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目的

请问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目的除了达到身体上应有的身法韵律~~身体的协调统一以外~~~更多的是什么~?
目的在于什么?

身韵的出现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对古典舞身韵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应该说在观念上仍然处在模糊的状态,在教学中还没能摆正它的位置,更没有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将“身韵”的教学渗透到基训课的“骨髓”中,真正的将其作为古典舞的“核”来加以正确对待。

现在的舞蹈教学一般是将基训与身韵做为两门课程安排,不免会给人一种错觉,即片面认为基训是主科,身韵是副科,基训是学生训练的关键,身韵是为加强风格而设立的点缀课。表层的主与次不是内在的质,是“壳”还是“核”,应通过两门课程所体现的精髓来确定。因此,关键问题不在设置的是一门课程还是两门课程,而在于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实质是什么。假若基训课和身韵课体现的是各自的质,而不是统一的质,那么就形成了“两层皮”的局面,基训也就变成了只有技术的“壳”,而没有身韵的“核”,两者很难形成一个统一于一体的古典舞风格,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片面追录古典舞的形,却忽略了古典舞的神,而我们要求的恰恰是形神兼备,只有劲与律的协和统一。才能全面的达到古典舞训练的基本要求,这才是二者训练所要求的一致标准。由此发展到更深层次,就是要求在基训课教学中的每个动作,每个过程, 每个细节,每个过渡的环节动作,静与动的变化,技术与技巧的操作,都要由身韵的神、形、劲、律来统帅,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达到“壳”与“核”的完美统一。即使是两门课的设置与安排,也能达到合二为一的效果。那么基本功训练的标准和身韵的训练标准是什么?是统一于一体的两个阶段,还是将所要达到的目的自始至终地溶为一体完成整体训练的目的?就目前而言,两门课程的安排要求我们任课教师把握一个标准,就是在基本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将身韵渗透到基本训练的全过程,在课堂中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髓。

身韵的产生并非是简单的由“身段”到“身韵”的字面改变,而是一次质的飞跃。它是对戏曲中身段的改造与升华;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继承和研究传统的身法;是根据舞蹈自身的特性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加以发展演变的结果。身韵突破了原有“身段”的动作定式,取而代之以变幻无穷,富于表现的艺术方式,这种方式在“身韵”中的表现就是元素的提炼、动作的派生以及动作性格的可易位性。

身韵的出现解决了中国古典舞在从戏曲中产生时就存在的风格化舞蹈与功能性训练的矛盾,改变了在戏曲与芭蕾之间进退维谷的局面。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动作形态、古今适用的时代风格以及舞蹈性与民族审美特征相结合的特点,在发掘人体的表现力上,充实和发展了形体表演的功能。不拘泥于已往古典舞中已有的人体动作的表现范围,而着重“以腰为轴”的人体中段部位的艺术语言,展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遂的艺术魅力。使人体潜在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对于创造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赋予了新的艺术手段。

身韵的形成以及被引入舞蹈创作机制之中,使得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转机。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一种新的舞蹈语汇,身韵深得众多年轻的中国舞编导、演员们的青眯,并将其充分运用到创作之中,使中国古典舞在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如舞蹈剧目《黄河》,大量运用了身韵中人体后背的表现,从拧倾的动态和水云的意象烘托出震撼人心的气势,无论在地面动作还是空中技巧中,都充分地发挥了被发掘出来的表现区域,展现出人与大自然的抗争,与饥荒的搏斗。《江河水》以水袖为表现手段,然而我们看到的不是那几尺的长袖,也不是繁杂的袖技,看到的却是充满无限情感的人体,表现了后背在呻吟,后背在哭泣、悲嚎,以情带袖,袖与人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运用身韵舞蹈语汇创作的优秀作品还有《木兰归》、《长城》、《梁祝》等,这些作品气势磅礴,形象细腻,舞姿流畅,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性而且具有崭新的时代风尚。它们的编创使古典舞真正摆脱了具体的人物形态而走向一种情绪语言。唐满城教授曾经诙谐地说:“身韵训练是一本万利的”。中国舞蹈界对此亦为之刮目相看,他们发现这就是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舞蹈神韵的延续。吕艺生教授说:“这正是我心中的当代中国古典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0
西安北郊未央区盛龙广场泷舞舞蹈零基础培训学校告诉大家练习古典舞身韵的目的是什么:
古典舞⾝韵的训练对解决舞者的肌⾁素质、软开度、耐⼒、爆发⼒、韧性、重⼼等⽅⾯,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韵训练对演员在进⾏舞蹈表演中做弹跳技巧时给予了极⼤的作⽤。它使演员的爆发⼒、柔韧性和肌⾁能⼒得到了提⾼。如:当演员做双飞燕跳时,上⾝保持平衡,跨打开向下蹲。反作⽤⼒起的时候要在瞬间把双腿横向在空中打开成180度在此同时⾝体还要在空中向前倾两⼿从⾝体两边下盖是整个⼈在空中形成⼀个有制空感的造型。如果在舞蹈表演中想要完成这样的动作,那么演员没有良好的柔韧性跟爆发性是不⾏的。⼈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
  蹲本⾝是训练腿部肌⾁的柔韧和⼒量的⼀种⼿段。在跳当中,蹲具有两种功能:⼀是借⼒的功能。也就是说,当⼈体从空中落地时,利⽤蹲来减缓由于重⼒造成的对各个关节的冲撞⼒量,形成了保护的作⽤。在落下来的同时利⽤惯性去跳跃,这样能显现出借⼒和爆发⼒的存在,这是古典舞的规律欲上先下,加以借⼒瞬间蹬地起,这样跳的会更⾼。⼆是爆发的功能,也就是说爆发⼒的体现,对于弹跳来说,爆发⼒决定着弹跳的速度、⾼度以及舞姿形成的准确性和观赏性,所以爆发⼒是在蹲的作⽤下形成了跳跃。古典舞⾝韵不但训练⼩腿的肌⾁能⼒还训练了⼩腿的反应能⼒。在弹跳⽅⾯,它突出的特点是:在跳中呈现出拧、倾、翻、闪、展、腾、挪。使得空中的横向转体有了新的发展,这表⽰我国古典技巧的特点和技巧性的加强了。近年来在弹跳的复合技巧上也有了⼤幅度的发展,在空中变⽅位和技巧与技巧的连接上也有了新的提⾼,正是由于在舞蹈表演时演员的跳跃技巧与古典舞⾝韵进⾏了巧妙的结合,所以才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的流动性和语⾔性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