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如题所述

劳动价值论的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一价值一价格:旨在确立生成规定上的对象运动的连续性假说。这导致马克思把价格归结于价值,把价值归结于劳动。这样就从经济形态的全领域中把握了生产和分配,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形态”的发生。

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 

马克思以他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本立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市场经济活动,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坚持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观点,并用它去分析价值的客观形态和主观形态。它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社会关系、客观利益和需要、现实能力等及其历史条件在内,是客观的。

这种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而人们社会意识,包括人们的愿望、兴趣、态度等等在内,是主观的,这种主观性表现为对价值认识和和评价的主观性。

对价值的客观形态和主观形态,必须按照唯物主义的方式加以考察,才能够奠定价值论研究的科学性基础,而避免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等否定性倾向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9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起源和形成论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和作用,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当前的历史条件阐明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新的认识,指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就是要尊重客观实际,摒弃传统观念和传统理论,确立起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劳动价值论发轫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但这一理论内在所具有的革命性因素,使得它还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就已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迫不及待地以生产要素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等价值、价格理论替代了。这样,这一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杰出人物所栽下的绿树,便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浇灌成长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大优点和特点,是以商品理论为基础,通过揭示商品内在矛盾及其运动,揭示出价值的本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济运行规律的一把尺子。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阐述,使马克思能够创立起剩余价值理论。而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形成,被恩格斯评价为马克思的两大理论贡献。剩余价值理论的一大革命性作用,就是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科学论证,为人们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证明了作为一个阶级整体而存在的资产阶级的不合理性及历史过渡性,并由此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以及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15
内容: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理论的揭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马克思揭示的价值的本质来看: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
第二,从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
第三,从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劳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直接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仅仅是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第四,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第五,从价值的展示形式来看: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利润(包括商业利润、银行利润等)、利息、地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其来源都是雇佣工人的的剩余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