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清华教授说“50退休65领养老金”是啥逻辑?

如题所述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清华教授说“50退休65领养老金”是啥逻辑?背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不是延迟退休年龄,是延迟领取退休金。”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中间15年怎么办?教授回答:“男的可以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可以陪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做编织,多好啊!”扬子晚报发表周东飞的观点:杨教授说,推迟领取养老金和推迟退休不是一回事。她的论证让人哭笑不得:男当园丁女洗衣服,这不是在继续工作吗?绕了一大圈,杨教授还是告诉我们,50岁别退休了,换了工作继续劳动,一直干到65岁再拿退休费吧。推迟拿养老金和推迟退休的区别呢?区别就是没有区别,杨教授自己戳穿了自己最初的谎言。北京青年报发表大矛的观点:国家原有规定年龄的退休制度,应当视为国家和全国劳动者签订的一份“契约”,人们辛苦工作到退休年龄,按时领取养老金以安度晚年的要求是文明社会应具备的起码制度保障。在延迟退休问题上打转转,画个美丽的“馅饼”来忽悠公众,尤其是某些“既得利益”群体内的老人,何苦要难为老人?小蒋随想:这事应该反过来说,退休金领取不能延迟,什么时候颐养天年却应尊重各人选择。因为,社保最低缴纳与支取年限是一种“合同”,按承诺兑现更是证明其公信力的关键。在公众与缴纳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社保绝不能单方宣布延迟支付退休金。有关方面矫情社保金缺口没用,包括国企利润充实社保等举措,不能总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没有法律规定多少岁以上“不能”工作,只要身体情况允许,只要用人单位愿意“返聘”,继续上班是老人的选择自由。说到底,领退休金与发挥余热是两码事。“亲妈诈死”为育儿,不择手段缺人性 背景:沈阳的申女士怕女儿在殷实的家庭环境中被宠坏,就骗孩子说“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重庆时报发表段思平的观点:申女士不过是一个拿亲情做赌注的赌徒。在“亲妈变后妈”的打击下,女儿有走弯路甚至走极端的可能。“亲妈诈死”的背后,站着一个教育理念极其功利的母亲。她重视成功多过成长,在乎结果胜于过程,无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和情感需要,亲手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伤痕。燕赵都市报发表燕农的观点:“善意的谎言”,无外乎想让子女以一个好成绩而出人头地。但是,笔者的内心是酸酸的。往好里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往坏里讲,父母为了子女成功无所不用其极,乃至于不惮撕裂亲情、压抑人性。小蒋随想:这是另一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连亲情与人伦底线都可以撕破,让人们对所谓的“成功教育”不寒而栗。申女士的女儿是悲催的,事业有成只是外在光环,她内心深处的创伤如何估量?如果说肌体疾病还有药可医的话,精神与心理疾病的折磨则可能将人送上绝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可能在瞬间崩塌,有人对此不明就里,其实祸根早已埋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