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枝花功效与作用

七月一枝花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流行性乙型脑炎,胃痛,阑尾炎,淋巴结结核,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治痈肿肺痨久咳、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淋巴结核、骨髓炎等症,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一般按照每10克泡2公斤酒的比例浸泡一个月就可以使用。它具平喘止咳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拓展资料:

七叶一枝花(学名:Paris polyphylla)为百合科重楼属的植物。别名蚤休、蚩休,重台根、整休,草河车,重台草,白甘遂,金线重楼,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白河车,螺陀三七,土三七,又名七叶莲。其特征是由一圈轮生的叶子中冒出一朵花,花的形状像极了它的叶子,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外轮花及内轮花,外轮花与叶子很像,约有6片,而内轮花约有8片,七叶一枝花的叶序属轮生叶,片数有个体差异、从4片到14片都有,“七叶”只是名称。花的结构特别:叶心如轮状会开花,花萼为绿色,花瓣呈细丝带状。台湾早期用来治蛇毒与疮疡肿毒等症状。

参考资料:七叶一枝花-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8

七月一枝花是草药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损伤,毒蛇咬伤,疮痈肿痛等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甘辛。"

②《贵州草药》:"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滋阴润肺。治虚弱低热,肺燥咯腥臭痰。

①《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取花为末,生肌长肉。"

②《贵州草药》:"滋阴润肺,补益虚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剂。

【选方】①乌须发:独叶一枝花周草果捣烂,晒干为末,合丸。每服一钱,以扁柏叶一钱同服之。(《滇南本草》)

②治虚热:雨流星草五钱至一两,炖肉吃。(《贵州草药》)

③治肺燥咳,吐腥臭痰:雨流星草、马鞭草、车前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拓展资料

分布范围

生向阳斜坡上。分布云南、四川、贵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块茎倒卵形至长圆形。茎直立,高14~19厘米;基部仅有1叶,抱茎,叶片广心脏形,长3~4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紫点。花茎中部有2鳞片,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长3~4厘米,花疏生,淡红白色;中央的萼片直立,两旁的萼片略向下弯;花瓣直立,卵状披针形;唇的基部有1短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月一枝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21
蚤休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通常七枚排成一轮,夏季由叶间抽出花茎,顶开一花,根茎可入药。因此叫七叶一枝花。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蚤休》。
七月一枝花是草药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民间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损伤,毒蛇咬伤,疮痈肿痛等
多年生草本,块茎倒卵形至长圆形。茎直立,高14~19厘米;基部仅有1叶,抱茎,叶片广心脏形,长3~4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紫点。花茎中部有2鳞片,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长3~4厘米,花疏生,淡红白色;中央的萼片直立,两旁的萼片略向下弯;花瓣直立,卵状披针形;唇的基部有1短爪。

简介

生向阳斜坡上。分布云南、四川、贵州。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甘辛。"

②《贵州草药》:"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滋阴润肺。治虚弱低热,肺燥咯腥臭痰。
①《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取花为末,生肌长肉。"
②《贵州草药》:"滋阴润肺,补益虚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剂。
【选方】①乌须发:独叶一枝花周草果捣烂,晒干为末,合丸。每服一钱,以扁柏叶一钱同服之。(《滇南本草》)
②治虚热:雨流星草五钱至一两,炖肉吃。(《贵州草药》)
③治肺燥咳,吐腥臭痰:雨流星草、马鞭草、车前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是七月不是七叶?下有七叶。
药物价值
七叶一枝花
性味:苦、凉。小毒。
归经: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流行性乙型脑炎,胃痛,阑尾炎,淋巴结结核,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治痈肿肺痨久咳、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淋巴结核、骨髓炎等症,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磨汁、捣汁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药材基源:为植物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药用部位为根茎,药材称蚤休。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cm,直径1.0-4.5cm。表面黄棕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白色。密生层状凸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其上有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胶质。气微,味微苦、麻。切片入药。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片,晒干,生用,亦用生品。
注射剂:用浓提取液1:2,制成2-4ml注射剂,高压消毒。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实用付方

1.带状疱疹:七叶一枝花、朱砂根各适量。 共研末,加雄黄少许,白酒调涂患处。
2.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50g。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
3.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15g。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4.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5.治喉痹:七叶一枝花根茎1g。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6.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蚤休为末。每服2.5g,冷水下。(《卫生易简方》)
7.治慢惊:栝蒌根10g,白甘遂5g。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栝蒌汤)
8.治肺痨久咳及哮喘:蚤休25g。加水适量,同鸡肉或猪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9.治新旧跌打内伤,止痛散瘀:七叶一枝花,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净晒干研末。每服1.5g,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10.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11.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10g,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2.治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濒湖集简方》)
13.治“拢匹勒”:七叶一枝花鲜品30g。与猪排骨、鸡肉或猪蹄适量同煮,喝汤食肉。(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14.治“纳勒冒沙么”:七叶一枝花20g。煎汤,加少许白

