。当这种可以控制别人的力量属于一个从事精神分析学的专业医生时,应该说是有益无害的,如果这种可以控制别人的力量属于一名反人性的嗜血狂魔,其危害性就不言而喻了。
汉尼拔博士这个人本来是有关部门的研究对象,可是他却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反过来研究那些想研究自己的人。他身上确实有一股神秘的魔力。有关部门正想利用他这总异乎寻常的能力协助破案。水牛比尔一案令警方一筹莫展,女特工史达铃把有关资料交给汉尼拔博士看后,他掂着手里的材料说了这样一句话:答案已在其中。言下之意,已将扑朔迷离的案情看得一清二楚。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汉尼拔博士推断出男犯水牛比尔出于变性心理专门绑架体型丰满的女性剥制人皮为自己裁剪外衣。通过汉尼拔的暗示,裁缝这个词植根于女特工史达铃潜意识中,她在关键时刻的一闪念间得到启发,抓住了侦破案件的重要一环。然而,史达铃并非最后的胜利者,在破案成功的庆功会上,刚刚受到表彰的史达铃接到了汉尼拔博士打来的电话,原来,汉尼拔博士早已利用为警方提供重要线索并被从监所转移之机成功逃脱!

《沉默的羔羊》的真正主角正是这个高智商罪犯汉尼拔博士。《沉默的羔羊》因此成为一部引人深思之作。这部影片吸引观众的地方就在于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洞察以及所得出的结论,潜意识和变态心理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女特工史达铃所具有的强烈职业心,源于童年时因拯救待宰羔羊失败而产生的救赎意识的内在驱使;水牛比尔杀人取皮,因为穿上女人皮可以给他带来变成女人的快感。汉尼拔博士闯进了史达铃和水牛比尔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的意识深层发现其真我。然而汉尼拔博士本人的精神世界和意识深层究竟怎样却是一个未解之谜。汉尼拔博士一直以凌驾众生之上的智者自居,把他人作为实验品。当史达铃问他:你察人入微,是否能同样对自己做一番分析?时,汉尼拔博士极恼火并且声称:曾经有人想研究我,我把他的肝脏就着酒和豆吃掉了!,没有人能了解他的精神世界,没有人能了解他为什么嗜血食人。这就给人造成了悬而难解的心理疑问,也是强烈的心灵震撼:到底,汉尼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正是影片的成功之处,每个人都需要去审视和思考自己和他人的矛盾性与莫测性。
总之,《沉默的羔羊》就是这样一部玄而又玄,又凸显心理呈视的影片,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的同时,也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沉默的羔羊》中的案例可以作为犯罪心理学的经典,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论断。
  首先,“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强调,“人的许多行为都是源于无意识过程,是受性本能驱使的”。剧中,水牛比尔之所以成为连环杀手,是因为身为男性的他,在心理上却是女性的,渴望能够真正地成为女性,其杀人行为是受到典型的性本能驱使。
  其次,“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也有助于分析汉尼拔的人格。“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对于汉尼拔而言,他人格中的“本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突出表现为离经叛道,无视法律;汉尼拔人格中的“自我”是指经过社会化、现实化的本能,表现为汉尼拔对于的医生身份的认同感,他的自我意识将美国社会视为医院,将他人视为病人,从他与女主角最初的对话中,应该能够明显感受到那是医生与病人的对话:)至于汉尼拔人格中的“超我”一面,表现为他试图将自己道德化的欲望与渴求,他希望能够救赎自己或者与自己类似的人。汉尼拔之所以对女主角心生好感,主要出于这种心理需求。因为,汉尼拔在交流中发现,女主角在心理和人格上与自己存在颇多的类似之处。例如,童年的不幸,心理的孤独感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等等。可以说,汉尼拔对于女主角的帮助,是他试图升华自我,救赎他人的心理反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04
这个千字打字也会累啊朋友,
《沉默的羔羊》我是看过几遍的,
非常经典,其中要特别注意汉尼拔教授说的话,

