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人口负增长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使得全中国13亿人不得不居家隔离,因此人们出行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2021年将成为新生儿出生率的最高点,然而这个观念却是恰恰相反的,上海的官方小程序中可以查询上海出生人口的数量,而这个数据是每天可以更新的,据相关人士的查询,2021年1月1日,上海新生儿的出生人口是37个,也就是说,一个高达两千多万人口的一线城市,每天只有三十多个人出生。可是这种情况也不是仅限于上海,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这个问题。这意味着我国人口增长数据已经呈现着断崖式的负增长。

一、新生儿出生率下跌

我们或许已经发现一个问题,21世纪20年代在工地上辛勤工作的那群建筑工人,依然是20年前的那些人,而现在从事服务家政行业的也依然是20年前的那些人,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未来的20年后,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依然是同一批人,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辛苦工作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子承父业,随着底层工作人员的衰老和年轻人员的减少,底层人员的工资可能会由上而下的慢慢增长,因此可以大胆的推测,未来的15后,20后的工作可能会更轻松。截止到2021年2月7日,全中国的新生儿数量比2020年2月7日要低23%,从目前平均生育的年龄得知,2021年这一年新生儿有多少也就反映了1993年~1995年这一代人生育的观念,而且根据现在的数据,可以想象到的是2023年之后愿意结婚生子的情况肯定比95年之前的更少,也就是说,新生儿数量的降低会比2021年更严重。换句话说,我国的人口增长的负增长已成定局。

二、人口负增长造成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数据,得知,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大多数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热门大城市,在未来的2060年~2080年我国人口的资源增长率呈负增长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的问题持续到2035年负增长趋势将全面形成。我国国家曾制定过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且必须长期坚持的,可是一味的造成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也不一定是绝对的好处,虽说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我国的人口大规模增长,但是未来几十年可能面临着劳动力的紧缺,人口老龄化的严重以及兵防人员的不足,甚至是KPI总值下降,以及人口工作压力的沉重等等。

其实之所以2020年~2021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跌现象还是受到我国之前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而这种观念已成定局,或许未来的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人口增长的数据都会呈断崖式下跌,我们未来面临的必然是劳动力紧缺和人口老龄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1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红利,就比如我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虽然我国经济起步较晚一些,欧美国家早已经成功进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而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充足,吸引欧美国家来我国建设工厂,从而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如今我国的人口生育率出现断崖式下跌,这到底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也意识到人口急剧增长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这样也使我们更早的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所以国家又放开二胎政策,使得婴儿出生率出现短时间剧增的现象。但是如今又出现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这到底是为什么,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

首先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人奋斗一生也买不起房子。而且现在养活一个新生儿的成本实在太大,同时如果孩子要上学,整个家庭的生活负担也会非常大,所以一些人在选择要孩子的这个问题上表现非常慎重,甚至一些大城市的年轻男女选择不要孩子。所以这就造成了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同时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现象,而人口负增长会出现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我们将更快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非常多,社会养老体系和福利体系压力非常大。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养老体系和福利制度非常发达,就比如德国或者英国这些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是非常健全的,所以人们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小,而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历了漫长的资金积累,但是我国不一样,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资金积累还是不足,尤其是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养老体系压力更大。

再者中年群体或者青年群体较小不利于社会整体发展,青年人和中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活力,只有这部分群体人口数量多,这个国家的后续发展才会源源不断。工厂有年轻的工人,国家有年轻的后备力量,整个社会的发展动力才会提高,但是如果老年群体过大,造成的就是社会发展动力滞后,年轻人的压力大。

最后就是丧失人口红利,其实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就是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并且廉价,这是很多欧美国家来我国开设工厂的重要原因,但是当这个国家老龄化趋势严重,劳动力出现缺乏的时候,这些工厂也会转移,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

第2个回答  2023-02-02
我国人口负增长是希望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强制控制,低等物种数量总是会不断繁殖增长直到数量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灾变进而大规模死亡。高等物种数量增长到密度过高后则会自觉节育,停止增长逐渐回落到安全数量以内,从而避免灾难。

2022年我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经过半个多世纪人口高速增长终于刹住了车,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终于起到了效果,同时,目前我国人口数量过高的压力也导致人们自觉节育,我们中华民族是有自我控制能力的高等物种。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大肆鼓吹人口(下跌)危机论。但纵观全局,目前我国和世界所面临的最大危机的根源依然是人口过多而绝非是人口减少,我国应该做的是顺其自然让人口自然回落到合理范围之内而绝非鼓励提高生育率!

