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全球经济萎靡不振?

如题所述

当地时间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较今年6月的预期有所缓和。IMF预测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为1.9%,并在2021年增速至8.2%,成为唯一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多关于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及中国经济的内容,IMF首席经济学家接受了央视驻华盛顿记者殷岳的专访↓↓↓

04:25
央视驻华盛顿记者 殷岳 :吉塔,感谢你的时间。关于最新的预测,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减弱,你可以和我们说一说,自从我们四月和六月的采访之后,哪些因素提振了全球经济预期吗?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吉塔·戈皮纳斯 :我们的预期和六月相比有了小幅上调,这一点所反映的是,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相关季度的数据出现了好转,第二季度数据非常糟糕,但比我们的预期稍好一点,而第三季度复苏的迹象相对较强,所以我们对发达经济体的预期有整体上调,这一点也导致全球经济预期的上调。同时我们也对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预期进行了上调,比如说中国20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上调了0.9个百分点,这也是基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

央视驻华盛顿记者 殷岳 :我们稍后详细说一下中国的预期,但首先我想多了解一下,因为全球经济复苏被IMF定义为漫长、不平衡且不确定,可以解释一下这具体意味着什么吗?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复苏将不是线性的,而是会遇阻反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吉塔·戈皮纳斯 :漫长是因为,除了中国之外,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即便到了2021年底,也无法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所以这些是非常漫长的恢复,一方面复工复产后会有反弹,但自此往后我们认为复苏会非常缓慢,而且我们目前还在面对疫情还没有解决方案,这是为什么复苏会很漫长、不平衡出现在很多领域,制造业的复苏相对较快,特别是和服务业对比,所以依赖这些行业的国家复苏态势更为脆弱。另外一个不平衡的原因是在就业市场上低水平工种和女性受到的冲击格外严重。

央视驻华盛顿记者 殷岳 :我们来具体说一说中国吧,上一次我们采访的时候大概是六月,中国被预测是今年唯一能取得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一次中国的增长预期又有所上调,在过去几个月哪些因素提振了中国预期的上调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吉塔·戈皮纳斯 :我们对中国2020年的经济预期上调了0.9个百分点,2021年预期保持不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出口比预期更强,这体现出医疗用品和办公用品需求的上涨,促进了中国的出口需求;另一个是公共领域投资的增强,这一点也高于我们的预期。这两点是我们上调中国经济预期的因素。

央视驻华盛顿记者 殷岳 :我想回到我们在第一个问题中你提到的一点,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数据是全球经济预期上调的原因之一,在现在这个时刻,中国的经济表现对全球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吉塔·戈皮纳斯 :中国是个很大的经济体,所以会有积极的溢出效应,特别是对与中国有紧密贸易关系的区域中国家,这是非常积极的。另外与2019年相比,今年明年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将近10%,这一点对全球来说都有积极的溢出效应,中国在全球最需要的时候出口医疗用品和办公用品也是很有帮助的。但另一方面,目前危机还没有结束,还有下行风险,比如金融市场动荡、贸易关系恶化,这些都会伤害经济预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曾经预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末日博士罗比尼最近指出,目前的全球经济可以用“新病态”(New Abnormal)来定义。也就是说,从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政策,但是各国越是拯救,各国经济越是衰退不起,已经进入严重病态状态。日本也以“新病态”来形容当前全球股市动荡不安的景况。受多个主要经济体的数据疲软、地缘政治紧张,以及中国股市暴跌等因素的影响,在2016年之初全球股市遭遇到了大幅抛售,3个交易日股市总市值蒸发了二点五万亿美元,创2000年以来最差开局年。接着1月7日中国股市由于熔断机制再次暴跌,也同样导致全球股市更是暴跌,全球投资者的损失在进一步扩大。而全球股市的暴跌与全球经济的病态密切相关。

对于全球股市2016年开年以来如此暴跌,市场有不少的分析。有人认为这与全球各国经济的基本面因素有关。这个星期发布的主要经济体的数据普遍差于预期,显示当前全球经济疲软或十分病态。比如,2015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济人指数(PMI)为48.2,连续10个月处于经济萎缩的区间;印度12月制造业指数PMI下滑至49.1,为两年来首次跌到收缩区间;美国12月制造业PMI下滑到了48.2,也是2009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由于全球各国的经济前景比预期的差,任何市场诱因都是引发全球市场股市下跌的原因。

再加上中东地缘政治问题风起云涌、朝鲜的核爆炸试验、美国升息对新兴市场造成的冲击等,对于程式化交易占主导的欧美股市来说,这些诱因更是容易引发欧美股市的暴跌。最近,索罗斯也指出,当前全球市场环境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很相似,一场新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所难免。所以,中国股市的暴跌及人民币汇率贬值立即成了这几天全球股市暴跌与市场震荡的最大的诱因。因为,全球经济基本上处于完全的“新病态”中。

