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30年代中国有一只足球铁军,曾横扫亚洲,大战欧美,扬我国威。求详细报道

如题所述

看看70年前中国足球队的超强实力

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成为第一支亮相国际赛场的国家足球队。然而,这支“中国足球第一队”的奥运之行却充满艰辛,差点儿因5万元而难以成行……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实力

让日本20年难抬头的“中国铁军”

1936年,中国足球队抵达柏林之前,被人称为“中国铁军”,是一支让欧美足球强国摸不透底细的“神秘之师”。神在何处?还得从1913年谈起。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即亚运会前身)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这是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最终获得亚军。从此,中国足球在亚洲鲜遇对手。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除第一届获得亚军,21年间,中国队连获9届足球冠军。

如今,中国足球逢韩国不胜,遇日本必败,常被人讽刺为患了“恐韩症”、“恐日症”。可在当时的远东运动会,每逢中国足球队与日本队交战,动辄打出5比1,4比0的大比分,让日本足球颜面尽失,只得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朝鲜的足球运动并不普及,也很少有机会参加远东运动会。

有一年,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队5比0大胜日本队获得冠军,上海报纸赞叹道:“中国足球铁军之誉,益行蜚声中外。”随后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中国队5比1战胜日本队再次获得冠军。为此,日本报纸的号外标题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从此,“中国铁军”的赞誉不胫而走。

10届比赛,9次冠军,以这样的成就出征奥运会,自然让欧美强国不敢怠慢。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组队

对足球一窍不通的教练

尽管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无敌手,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与世界强队接触,此番能远征柏林,自然令国人极为重视。另外,在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各类运动项目中,大家一致公认,唯有足球队尚能一搏,所以,当时的体育主管部门对足球队的选拔工作非常重视,“凡我中华足球选手,务求网罗无遗,以期组成一个全国精华荟萃的劲旅”。

为此,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特地成立了足球选拔委员会,考察全国各地的顶尖足球选手。经过3个月的选拔,1936年4月,中国足球队22人名单正式公布。值得一提的是,“亚洲球王”李惠堂、香港歌星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名列其中。

不过,球队中不乏滥竽充数者,担任教练的颜成坤对足球一窍不通,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球迷而已,但他挖空心思,想借担任教练之机出国游览。最后,凭借着南华体育会主席、香港中华巴士公司经理的双重职务,既有财又有势,他如愿谋得这个事关全队胜败命运的职位。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训练

60天转战东南亚只为筹集5万元

正当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到柏林与欧美列强一比高低时,坏消息接踵而至,赴柏林参赛,整个奥运代表团需法币(当时的货币名称)22万元,而国民政府表示,财政困难,无法支付。4年前,正因为国民政府“袖手旁观”,导致举国愤怒。若非张学良将军慷慨解囊,刘长春也难以“单刀赴会”洛杉矶。如今,张学良将军已是有心无力。难道向国际奥委会申请经济援助?岂不是丢泱泱大国之脸面!

为解燃眉之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所有工作人员集体出动,分别向国民政府中央各院部、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寻求支持。经过一番在全国从上到下、铺天盖地式的“化缘行动”,共筹集资金17万元,但仍缺5万元。又是一番紧急讨论,注定了中国足球队的第一次走向世界之旅多灾多难。协进会决定,足球队自筹资金,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以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于是,在国内被人顶礼膜拜的足球偶像们摇身一变,成了闯荡江湖、卖艺谋生的“戏班子”。

1936年5月,中国足球队从上海出发,转战越南、印尼、缅甸、印度等国,在两个月的27场比赛中,24胜3平,使“中国铁军”名声远扬。不少当地华侨甚至焚香拜佛,欢迎中国队的到来。

不过,当球场上威风八面的球员们脱下战袍后,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咀嚼。为了节约经费,在两个月的旅途中,乘船时,大家选择最低等的舱位,住宿则找最便宜的旅馆里最便宜的房间,有时,全体队员共住一间大统间,若床位不够,还需打地铺。吃饭,则是自己买菜,自己下厨,不知“下馆子”是何滋味。

到达“卖艺地点”后,大家不是担心强队不与中国队比赛,就是害怕天公不作美,导致雨天无法比赛,因为这样都难以吸引大量观众,减少门票收入。更滑稽的是,为了防止当地主办单位从中作弊,比赛时,替补球员都要到赛场的各个入口处“监票”。当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获胜一方可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所以,主力队员一场不落地把27场比赛踢完,即使有伤病或体力难支,也要咬牙坚持。

整个东南亚之旅,足球队共获得近20万港币的收入。到达印度的孟买后,足球队给因经费短缺而滞留国内的奥运会代表团汇去5万元,解决了整个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经费问题。双方在孟买会合后,一起前往柏林。

60天,27场比赛,只为5万元法币,不知今天的中国足球大腕儿们会作何感想。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赛况

