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凹面镜会把镜象缩小,凸面镜会把镜象放大?(我要具体答案)

如题所述

顾名思义,哈哈镜就是能照得人发笑的面镜。当你站在哈哈镜前,你的脸可能被照得扁圆,你的上身可能被照得细长,你的腿可能被照得粗短……活像个“丑八怪”。如果你再换一个位置你在镜中的像又会换一个模样。哈哈镜为什么会把人照出各种丑相呢?这是由其特殊的镜面成像造成的。哈哈镜的镜面不是平的,有的部分是凸镜,有的部分是凹镜。我们知道,凹镜的成像公式为,1/u+1/v=1/f(u为物距,v为像距,f为焦距),当物体在2f外,像成在f与2f之间,所成的像是比物体小的倒立实像;当物体在2f与f之间,像成在2f之外,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物体在f以内,则出现放大的、正立的虚像。离镜越近,像也越大,这正是人从镜中看到的像。凸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正立的虚像,离镜越远,像也越小。哈哈镜就是因为镜面各部分凸凹不同,因而所成的像有的被放大,有的被缩小造成的。比如当你对着一个上部是凹镜的哈哈镜时,你的头就会被放大,而且因为鼻子在脸部突出,离镜面更近,所以鼻子的像放大的倍数比脸上其他任何部分都大,结果就照出大鼻子。如果你对着一个上部是凸柱面镜的哈哈镜,因为镜子在竖直方向上并没有弯曲,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像与物长度相同,但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是凸镜,像是缩小的,因此,脸在镜中的像就变成细长的了。同样道理,如果用凹柱面镜照你的脸,你会看到一个短胖的脸。如果把镜面做成上凸下凹的,照出来的人就是头小身体大的了。镜面做成上凹下凸的,照出来的人就是头大身体小的。要是将镜面做成各部分凹凸不平的,照出的像就是歪七扭八的“丑八怪”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0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像永远在焦距内
第2个回答  2013-11-10
凸面镜,为散发光:凹面镜,为积聚光到一点。平面镜,为反射镜或折射镜。
凸面镜:车道旁的;近视镜;哈哈镜;放大镜。
凹面镜:老花镜;哈哈镜;自行车后面的反光灯。
平面镜:镜子;汽车前面两边的镜子;女生用的化妆镜(了解太多,呵呵)。
第3个回答  2013-11-10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则称为虚像。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像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凸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凹面镜主要对光线起反射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面镜是反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面镜是反射成像 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尊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尊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也可把平行光会聚,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凹透镜
两侧面均为球面或一侧是球面另一侧是平面的透明体,中间部分较薄,称为凹透镜。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其两面曲率中心之连线称为主轴,其中央之点O称为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无论来自何方均不折射。平行主轴之光束,照于凹透镜上折射后向四方发散,逆其发散方向的延长线,则均会于与光源同侧之一点F,其折射光线恰如从F点发出,此点称为虚焦点。在透镜两侧各有一个。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凹透镜的焦距,是指由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透镜的球面曲率半径越大其焦距越长,如为薄透镜,则其两侧之焦距相等。

对于薄凹透镜: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像于无穷远;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均指绝对值)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以外(指绝对值)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