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和虎有什么成语

如题所述

龙和虎的成语很多,这里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藏龙卧虎
【拼音】:cáng lóng wò hǔ

【解释】: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示例】:在中州地面,四通八达,乃是~之地,英雄荟萃之区,非同小地方可比。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
【近义词】:潜龙伏虎

【反义词】:野无遗才、藏污纳垢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有不平常的人

虎踞龙盘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示例】:~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近义词】:龙盘虎踞
【语法】:作主语、宾语;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龙潭虎穴
【拼音】:lóng tán hǔ xué

【解释】: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

【示例】:你父亲因他不是个诗书礼乐之门,一面推辞,便要离了这~。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近义词】:悬崖峭壁、刀山火海

【反义词】:洞天福地、鱼米之乡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龙争虎斗
【拼音】:lóng zhēng hǔ dòu
【解释】: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示例】: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都是俺鸾交凤友。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近义词】:鹿死谁手、明争暗斗、钩心斗角
【反义词】:团结友爱、和平共处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斗争激烈

生龙活虎
【拼音】:shēng lóng huó hǔ

【解释】:有生气的龙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四十五:“不然,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示例】: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一般,杀入阵去。 ★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
【近义词】:生气勃勃、龙腾虎跃

【反义词】:老气横秋、死气沉沉
【语法】:作定语、状语、补语;指充满活力

降龙伏虎
【拼音】:xiáng lóng fú hǔ

【解释】: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出处】: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示例】:~似平常,斩将封为斗木豸。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
【近义词】:所向无敌、战无不胜
【反义词】:唯唯诺诺

【歇后语】:上山入海全无敌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本事大

龙腾虎啸
【拼音】:lóng téng hǔ xiào
【解释】:声势壮盛的样子。

【出处】:明·陈子龙《望下邳作七言古》:“龙腾虎啸势莫当,谁知芒砀云飞扬?”
【示例】:旌旗招展,围场横开,~,不足比其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
【近义词】:龙骧虎啸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气势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8
龙和虎有什么成语 :
龙潭虎穴、
降龙伏虎、
卧虎藏龙、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
人中龙虎、
龙行虎变、
擒龙捉虎、
龙江虎浪、
龙威虎振、
龙跃虎卧、
龙精虎猛、
龙斗虎争、
蟠龙踞虎、
龙吟虎啸、
龙拿虎跳、
乔龙画虎、
龙虎风云、
前怕龙,后怕虎、
风从虎,云从龙、
酒虎诗龙、
龙潭虎窟、
龙驰虎骤、
虎变龙蒸、
龙拿虎掷、
虎略龙韬、
虎跃龙骧、
龙睁虎眼、
龙化虎变
龙幡虎纛、
潜龙伏虎、
云从龙,风从虎、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龙腾虎踞、
龙骧虎峙、
龙骧虎视、
绣虎雕龙、
如龙似虎、
雕龙绣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