仅踢了半场好球0比2告负英国

当时的奥运会足球赛制与今天不同,并非先踢小组赛,再踢八强赛进而四强赛,而是一开始就直接抽签踢淘汰赛,若首场告负便打道回府。一路历尽磨难,中国队偏偏“否极泰不来”,首场便对阵英国队。英国队是什么来头?当时的“足球鼻祖”、“足球王国”,俨然今日世界足坛之巴西队。不过,英国人的情报工作做得好,中国队东南亚之行的骄人战绩,他们早有耳闻,李惠堂的名声,也早已传至英伦三岛,所以,英国队也怵中国队。为此,英国王室特地给英国足球队发来专电以资鼓励。

就在比赛开始前一天的下午,捷克队的英国籍教练在训练场遇到中国队后,极其蔑视地问道:“你们中国人还是每天拖着大辫子抽大烟吗?我觉得你们会输给英国队6个球。”

1936年8月6日,将永远载入中国足球史。这天下午5点半,中国队第一次亮相世界赛场,与英国队在柏林康姆逊球场狭路相逢。当时的比赛观众多达万人。不过,他们都是冲着世界劲旅英国队来的。比赛一开始,早已洞悉中国队虚实的英国队便严密看防李惠堂,使其纵有绝技也难以施展。上半场,中国队攻势凌厉,一次下底传中后的破门,可惜被裁判吹为越位。

两队以0比0结束上半场后,中场休息时,在场的西方记者纷纷在广播中感叹,中国队出人意料,不同凡响。下半场,双方易地再战,由于在东南亚连续征战,再加上抵达柏林后舟车劳顿,中国队逐渐体力不支,最终以0比2告负,就此结束了中国足球在世界赛场的“首演”。

赛后,大家纷纷叹息,若不首战英国队,不至于过早淘汰。

中国足球第一队之余音

虽败犹荣阿森纳力邀李惠堂加盟

尽管输给英国队,但英国人心知肚明,要不是中国人一路奔波而得不到正规训练,最终结果还很难说,虽然中国人体力不支,但脚下技术、战术素养丝毫不弱。赛后,中国队的表现引起欧洲各足球强国的关注,英国报纸也对中国队评价极高,于是,欧洲各国邀请中国队前去比赛的电报接连飞来。

在法国巴黎,中国队战平法国职业联赛中的强队巴黎红星队,李惠堂技惊四座。赛后的晚宴上,红星队的总经理拿着工作合同直接找到李惠堂,让他留在巴黎,并许以优厚待遇。当时,国际奥委会禁止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李惠堂一口回绝道:“我还要继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在英国伦敦,中国队战平英国职业联赛冠军球队哥灵顿队,再度折服“足球王国”。观战的英国阿森纳队主教练特地赶到球场边赞扬中国球员,“你们的球艺不错,要是体力好,阿森纳队必拜下风。”随后,他指着李惠堂,惋惜地说道:“要是你再年轻10岁就好了,我一定把你留在阿森纳队,无论如何也不让你回中国。”

http://6499169.blog.hexun.com/14113609_d.html

参考资料:http://6499169.blog.hexun.com/14113609_d.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9
1936年8月1日,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100多人的代表团参赛。在预赛阶段时,符保卢闯进了撑竿跳的决赛,为中国人争了口气,而舒鸿更是代表中国人第一次执法篮球比赛的决赛,使中国人在这届比赛中彻底抛弃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是,最令人注目的当属由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容启兆作领队、李惠堂担任中国足球队队长的中国足球队。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当“亚洲球王”李惠堂作为中国足球队队长,想要带着谭江柏、孙锦顺、冯景祥、李天生及包家平等众足球名将去参加奥运会时,资金成了阻碍他们的一大障碍。

1936年时,中国正濒于抗日战争边缘,国民政府的资助迟迟不发,为此,李惠堂他们只得先向印尼华侨借钱,然后乘法国邮船经西贡、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到达印度孟买,历时两个多月。

在这两个多月中,他们每到一处,就与当地举办一些足球赛,以挣得一些收入来做旅行经费。为了多挣钱,足球队员们克服一切困难,力争场场赢。就这样,他们先后踢了24场球,其中胜21场、平3场的骄人战绩,让当地华侨们欢欣鼓舞,也使当地人对中国足球队刮目相看,苏门答腊的一个君王甚至要求中国运动员担任他们的教练。

中国足球队转战六个国家,共赢得二十多万元港币的收入。但是,随后国民党政府却派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代表周家琪来向足球队要钱。这一行为让足球队的很多队员十分气愤,但为顾及那些因没有旅费而滞留上海的中国体育代表队,几次讨论后,足球队给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汇去十多万元港币。之后,他们在孟买与中国代表队会合,前去柏林。

1936年7月20日,代表团抵达柏林。但遗憾的是,由于足球队转战东南亚各个国家,队员体力严重透支,在中国对英国的首次抽签比赛中,足球队以02负于英国队。但对于中国同英国的这场比赛,欧洲各地报纸给予了中国足球队一致好评,认为其水平已不亚于欧洲各国,所差的只是体力不如人。

