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

如题所述

家园主动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就说明了幼儿园应将家园共育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也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在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家园共育,赢得家长支持是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口碑。我们应把家长工作提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与家长建立着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家长,交流,家园合作家长,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是一个特殊而且庞大的群体。为什么说它特殊呢,是因为虽然我们幼儿园是面向幼儿,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单位,但是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如果少了家园共育这一步,那我们的工作将会很难开展,而且对幼儿的教育也将不能持续下去。家长群体的庞大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孩子最少有两个家长,有的甚至再加上祖父母等非直系亲属,所以也可看出家长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家长资源,那么不但幼儿的家园共育工作会做的很出色,而且也可以帮助老师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家长工作中的一点启示与反思,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一、微笑的魅力笑,是生命活力剂;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微笑是一个法力无边的“魔女”它可以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每天早晨在门口迎接时,多给孩子和家长一个微笑,会让孩子温暖一天,更会让家长放一百个心。早晨,当家长迎着阳光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师,听到老师与孩子亲切的问候,也许家长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开始,他们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像在家一样,他们放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园接孩子时,老师微笑着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穿衣服。”也许他的劳累立刻减轻了许多;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的说:“没关系的,您别着急!”这又怎能不让家长感动呢?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家长。不管是调皮的、还是乖巧的幼儿在家长的心中都是宝,对每位家长都应平等对待,不要让调皮的幼儿及家长感到自卑、无地自容,也不要让乖巧的幼儿及家长感到优越。家长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及面子思想,特别在与调皮幼儿家长交流时,千万不要损伤家长的面子及自尊。在带大班时班里有个调皮孩子良良有较多不良习惯,多次教育也不见好转。在一次放学时,我非常主动地叫住他爸爸,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把他今天做的坏事数落了一番:“良良今天又欺负旁边的小朋友了,上课时不认真听讲”……顿时,只见他爸爸在众家长面前脸红了,低着头,无耐地对着良良说:“你怎么办?你说怎么办?”最后,他们父子就这样郁闷地离开了幼儿园。我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在又一次放学时,我仍然主动地叫住了他爸爸,然后到教室与他单独交流。首先,我表态,我非常喜欢良良这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并一一指出良良在美术及语言等方面的进步,然后再客观地向他分析现状(即将升入小学),以及良良各种不良习惯。此时,良良爸爸也大方地表明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松懈,愿积极配合,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并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不要一味迁就、包办代替、溺爱),带着良良高兴地离开了幼儿园。三、利用家长半日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因为家长平时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所以每一个家长都很希望能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老师要经常给家长创造这样的机会。家长观摩或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可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及与伙伴交往的状况,特别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同时,家长在观摩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教师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技能。由于幼儿园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对幼儿的教育能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比较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相适应的方法,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实地学习,会有助于改善家长的教养行为。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节日联欢、开放日等,家长能看到孩子的在园情况并且最好能与幼儿一起学习娱乐的活动。这样一是使家长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方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二使家长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能体谅老师;三是增进老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亲密程度,更方便以后的家园合作。每次开展的家长半日活动我们两位老师都会积极、认真的准备,让家长看到我们平时工作中的最优秀的一面。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指导,第让家长参与教学亲临现场尝试,资源共享,发挥了家长参与教学的作用,也吸引更多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家长通过一堂课上下来觉得老师真不容易,嗓子都说干了,孩子太调皮,有的思想不集中不听话怎么办,选择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教具制作等等问题都很有专业性,值得学习。四、利用家园联系栏和幼儿评价指标与家长进行交流:家园联系栏是联系家园的纽带,是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桥梁。作为老师,有义务定期贴出关于幼儿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方便家长的学习。再就是定期贴出大家关心的话题,在家长会上可以与家长们共同讨论交流。另外,把老师个人的联系方式张贴出来也是信任家长,方便家长的一种方式。幼儿评价指标是实现家园联系的一种简便而又有效的形式,现在有些家长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与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评价指标就是最好的和家长的联系方式。