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忙写下《爱的教育》中10个人物的主要事例?

稍微具体点的!

1.安利柯
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他在学习上勤奋地努力,在生活中诚挚而友善,观察生活细致又敏锐。他秉性纯朴、仁厚、天真、善良、极富同情心和进取心。
2.安利柯的父亲
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他对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刻的理解。他常常采取一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方式,让安利柯从日常生活点滴中体验到生活以外的愈多宝贵知识和人情,及时纠正安利柯错误的思想倾向,是安利柯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角色。
3.洛贝谛
舍己救人,从马车底下救出了一位小孩,但终身只得扶着拐杖行走,但同学们并没有因此嘲笑他。
4.代洛西
品学兼优的班长,家境富有,但他并不因此而瞧不起贫穷的孩子。他性格开朗活泼,同时为人和气,谦虚善良,对同学诚恳友爱。

5.泼来可西
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贫穷而懂事,学习十分用功。最初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他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通过努力,他后来获得过奖章,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改变了父亲。

6.涅利
身材瘦弱,一张苍白的小脸,常遭戏弄。他发愤图强,在友情的世界中坚强地站了起来。

7.卡隆
是艾里克班里个子最大的人,头大肩宽,笑起来很可爱,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因此,他特招人喜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对人友善,帮助被欺负的小同学,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所以“正直”、“勇敢”,成了同学们对他的称赞,他还是大家公认的最有教养的人。

8.克莱谛
一个心性愉快,乐观豁达的人。他很小便为家务不停忙碌,但从来没有怨言。他从不忘记学习,总是乐呵呵的,也很尊重朋友间的友情。

9.克洛西
野菜人家的孩子,父亲因犯案被囚,他一只手臂有残疾,性格懦弱自卑。是同学们的鼓励,让他重拾欢颜

10.安东尼奥
绰号“小石匠”,擅长模仿,喜欢扮鬼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1
1.我因为觉得母亲喜欢弟弟不喜欢我,对母亲说了非常失礼的话。父亲便给我回信,个人认为最感人的几句话是你将来年纪大了,尝遍了世人的辛苦,必然会几千次地回忆你的母亲来的。一分钟也好,但求能再听听母亲的声音,只一次也好,但求再在母亲的怀里作小儿样的哭泣:这样的时候必定会有的。那时,你忆起了对于亡母曾经给予种种苦痛的事来,不知要怎样地流后悔之泪呢!这不是可悲的事吗?你如果现在使母亲痛心,你将终生受良心的责备吧!
2.少年为了探查敌情结果中弹身亡了,当初军官问他要多少钱的时候,他却说你说我要多少钱吗?不要!我欢喜做这事。如果是敌人叫我,我哪里肯呢?为了国家才肯如此。
3我看到抱着疲弱苍白小孩的女乞丐,却假装没看见,直接走掉了,父亲教育我要懂得施舍与奉献
4.华梯尼及华梯尼的父亲,在街上散步,华梯尼看到一个孩子便向他炫耀自己的靴子和衣服,结果那孩子却是盲人,华梯尼了解以后一路都没有说话
5,“小石匠”到家里来访过我们。可他身上都是灰尘,做过的椅子我要去擦,却被父亲阻止,告诉我要爱她,不光是因为同学,他更是一个劳动者的儿子
6.卡洛斐用雪球砸伤了老人,而卡隆却拉着他让他像老人道歉,老人最终原谅了他,父亲希望我遇到这种情况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7卡洛斐和我们一起探望受伤的老人,也将自己最喜爱的邮票簿送给了他拿来当做报答原有之恩的礼品了。
剩下的我等下继续,能不能不要选两个做最佳答案,因为这都是我辛苦总结的,我不希望人家光靠一个复制黏贴就让我这么多心血白费
第2个回答  2014-03-01
《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爱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良书,是为人父母者,为人是师长者,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务必一读的经典。

为什么全世界不管看过或没有看过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

为什么这本书就像所有不知名的圆舞曲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写道:“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成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妇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时为人父为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

因为我们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而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所施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也许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有受了冷落的感觉: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男的。这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第3个回答  2021-01-10
卡罗纳、思利科科、小泥瓦匠、安利柯、罗伯谛
第4个回答  2023-11-26
lack来来来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