在奥运会上遭淘汰后,中国足球队又访问了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及英国,进行了9场友谊赛。在第一场对德国法兰克福联队的比赛中,中国足球队在3:0领先的情况下,终以连输8个球而告负。赛后,当德国法兰克福联队得知中国足球队竟没有教练时,非常惊讶地说:“你们没有教练,怎能踢得那么好?你们中国人真聪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足球队与英国业余足球冠军队依士林顿队的比赛。当时,依士林顿业余足球会秘书长的女儿在柏林的奥运会上看了那场比赛,认为虽然中国队以0:2输了,但其水平非常值得邀请。随后,依士林顿业余足球会秘书长亲自来到法国观看比赛。当时那场比赛中国足球队2:2与法国足球队踢平,其中的一个凌空球,不仅使法国的足球守门员目瞪口呆,也让依士林顿业余足球会秘书长下定了决心,邀请中国队去英国。

到达英国后,中国足球队进行了两场比赛,第一场是对依士林顿队。这个队有4名英国职业球队队员,但中国足球队与依士林顿队2:2踢平。第二场是对水晶足球队,中国足球队以1:3告负。事后,英国报纸评论说:“中国足球队踢得很出色。”

中国足球队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英国媒体在头版刊登报道,在中国足球队离开伦敦回国前,依士林顿球队设宴欢送他们,伦敦市长及中国大使都出席了宴会。这支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足球队,虽然没有在奥运会上取得奖牌,但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也成为中国足球史上辉煌的一笔。
第2个回答  2008-08-19
1936年8月1日,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100多人的代表团参赛。在预赛阶段时,符保卢闯进了撑竿跳的决赛,为中国人争了口气,而舒鸿更是代表中国人第一次执法篮球比赛的决赛,使中国人在这届比赛中彻底抛弃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是,最令人注目的当属由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容启兆作领队、李惠堂担任中国足球队队长的中国足球队。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当“亚洲球王”李惠堂作为中国足球队队长,想要带着谭江柏、孙锦顺、冯景祥、李天生及包家平等众足球名将去参加奥运会时,资金成了阻碍他们的一大障碍。

1936年时,中国正濒于抗日战争边缘,国民政府的资助迟迟不发,为此,李惠堂他们只得先向印尼华侨借钱,然后乘法国邮船经西贡、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到达印度孟买,历时两个多月。

在这两个多月中,他们每到一处,就与当地举办一些足球赛,以挣得一些收入来做旅行经费。为了多挣钱,足球队员们克服一切困难,力争场场赢。就这样,他们先后踢了24场球,其中胜21场、平3场的骄人战绩,让当地华侨们欢欣鼓舞,也使当地人对中国足球队刮目相看,苏门答腊的一个君王甚至要求中国运动员担任他们的教练。

中国足球队转战六个国家,共赢得二十多万元港币的收入。但是,随后国民党政府却派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代表周家琪来向足球队要钱。这一行为让足球队的很多队员十分气愤,但为顾及那些因没有旅费而滞留上海的中国体育代表队,几次讨论后,足球队给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汇去十多万元港币。之后,他们在孟买与中国代表队会合,前去柏林。

1936年7月20日,代表团抵达柏林。但遗憾的是,由于足球队转战东南亚各个国家,队员体力严重透支,在中国对英国的首次抽签比赛中,足球队以02负于英国队。但对于中国同英国的这场比赛,欧洲各地报纸给予了中国足球队一致好评,认为其水平已不亚于欧洲各国,所差的只是体力不如人。

在奥运会上遭淘汰后,中国足球队又访问了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及英国,进行了9场友谊赛。在第一场对德国法兰克福联队的比赛中,中国足球队在30领先的情况下,终以连输8个球而告负。赛后,当德国法兰克福联队得知中国足球队竟没有教练时,非常惊讶地说:“你们没有教练,怎能踢得那么好?你们中国人真聪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足球队与英国业余足球冠军队依士林顿队的比赛。当时,依士林顿业余足球会秘书长的女儿在柏林的奥运会上看了那场比赛,认为虽然中国队以02输了,但其水平非常值得邀请。随后,依士林顿业余足球会秘书长亲自来到法国观看比赛。当时那场比赛中国足球队22与法国足球队踢平,其中的一个凌空球,不仅使法国的足球守门员目瞪口呆,也让依士林顿业余足球会秘书长下定了决心,邀请中国队去英国。

到达英国后,中国足球队进行了两场比赛,第一场是对依士林顿队。这个队有4名英国职业球队队员,但中国足球队与依士林顿队22踢平。第二场是对水晶足球队,中国足球队以13告负。事后,英国报纸评论说:“中国足球队踢得很出色。”

中国足球队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英国媒体在头版刊登报道,在中国足球队离开伦敦回国前,依士林顿球队设宴欢送他们,伦敦市长及中国大使都出席了宴会。这支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足球队,虽然没有在奥运会上取得奖牌,但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也成为中国足球史上辉煌的一笔。

那时中国的“梦之队”。
第3个回答  2008-08-19
现在的国足说得不夸张一点就是一群垃圾,根本就是来骗吃骗喝的,中国还让他们出场,这都是些什么人啊!还是哥几个披件球衣上吧~~~~中国的足球,要是真靠了他们就完蛋了!
第4个回答  2008-08-19
你说的应该是李惠堂那批,确实是远东地区第一,曾经连战连胜,30年代中国参加奥运会都靠足球队比赛挣钱养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