现在国内外投资者可能会问,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采取救经济的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宽松,为何全球经济越来越难以复苏?为何全球市场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及中国经济走势会如此敏感,一有少许变化立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巨大的波动?全球经济的新病态根源又在哪里?可以说,在2008年以前,除了日本经济之外,全球各国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而这种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主要得益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全球冷战的结束及中国改革开放,有近30亿劳动力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这不仅推动不少新兴国家及转轨经济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繁荣,也让资源型国家及发达国家在这种过程中大受其益,使得这些国家出现历史以来发展最快及最为繁荣时期。但是这种经济繁荣也带动了不少国家货币快速升值和企业及家庭的债务杠杆率快速上升,尤其是美国,从而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埋下巨大隐患。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开始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企业及家庭的债务全面减轻,但发达国家的企业和家庭的去杠杆化,却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方式转化为国家的债务杠杆化。这样不仅发达的国家的债务负担全面上升,也导致发达国家的股市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资产价格泡沫全面上升。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尤其是中国,却借助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一个全面严重的企业及家庭加杠杆的过程,从而造成了中国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全面飚升,房地产泡沫吹得巨大。还有俄罗斯、巴西及南非等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即借助于大宗商品价格飚升,让本币快速升值、资产价格上涨等让这些国家经济快速成长。

但是一旦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家债务高杠杆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及家庭债务高杠杆化走到尽头,那么这些市场及国家的经济问题都会由此展现出来。无论是发达国家债务的高杠杆化,还是新兴国家的企业债务的高杠杆化,这些严重过度信用扩张的结果必然资产价格泡沫四起,及最后导致泡沫的破灭。这必然使得全球经济不仅处于严重的病态之中,也处于极度的泡沫破灭的风险之中。

面对这些风险,全球的投资者早就心知肚明,都知道过度信用扩张的泡沫最后会破灭,但是他们也会知道,这些泡沫破灭并非同时发生。他们所要做的是,既想在泡沫破灭之前获得大利,又想在泡沫破灭之前能够逃之夭夭。这也就是为何欧美发达金融市场程式化交易十分盛行。由这种程式化交易主也主导的金融市场,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股市巨大的震荡。
第2个回答  2020-10-14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中国企业家走向了世界舞台。这批人被称为“一代企业家”,很多人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大环境优势,正可谓“时势造英雄”。

新时代企业家成功的要素中需要算无遗策的形势预判、海纳百川的非凡气度、安度困境的过人智慧、高瞻远瞩的创新能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四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代人而言就是一辈子。在过去四十年中,政策红利、人口红利、时代红利的三期叠加培育了第一代企业家。当然,第一代企业家多数都是草根出身,他们都经历过中国最贫困的时期,骨子里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完全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大环境也的确不公平。但是,他们自身能力占成功的比重是个问号。

在过去四十年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观念意识加魄力是先决条件,勤奋努力几乎可以与成功划等号。因为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优越。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大环境与以往截然不同。新政红利尚未体现,人口进入老龄化、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且中美关系跌入历史谷底,当前的大背景远不如昔日。那时的企业家只要勤奋能吃苦,成功的概率就特别高。现今,成功者需要的素质中除了埋头苦干外,更需要算无遗策的形势预判、海纳百川的非凡气度、安度困境的过人智慧、高瞻远瞩的创新能力。没有这些素质,仅靠勤奋努力是不可能在当今时代中获得成功的。

回顾近几年的商圈演变,还在一线打拼的一代企业家已经呈现出老态龙钟之恣,昔日建立起来IP影响力开始遭遇人设崩塌危机。商界泰斗柳传志晚节不保、娃哈哈掌门宗庆后逐渐淡出视野、碧桂园杨国强面临道德拷问、前首富王健林不再高调。

在商界中,鲜有在位大佬真正把位子传给下一代的案例。即使如李嘉诚这般超凡脱俗之商也迟迟不愿真正放手。李嘉诚已年过90,直至今年5月,李嘉诚才正式将长和系一把手的位置交给长子李泽钜。

不过,眼下形势不同往日,15年的WTO保护期已经结束,美国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中国经济的外部形势从晴空万里变成乌云密布。国内经济也正经历着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

从今年的一系列政策看,政策导向更倾向于普通老百姓层面。无论是规范化社保还是提高个税起征点,一些政策落地处在于民众而非企业。

今年国庆后,个税起征点统一由3500元上调至5000元。同时,明年1月1日起社保由税务部门统征,这也就意味着,社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税收,企业负担会加重。

众所周知,按规模划分,国内大企业少,中小微企业占多数,而中小微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游走于灰色地带钻法律空子。相信在中小微企业待过的人都清楚,无论你个人薪资水平是多少,企业缴纳社保税费都是按最低收入标准缴纳,差额部分依靠发票或其他避税手段规避。这种模式增加员工收入,同时也降低了员工福利及企业成本。但是,一旦按新政执行,企业将面临支出增加压力,个人将面临实际收入减少的窘境。

个税减免,而企业税收却未见动静。无论是曹德旺还是蒋锡培都难以掀起企业减税浪潮。因为政府有其难处。

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67亿元。其中,增值税56378亿元,企业所得税32111亿元。这两项主要由企业承担的税种占整体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企业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源头,因此,企业减税意味着财政收入将大打折扣。与之相比,个人所得税只有11966亿元,占比仅为7%,减少个人所得税不会撼动财政收入根基。

而且,当前的国内经济主要依赖投资,央行和财政部是支撑投资的两大重要支柱。财政收入是维持现今经济体系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之一。因此,对于财政收支的整体把控关系到经济稳定大局。
第3个回答  2020-10-14
全世界仍在经济衰退中挣扎,是因为各国政府做了各种各样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因其未能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正如世界最受尊敬的金融机构JPMorgan所称:政府正试图放大泡沫使局势更糟糕。 经济学家Le Brun称:直到我们政府拒绝赤字债务,否则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