野牛比尔的变态逻辑常人无法理解,
但同为变态的汉尼拔教授能理解。

比尔不能变性,
不能追求和异性完美合体的欢乐,
因此深度变态为,
寄希望于获得年轻女子的皮来实现合一。

比尔的骷髅飞蛾象征死亡,
也象征死亡带来的蜕变,
是比尔被扭曲的对美的追求,
对进步的追求对光明的渴望……

以下是附带的情节简介:
克拉丽丝是联邦调查局的见习特工。她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一系列的命案,凶手是一名专剥女性的皮的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迄今为止,受害的女性已达5人。克拉丽丝的任务是去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访问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同他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此获取罪犯的心理行为资料来帮助破案。 汉尼拔被关在地牢里,他是一位智商极高、思维敏捷但高度变态的中年男子,并且是个食人狂魔,他要求克拉丽丝说出个人经历供自己分析以换取他的协助。虽然克拉丽丝的思维能力完全不是博士的对手,但她却表现出了值得称赞的勇气和诚挚,事实也证明克拉丽丝找对人了。 不久,警方又发现了一具女尸。克拉丽丝通过尸体线索:其一,死者背部被剥去了两块菱形的皮;其二,死者喉咙里有个小手指大的虫茧。据昆虫专家分析,这是源于亚洲的一种蛾,被称为“地狱昆虫”。沉默的羔羊剧照(20张)又有一位女子被绑架了,这一次是参议员的女儿。克拉丽丝向博士求助,她给博士开出参议员承诺的如果她女儿获救的话汉尼拔可以获着的好处,克拉丽丝拿出自己的故事和汉尼拔“交换信息”,她小时候父亲因公殉职后她被送到远方亲戚家,在那个农场度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某个原因逃跑了,博士提示克拉丽丝,蛾的特征是变,由虫变成蛹,又由蛹变成蛾,“野牛比尔”也想变,由于童年时遭到过继母的虐待,疑犯自小心理就发生扭曲,他希望通过变形解决,应该去过三家最大型的变性手术中心,然后都遭到拒绝遭到了拒绝……他们的谈话被主治医生奇顿窃听去,他想抢头功,在克拉丽丝走后就对汉尼拔进行审讯,捅破克拉丽丝的谎言,参议员从没给过什么承诺,然后给他开出新的条件,如果说出疑犯的底细,就把他换到田纳西州的一个监狱,博士提出要求在参议员面前说出人名,还乘医生不注意拿走他的笔。 后来博士被转移到另一家监狱,途中在机场和参议员的会面说出一个人名。克拉丽丝研究一下发现这是个假名,于是去到博士的牢房,通过“交换信息”,汉尼拔了解到克拉丽丝为什么逃离农场的原因,因为在一个清晨被羔羊在屠戮是发出的尖叫惊醒,她想去放走羔羊,它们却一动不动,她抱起一只羊跑了,但是那只羊太重了,最后她还是被警察拦住带回农场,然后她就被送去孤儿院,在孤儿院度过童年的余下时光。那个羔羊惨叫的噩梦也一直萦绕在她左右.......可正当她要求博士说出真的凶手的名字时,奇顿带卫兵赶来把克拉丽丝架走了。不久,博士利用奇顿丢下的圆珠笔的金属丝打开了手镣,杀死了卫兵,用一个妙招逃之夭夭。克拉丽丝一个人继续寻找线索,研究出凶手目标针对身材较胖的女子,是为了把被害者饿得皮肤松弛之后才杀死,然后用她们的皮做衣服。另一方面,虽然博士给了假人名,但是对疑犯的描述却是正确的,FBI把对象锁定在一个叫詹姆·伽姆的人身上,因为他曾在海关提过一箱来自苏里南的活毛虫,还去过变性中心。 FBI去往疑犯的住所抓捕扑了个空。克拉丽丝沿着线索前行不慎进了“野牛比尔”的现在住处,她和疑犯在阴森的地下室里发生了激烈较量,最后克拉丽丝击毙了詹姆,救出了参议员的女儿。“野牛比尔”被击毙了。在庆功会上,克拉丽丝接到了汉尼拔博士的电话,博士说他不会去找她麻烦,他有新的目标,电话挂断后,镜头指向奇顿医生,汉尼拔戴上帽子,无声地进入人流,寻找他的猎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