幼儿评价指标灵活、方便传递信息,家长可从中经常得到孩子的进步、问题及幼儿园对家庭在配合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教师则可以从幼儿评价指标中获得幼儿园教育效果的反信息,了解幼儿园在家中的表现,得知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幼儿评价指标是教师与家长围绕孩子的发展与教育进行书面联系与交流的形式,因此所写内容要侧重反映幼儿的变化与新的情况;要围绕教育目标和近期的教育任务,结合孩子个体发展实际来写,家园不断的进行交流信息,相互配合促进幼儿的发展,时间长了幼儿评价指标就成了反映孩子发展的宝贵资料。 通过幼儿评价指标还可以发现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我们常在手册上,发现家长向老师所反馈的大都是孩子在知识技能上的进步问题,很少关注孩子性格、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可以为教师设法端正家长思想提供依据。 五、 掌握处理家园矛盾的小技巧所谓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矛盾,其主要焦点应当是聚集在孩子身上的,而每个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又是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孩子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时就要求老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古人云:因材施教,就是要求针对不同人的学习志趣,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这里就要求老师根据孩子的爱好特点另外还得顾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进行教育。首先当矛盾曝爆发时要保持镇静,任何激动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行为;其次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微笑,微笑能缓解人紧张的神经。并且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善。中国有句古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微笑是解决棘手问题的钥匙;第三点就是不要在矛盾爆发时指责对方的不是,人性的弱点就是不能容忍别人说自己错。尤其是在矛盾爆发的时候,或者一个人过于激动或者盛怒的时候。这时候人的是非判断力将大为下降,甚至出现明知是错也不肯改的情况,这种情况和无理取闹有点类似。在社会上对无理取闹者可以由保安甚至警察介入处理,但家园之间的矛盾只要不是十分的过激,最好还是在园内解决为好。不要指责对方的过错!聆听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方式,当你用微笑的眼神关注地看着对方,静静地听着对方的唠叼时,矛盾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所以聆听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家园矛盾的技巧。善后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交。打过了我们还得交往下去,孩子还得上幼儿园,家长每天还得接送。在这今后的很长的时间里如果家长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不对,那就没有必要再提这件事。如果家长当时虽然被你说服,但事后还是心存芥蒂,不能彻底地领会幼儿园的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意图。(这可以通过后期孩子的和家长的行为看出来,或者从交谈的语言中分析出来。)就应当通过家访书信或者以向家长求教的方式进行交流。争取我们的工作尽早地得到每位家长的支持!家长工作其实需要的是平时的积累,从一件件细小的事入手,无任什么样的家长,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的心来对待,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你让他明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他必定会支持你。参考文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期——12期《家园共育七大策略》《早期教育》教师版 - 肖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中心幼儿园 肖静梅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就说明了幼儿园应将家园共育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也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在幼教工作的重要性。而要搞好家园共育,首要的是教师和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和以往工作的经验,我把怎样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概括成十二个字:“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共同培育”。
所谓“一视同仁”即无论家长相貌、衣着或职业等如何不同,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家长,不分贵贱、不论亲疏。曾有这样一位家长,因为身体微有残疾,故每天接送孩子时总要避开教师和其它家长的视线,悄悄地把孩子推到教师手中或教室里转身就走。因而造成孩子的性格特别孤僻,不愿同小朋友或老师讲起爸爸、也不愿意同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又经常调皮捣蛋,试图引起教师的注意,对于这样的孩子我特别留心观察、照顾,对于这样的家长,我采取特别尊重的态度,主动与其交流消除隔阂。经过多次交谈、家访,不断努力,终于得到家长的信任,也逐步使孩子恢复了自信,不再捣蛋,成为班上的乖孩子,
教师的小帮手。可以说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在孩子的问题上,一般来说,家长都很重视,也能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但是,由于家长的性格以及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程度不同,于是教师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注意方式、方法。每次刚接到新班时,总会遇到一些“事儿多”的家长
,特别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对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很不放心,不是担心孩子冷了
或热了,就是担心孩子是否吃饱睡好、是否被人欺侮等等。遇到这种家长,我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工作在前,对孩子照顾得更细心,对孩子每天的活动及表现,如吃饭、喝水、入厕、睡眠、游戏等都做好详细纪录,离园时告诉家长;例如:梁晓洛小朋友的奶奶来接她时总是要先带她去厕所,我们告诉她小朋友每天离园前都是解过便的,但她说:“梁晓洛胆子小,在家都要她把着才解便,因而在幼儿园里不敢上厕所,她就和小朋友去转一圈又跑出来了”。于是,我们每天都牵着她的手,扶着她去解便。二是,真诚交流,对家长诸多要求,不抱怨、不厌烦,尽量满足,甚至主动将家中电话号码告诉家长。例如,威天化的几个家长
,入园时就先看幼儿午睡地方,为自己的孩子选一个好的床位,要求不在风扇下,不在门口,不在窗子下面等等,我们尽量的为他们安排,可过了几天家长又来要求调床位。说是有小朋友睡觉时蹬到了他的孩子,故我们又做了适当调整,并向家长交换意见,希望家长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要想想全班其它三十多个孩子,相信我们会照看好每一个孩子。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家长信任老师了,自然事就不多了。因此,与家长接触时要根据其性格特点区别对待,有的要直接了当开门见山,有的要温言细语娓娓道来,但无论怎样我都先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不足,主动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使家长感到我态度的诚恳,确实为了孩子的问题在想办法、定措施。
所谓“共同培育”是指教师与家长通过言语交流、书面交流、家园共育、开展活动、家访等多种形式,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达到共同教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这就象马拉车一样,几匹马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就比一匹马跑得更快、更省力,效果就更明显。比如,在美工创意活动时,我们经常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到学校,但是有的家长对活动的目的不了解,不够重视,认为那仅仅是收集“垃圾”,因此投入热情不高;有的没有与孩子合作直接将材料收集交给教师;有的图个方便直接上商场花钱买;有的甚至不交。遇到这些情况时,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创意活动的目的、方法、作用等,通过日常交流,家园共育栏,出示黑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进行反复宣传,使家长认同,真正的接纳和支持老师
