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再现“大头娃娃”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湖南郴州再现“大头娃娃”是因为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以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进行销售欺骗消费者,造成孩子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

2020年5月11日,湖南电视台《经视焦点》栏目报道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以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进行销售欺骗消费者”。

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从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先后购进“倍氨敏”法国进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体饮料)47件,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

郴州市多个儿童家长反映在服用倍氨敏“奶粉”后,儿童出现了湿疹、拍头、头骨畸形生长发育滞后的症状,后被医院诊断患佝偻病。

部分儿童因牛奶过敏,医嘱建议食用氨基酸奶粉。但家长在名为“爱婴坊”母婴店导购人员的的推销下,购买了名为倍氨敏的“奶粉”,家长表示并非没有质疑过倍氨敏包装上的“固体饮料”字样,但是店内导购人员向其表示“这是牛奶的另外一个简称”。

与真正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奶粉”)不同,固体饮料中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技术要求较低或者没有要求。

特医奶粉是通过食品技术调整奶粉成分,满足患有特殊疾病或者是特定医疗状况宝宝的营养需求。长期将固体饮料用于特殊医学用途,会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

扩展资料

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后续情况:

据永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永兴县已成立由永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对爱婴坊母婴店依法依规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同时,该县对购买食用“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的婴幼儿,安排县人民医院进行免费体检,对有症状的婴幼儿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并邀请营养专家指导辅助性治疗。

永兴县还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食品安全特别是婴幼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质量不合格、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全县食品安全秩序。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湖南郴州再现“大头娃娃” 推销员推荐固体饮料给宝宝食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4

5月11日,湖南电视台《经视焦点》栏目报道郴州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以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进行销售欺骗消费者”。记者从永兴县委宣传部获悉,永兴县当晚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组织专班开展调查。

此次事件之所以被爆出,是由于5名家长向永兴县市场监督部门投诉。自己的孩子在普通奶粉过敏的前提下,听信店员销售推荐,买了“倍氨敏”牌产品,当做婴儿奶粉给孩子吃。































































































































































































































































直到孩子出现皮肤湿疹,重复敲打自己脑袋等现象,家长才发现不对。去看医生后得知,孩子身体发育迟缓,患了佝偻病,脑袋变大——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头娃娃”。

与三聚氰胺事件不同,此次事件并非由假奶粉造成,影响范围不广,但对于每个受害家庭来说,造成的伤害都是无法挽回的,概率都是100%。

表面上,此次事件是由于商家非法宣传,将本属于固体饮料的“倍氨敏”产品,当成“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卖给那些对牛奶过敏的宝宝父母。罪名是“欺骗消费者”。

但俗话说得好,“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造成这次事件的雪花太多,在这里先说说其中的四个。

1、生产/进口商

“倍氨敏”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市面上也不止这一种打着婴儿食品旗号的“固体饮料”。打擦边球现象已经成为一些产品的惯例。我们从外包装上,可能根本找不出这些产品违法违规的地方。

比如“倍氨敏”这款产品,人家在外包装上标明了“蛋白固体饮料”字样。

但试问,食品做出来是给消费者吃的还是专业食品人吃的?明明就是饮料,非要把自己包装成奶粉的样子。自己的产品适合在什么情况下,给什么样的人吃,吃多少?应该明明白白标识出来。包装上“故意不说”难道比“故意说错”更清白吗?

报道中月薪2000的妈妈,一个月要花3000块钱给孩子买这种饮料喝。厂家到底挣得什么钱,自己心里没有数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一搜厂家的其它产品,虽然官网现在已经登录不上去了,但该厂其它产品在各大平台仍有销售,并且都是“固体饮料”。

2、宣传、广告

小编在网上搜索有关“倍氨敏”信息时,竟然发现了这样一条细思极恐的回答

也就是说,早在2017,网上就有人开始对“倍氨敏”进行着这种有误导性的宣传。还有下面这张图,是网上找到的一张“倍氨敏”宣传图,明明是一款饮料,硬把自己包装成仿佛给婴儿吃的高科技产品。竟然还打着“科普小知识”的旗号!?

大家可以试试随便在网页上搜索有关“母婴”、“婴儿”、“宝宝”有关的句子,弹出来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软广”、“使用心得”、“种草”信息充斥其间,真假难辨,可谓“大海捞针(真)”。

3、销售店铺

目前来看,销售的店铺应当负责。当有的家长看到包装上“固体饮料”字样并询问的时候,售货员竟然回答,“蛋白固体饮料就是牛奶的另外一个简称”。

……

蛋白固体饮料是食品类别中的一个分类,牛奶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这两个东西八竿子打不着,荒唐程度不亚于说“哈士奇是哮天犬的另外一个简称”……
但销售店铺作为对接消费者的最后一环,对误导消费者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销售话术是谁教给销售员的?为什么要如此宣传鱼目混珠?应该继续追查。

4、消费者

文中的消费者是孩子们的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和保护者。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面不能面面俱到。但这次悲剧确实本可以避免。

那些询问店员“固体饮料是什么”的家长,其实可以动手查一查“倍氨敏”外包装上标注的执行标准:GB/T 29602-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固体饮料》的内容,就会发现它根本不适合给孩子吃。

家长还可以将饮料的营养成分和家里奶粉的《营养成分表》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二者差的太多。

另外,我国实行配方奶粉注册制,凡是我国认可的正规奶粉,都可以在下方官方网站查询得到。http://tsspxx.gsxt.gov.cn/tyyp/tyindex.xhtml

只要输入“产品名称”或“产品注册号”都能查询到信息。一般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品注册号:国食注字YP********(8位数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产品注册号:国食注字TY********(8位数字)。

第2个回答  2020-05-13
是由于售货员和商家将饮料当奶粉的销售,导致很多孩子变成大头娃娃
第3个回答  2020-05-13
违规营销,虚假劝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