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水稳碎石如何施工

如题所述

5.3路面基层施工方法5.3.1材料要求施工时,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原材料质量要求,选定材料源,由工地实验室严格控制进料,进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同时对每种配合比准备100米长的试验路段。铺筑试验路段前14天,将选定的施工配合比和拟定的施工方案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确定具体的施工配合比、施工方案及松铺系数等。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好混合料的质量,确保压实度、强度满足要求。摊铺过程中,精确控制高程、厚度和平度等一系列技术指标,为铺筑沥青面层打好基础。所用材料均按以下要求控制:5.3.2.1水泥⑴选用符合要求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且初凝时间在3h以上和终凝时间在6h以上。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⑵水泥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严禁受潮。5.3.2.2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压碎值不大于3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碎石集料的颗粒组成符合交通部《招标文件范本》(1999年版)规范中表304-1的要求。5.3.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5.3.3.1施工准备恢复中线,测量边桩,对土路基(或碎石土)压实度、高程、宽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指标重新测量校核,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5.3.3.2测量放线根据恢复的中线及测量出的边桩设置摊铺机行走控制拉线,固定桩采用钢钎,拉线采用钢丝绳,每段拉线距离不得超过200米,桩位直线段为10米,曲线段为5米,拉线要圆滑直顺,并用紧线器施加100kg以上的力拉紧,高程、线位经检验合格后准备摊铺。为防止摊铺过程中人为扰动或碰撞,随摊铺机的摊铺随时对线位进行复测,随时校正,严防差错,保证拉线精度。5.3.3.3拌和全部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施工时,提前对拌和机进行精确标定,产量为300T/H,拌和时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各种材料的添加通过拌和机的高精度衡重动态称精确控制,加水量由试验得出的最佳含水量、现场湿度确定。一般情况下,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1%—2%。对拌出的混合料按频率取样,检验其水泥剂量、级配组成、含水量、强度等指标。并随时检查拌和的均匀性。5.3.3.4运输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至铺筑现场,运输全部采用重型自卸卡车,当气温较高、运距较远时,进行覆盖防止水分过分损失。5.3.3.5摊铺首先清扫洒水保证土路基(或碎石土)湿润,在不能避免接缝的施工段,接缝时必须保证已施工的结构层截面垂直密实,并在该截面刷一层水泥净浆,严禁斜接。严格按照设定的拉线位置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拉线不得受人为扰动,且产生的振动挠度要非常小。摊铺机依据拉线所确定的线形和高程连续、不间断、匀速行驶。摊铺过程中,摊铺机料仓内混合料不得少于料仓容积的2/3,严禁运料车碰撞摊铺机。派专人跟机测量,保证高程、厚度、平整度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搞好摊铺与拌和、运输的协调,尽量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集中时要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如中断超过2小时,设置横向接缝。5.3.3.6压实。根据经验,压实机械基本组合如下:初压:轻型压路机稳压;复压: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重型压路机静压;终压:胶轮压路机光面。具体碾压遍数由试验段确定,达到规定碾压遍数后,紧接着检测其压实度,达不到压实度要求时,及时进行补压。碾压过程中派专人用3m直尺进行跟踪测量,对平整度较差的点,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路面的两侧,适当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调头”和急刹车。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份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避免压实度或强度达不到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保证各工序紧密衔接,在混和料规定的延迟时间内(对水泥稳定粒料一般为2小时),完成所有碾压工序。 每天施工段结束的工作缝做成垂直平接缝,末端用方木作支撑,方木的厚度与混合料压实度相同。上下两层横向接缝位置至少错开1m以上。5.3.3.7养生及验收 均采用潮湿的草帘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材料予以覆盖养生,保持其表面在养护期限内始终湿润。养生期最短不得少于7天,且至上层结构层施工前,对该层表面进行覆盖、防止曝晒。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对施工机具严加管理,除洒水车外,其它车辆不得通行。养生期间,质检人员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