。例如,我们开展创意游戏——理发店,孩子对理发店里有些什么人?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都不太清楚,因此我同班上一位开理发店的家长交流,得到她的支持,请她为小朋友讲一讲理发店该做什么?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她开的理发店去参观,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对如何开设理发店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很快进入了角色,将游戏中的角色扮得有声有色。
以“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共同培育”十二字方针指导行动,我很快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换来了家长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中心幼儿园 肖静梅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就说明了幼儿园应将家园共育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也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在幼教工作的重要性。而要搞好家园共育,首要的是教师和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和以往工作的经验,我把怎样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概括成十二个字:“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共同培育”。
所谓“一视同仁”即无论家长相貌、衣着或职业等如何不同,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家长,不分贵贱、不论亲疏。曾有这样一位家长,因为身体微有残疾,故每天接送孩子时总要避开教师和其它家长的视线,悄悄地把孩子推到教师手中或教室里转身就走。因而造成孩子的性格特别孤僻,不愿同小朋友或老师讲起爸爸、也不愿意同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又经常调皮捣蛋,试图引起教师的注意,对于这样的孩子我特别留心观察、照顾,对于这样的家长,我采取特别尊重的态度,主动与其交流消除隔阂。经过多次交谈、家访,不断努力,终于得到家长的信任,也逐步使孩子恢复了自信,不再捣蛋,成为班上的乖孩子,
教师的小帮手。可以说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在孩子的问题上,一般来说,家长都很重视,也能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但是,由于家长的性格以及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程度不同,于是教师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注意方式、方法。每次刚接到新班时,总会遇到一些“事儿多”的家长,特别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对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很不放心,不是担心孩子冷了或热了,就是担心孩子是否吃饱睡好、是否被人欺侮等等。遇到这种家长,我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工作在前,对孩子照顾得更细心,对孩子每天的活动及表现,如吃饭、喝水、入厕、睡眠、游戏等都做好详细纪录,离园时告诉家长;例如:梁晓洛小朋友的奶奶来接她时总是要先带她去厕所,我们告诉她小朋友每天离园前都是解过便的,但她说:“梁晓洛胆子小,在家都要她把着才解便,因而在
幼儿园里不敢上厕所,她就和小朋友去转一圈又跑出来了”。于是,我们每天都牵着她的手,扶着她去解便。二是,真诚交流,对家长诸多要求,不抱怨、不厌烦,尽量满足,甚至主动将家中电话号码告诉家长。例如,威天化的几个家长
,入园时就先看幼儿午睡地方,为自己的孩子选一个好的床位,要求不在风扇下,不在门口,不在窗子下面等等,我们尽量的为他们安排,可过了几天家长又来要求调床位。说是有小朋友睡觉时蹬到了他的孩子,故我们又做了适当调整,并向家长交换意见,希望家长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要想想全班其它三十多个孩子,相信我们会照看好每一个孩子。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家长信任老师了,自然事就不多了。因此,与家长接触时要根据其性格特点区别对待,有的要直接了当开门见山,有的要温言细语娓娓道来,但无论怎样我都先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不足,主动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使家长感到我态度的诚恳,确实为了孩子的问题在想办法、定措施。
所谓“共同培育”是指教师与家长通过言语交流、书面交流、家园共育、开展活动、家访等多种形式,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达到共同教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这就象马拉车一样,几匹马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就比一匹马跑得更快、更省力,效果就更明显。比如,在美工创意活动时,我们经常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到学校,但是有的家长对活动的目的不了解,不够重视,认为那仅仅是收集“垃圾”,因此投入热情不高;有的没有与孩子合作直接将材料收集交给教师;有的图个方便直接上商场花钱买;有的甚至不交。遇到这些情况时,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创意活动的目的、方法、作用等,通过日常交流,家园共育栏,出示黑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进行反复宣传,使家长认同,真正的接纳和支持老师
。例如,我们开展创意游戏——理发店,孩子对理发店里有些什么人?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都不太清楚,因此我同班上一位开理发店的家长交流,得到她的支持,请她为小朋友讲一讲理发店该做什么?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她开的理发店去参观,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对如何开设理发店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很快进入了角色,将游戏中的角色扮得有声有色。
以“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共同培育”十二字方针指导行动,我很快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换来了家长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到:真诚沟通、平等沟通、及时沟通,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真诚沟通是指与家长交往时要真诚,一切要讲的内容要基于客观实际,即不夸大,也不隐瞒。
  平等沟通是指与家长交往时,既不能因为自己的老师而居高临下地指责和指挥家长,也不能因为家长的社会地位而低三下四地迎合家长,在教育上老师和家长地位是平等的。
  及时沟通是指对于需要让家长知道的孩子的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以求形成教育的共识和合力,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
  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老师与家长交往的出发点,也是目标,抱着这样的态度去与家长交往,才能赢得家长的支持。
  与家长的交往一定要减少功利心,功利心多了,家长会反感,学生也会看不起老师的。
  
第3个回答  2021-03-29
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的,是老师与家长交往的出发点,也是目标,抱着这样的态度去与家长交往,才能赢得家长的支持,在里德助手里面有很多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