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诺贝尔奖是因为丑化中国人吗,为何一众专家跳脚?

如题所述


一味沉溺于美好却虚伪假象中的人们,往往都怯懦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更会对将他们从梦中叫醒的人心生埋怨。作家莫言就是那个“叫醒”的人。

莫言生平

生活体验是写作的重要源泉,莫言作品中浓厚的乡土性情,可能正是得益于他那段时间的农村生活。那个时代的困顿、痛苦,都深入到了莫言的骨髓,成为了他给人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莫言则把这种体验诚实地揉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2012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第一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可随之而来的,却是社会上的一片谩骂 。有人认为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的作品在用丑化中国人的方式来迎合西方人的口味,故而才会备受青睐。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备受争议的莫言作品

莫言如此被黑,无非是因为他作品中对中国的丑恶以及人性的描写过于真实、过于残酷。比如小说《酒国》中就曾写到,世间美味便是烤三岁童子肉,所以男童成了人间少有能享受到的佳肴,而女童则因受人鄙视而无人食用,最后反倒因此而得以生存了下来。

其实作品旨在嘲讽当时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当时很多女婴被流产这一社会现象,但这一极其违背感官审美的描写手法,一度成为了众人对其严加批判的理由。而“吃人”这一文学情节的描写与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极为相似。

可为什么人们对鲁迅的嘲讽倍加赞赏,对莫言却只有批判和谩骂呢?难道仅仅因为鲁迅“丑化”的是旧时代的中国人,而莫言嘲讽的,是活在当下的我们吗?

《檀香刑》中,莫言对种种酷刑的详细描写也确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受害者一定是被砍了五百尺的刀,最后一刀下去杀人,早一刀下去就是刽子手的失败。”可正是这极其残忍的描写手法,向读者传递的声音却是:世间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大悲悯同情好人,大悲悯也同情坏人!《檀香刑》难道不是一部大悲悯之作吗?

而《蛙》和《丰乳肥臀》,恐怕是莫言争议性最大的两部作品了。《蛙》的主人公“姑姑”前半生帮人接生,后半生又不停地给人堕胎。

一众读者便又开始指责莫言“丑化”姑姑,丑化中国人,而作品本意所要表现的“在当时那个实行计划生育时代背景下,姑姑为何从新生命的迎接者而瞬间转换为了生命的终结者”这一深层次性的社会问题却无人加以思考,而对于“何为生命、如何赎罪”等精神层面的救赎之道,更是无人提及。

将魔幻与现实切换得如此隐秘又传神,又讽刺得如此淋漓尽致,这就是莫言的一贯风格。可能也正是这种稍显“国际化”的文风较易被西方国家所接受吧。而早年间西格弗里德·伦茨小说腰封上“莫言最推崇的作家之一”几个大字,也恰恰验证了这一观点。

众说纷纭的业界人士

不只读者,各位业界人士对莫言的评价同样是众说纷纭。尤其是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出版后,著名作家刘白羽直接称莫言是“中国的蛀虫”、“对不起几代中国人浴血奋战创造的这个国家”;作家魏巍也称其作品是“歪曲了党和国家的历史”。

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何国瑞则直接称《丰乳肥臀》是胡说八道,并对莫言的走红表示不能理解;更有甚者,李昌霆在一篇文章中,则把莫言的作品定义为“罪恶的汉奸文学”。

1995年,《丰乳肥臀》这部小说被紧急叫停,莫言也因此被做了检讨,最后甚至被调离了部队。直到2003年,这部小说被中国工人出版社再次出版,不曾想再次受到众议,最后不得不以出版社编辑辞职告终。

当然,还是会有一些志同道合者对莫言先生表示支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先生便是一位。马悦然认为,那些批评莫言的人,大多都是没看过莫言作品的人,这对他很不公平。

之前有位媒体记者采访莫言时就曾说过:“《檀香刑》写得过于残酷了,我刚翻了几页就不敢看了……”莫言则直接回应:“你根本就没看过《檀香刑》,因为书中过于‘残酷’的描述要在二百多页后才会出现。”

马悦然对此行为深感愤怒,并表示如果认真读过莫言的作品就会发现,如今没有一个敢像莫言这样勇于揭露中国社会不公和黑暗的当代作家。

直面现实的勇气

读莫言的书,的确是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在他的作品中少能见到完美、高大的人物形象,反倒是扭曲猥琐的形象居多;而残酷的情节之前也不是没看到过,但难得的是莫言能将此描述得如此形象。可如果您认为莫言笔下那种中国式的丑陋不是在“揭伤疤”而是在“泼脏水”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老舍先生就曾说过:一个好的作家不仅知道如何去讲好一个故事,更应该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语言风格,如此才能把自己想说的话淋漓尽致地传达给读者。正所谓文学作品的价值意在于反映社会哲学。

历史本来就是黑白分明的,那么“黑”的部分为什么不能允许以这种方式存在呢?毕竟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供人读来开心的,而是让世人有所悟、有所思,从而才能有所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并不是,这是因为这些专家们对他非常的羡慕嫉妒,所以做出了这样不得体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