酒内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15.治“拢沙龙接火”:七叶一枝花、旋花茄根、甜菜根各等量。晒干,研细,混匀,每次3-5g,温开水送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16.治“拢达儿”,“农杆农暖”,“乃短兵内”:七叶一枝花、马蓝叶、灯台叶、旱莲草鲜品各适量。捣烂,外包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17.治“兵洞飞暖龙”,“阻伤”:七叶一枝花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18.治“菲埋喃皇罗”:七叶一枝花鲜品适量。捣烂,取汁外擦。(上二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即仑验方)
19.治“吾多,缅白贺”:七叶一枝花5g。晒干,研粉,温开水送服;或鲜品10g,捣烂,外敷伤口。(德宏州傣医冯国清验方)
20.退烧:地下茎晒干后,切一小薄片(1-2g),切碎成末,和糖服下,退烧很快。
21.无名肿毒:七叶一枝花9g,蒲公英30g,水煎服。亦用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及疔疮。
22 .小儿惊痫:七叶一枝花适量,研为细末,每次0.6-15g(视年龄而定),冷开水调服。
23. 神经性皮炎:七叶一枝花适量,研为细末,以香油调和,外敷患处。糜烂者可用干粉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3日。有止痒、消退皮损作用。
24. 子宫颈糜烂:七叶一枝花根状茎,研细末调甘油搽局部。每日2-3次。
25 流行性腮腺炎: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适量,磨醋外擦,每日4-5次,另用2-3钱水煎服,每日3次。
26.疖肿:鲜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鱼腥草各1两。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27.腹部痉挛性疼痛、腹部手术后局部疼痛:七叶一枝花25g,水煎服或研末冲服,每次5g。
28.流行性乙型脑炎:⑴七叶一枝花根状茎15g,用冷开水磨汁为一日量,分3-4次服。3日为一疗程。⑴七叶一枝花根状茎15g,白马骨全株75克,鲜鸭拓草400g。加水2升,煎至1升为一日量。每隔3小时服1次,每次125ml。3-4天为一个疗程。⑵外用鲜荭草200-400g,煎水,候温擦洗患儿,可洗数次直至热退。
29.慢性支气管炎:七叶一枝花适量。将七叶一枝花根茎去皮,研末,压片或胶囊装,每次3g,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再服第二疗程。共服三个疗程。
30.红丝疔:七叶一枝花60g。用法:水煎2 次,分2次服。小儿酌减。另在红丝疔尽头处,消毒后 用三棱针刺放血少许,用消毒敷料覆盖。
31.子宫出血:七叶一枝花适量。用法:研细末,胶囊装,每次1g,每日3次。严重时可服2g,每日4次。
32.皮炎(含毛虫皮炎、蜂螫皮炎、神经性皮炎):七叶一枝花20g,75%酒精100ml。用法:将七叶一枝花切片,泡于酒精内备用。遇有虫咬皮炎时,用棉签蘸酒精外涂。治神经性皮炎,则用细末调香油涂患处。
33.痈疽、疔疮、腮腺炎:七叶一枝花9g,蒲公英3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另用 七叶一枝花、天花粉各30g,天仙子15g,研细末,开水调稠,敷患处。

临床应用
⑴用于痈肿、疮毒,乳痈,喉咙肿痛,蛇虫咬伤:七叶一枝花为外科热毒病症之常用药,凡一切痈肿疔疮及一切无名肿毒,均可内服和外用。
⑵治疗毛囊炎:取新鲜七叶一枝花根茎用95%乙醇浸1周,用时摇匀药液,再以棉球蘸之外搽患处,药液干后再重复涂4次,一般分早、中、晚3次使用。共治疗毛囊炎40例,结果:除3例并发感染应用抗生素外,其余均愈。(江西中医药,1985;(4):39)
⑶隐翅虫皮炎:共治疗34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2-3日治愈21例,3-5日治愈10例,5日以上3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7):323)
⑷毛虫性皮炎:共治疗21例,结果:涂药1次即愈者15例,2日而愈者5例,3次治愈者1例,有效率为100%。(中华皮肤科杂志,1984;(1):21)

用药禁忌
⑴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⑵《本草汇言》:热伤营阴吐衄血证忌用之。
⑶《本经逢原》:元气虚者禁用。
⑷《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引起痉挛。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如痉挛则用解痉剂等,对症治疗。
⑸该品性味苦寒,有小毒,含蚤休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超量应用可致中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主要为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头痛、腹泻、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唇绀,严重者痉挛、抽搐、脉速、心律不齐、心音迟钝。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30
第4个回答  2020-06-09
七月一枝花怎么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