一、人口数量过多问题仍然是悬在我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我国合理的人口范围是多少?
著名控制论专家、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研究得出的6.5亿(按淡水资源计的适度人口)和7.38亿(按农产品与蛋白质计的到2050年最大人口容量)。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认为,中国的长远人口目标应该确定为:100年后应力求降到8亿,并力争达到更低水平,“无论如何不应高于10亿,200年后降到3亿左右的水平,至多不高于5亿。”。
如果按照全球平均耕地承载人口每人3亩计算,目前中国的耕地面积正在迅速减少,但底线是18亿亩,中国合理人口是18/3=6亿人。

2、我国人口已严重超载
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早已超出了我国土地的负荷能力,我国几乎所有的能适合耕作开发的平原早已开垦殆尽,过度开垦使我国耕地不断退化萎缩,而我国城市化发展又不断大规模侵吞耕地,耕地减少迅速,为了保持18亿亩耕地底线,我国正在大规模开垦不适合耕种的山地作为“耕地占补平衡”,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我国的土地养活不了十四亿人口。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人口过多和土地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世界性粮食危机即将爆发,作为世界最大人口体量的中国如果依靠进口粮食将命悬一线,危机四伏。
我国2022年全年粮食进口量超过1.7亿吨,继续位居全球第一名,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量折合播种面积,超过11亿亩。粮食问题并非只要发展经济就能通过进口解决,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需要不断开垦所剩无几的自然成为耕地,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垦土地--亚马逊雨林的巴西,正不断开垦耕地成为世界的新粮仓,并逐渐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口最大来源国之一,(巴西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来源国,2021年净进口量为3,561.8万公顷,占我国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总量的38.1%,),虽然缓解了我国的粮食压力,但间接上对雨林的破坏日趋严重,去年1月到8月,巴西亚马孙雨林地区遭到砍伐和焚烧森林面积为7135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9%。当地农民通过砍伐、焚烧森林来开垦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牲畜的土地,但如此持续开垦下去,对当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将产生严重影响。依靠间接开垦最后的雨林等自然来提供进口粮食维持过多的人口,无疑是饮鸠止渴。

3、道德的拷问:每增加一个人口,其实是剥夺一批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权利为代价。
在这几十年中人类通过侵占其他物种的栖息地,不断把野生动植物赶尽杀绝开垦成耕地,得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世界自然基金会202年10月13日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显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比1970年减少69%。半个世纪以来,被人类赶尽杀绝的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总量已相当于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中国加在一起的全部人口数量。近年来的人口的增长过量导致生物物种大灭绝,目前物种消失的速度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大灭绝事件,如此下去,到21世纪结束时,地球上所有物种的50%将会消失。
4. 灾难正在降临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目前人类主要面临十大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和资源问题(全球性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人类正面临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的严峻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根源就是人口过度增长,我们的星球已经负担不起这么多人口了。
我国目前维持如此庞大人口的高产农业是建立在高度依赖化肥农药和化石能源之上,是难以长久持续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一旦容易被开采的浅层化石能源和化肥原料矿产(比如我国全部磷矿石总储量32亿吨,如果按目前的每年8500万吨开采速度,不出37年就会被开采殆尽)被消耗完之后,开采成本急剧上升世界农业产量会急剧下降,再加上化石能源的开采殆尽将会使大量农田转为生产生物燃料(目前全球每年的转为生产生物燃料的粮食消耗量就已经超过了了3亿吨。),将再也无法维持目前如此庞大的人口的生存,世界可开发的农田也已近开发殆尽,由于城市化发展以及水土流失,农田面积也正在迅速减少和退化,而为了维持过多的人口过度的开垦和消耗化石能源,使地球气候巨变,全球变暖将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地球将更加无法维持现有的庞大人口生存,灾难降至。
所以,人口必须下降才能避免灾难安全度过危机!

二、人口下跌危机论鼓吹者们的无稽之谈

一些人口下跌危机论鼓吹者信口雌黄为了所谓避免人口老龄化、民族强盛、人口红利保经济的借口而诋毁国策。现实真是这样吗?

1.误国谬论:人口老龄化危机论
人口老龄化危机是个伪命题,所谓人口老龄化其实只是社会人均寿命提高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如果人口长期保持稳定不变的话,假设人均寿命为八十岁,则意味着60岁及以上超过20%了,就是所谓超严重老龄化社会,如果要使老年人口低于10%以下,那人口必须高速增长才能避免所谓老龄化,当今世界人口已经超出地球生态负荷了,再增长下去将是个灾难,这种所谓人口老龄化危机论是非常愚昧无知极其有害的。
人口老龄化危机论者认为老年人无用,是社会的负担,要求老年人尽量少年轻人尽量多,社会和国家才有希望,可现实却完全相反,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老年人比例都比较高,而年轻人比例高的国家反而基本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贫穷国家,比如尼日尔(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50%),乌干达(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8%),阿富汗(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7%)等等。其实唯一能实现人口老龄化危机论者们心目中理想的只有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死亡率极高,大多数人活不到老年,年轻人很多老年人很少。一旦步入现代社会,死亡率降低,如果仍然要求年轻人多老年人少,那这世界用不了多久就陷入人口爆炸生态崩溃的灾难了。
虽然老年人体力上不如年轻人,但知识和经验比年轻人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则更多的依靠知识和经验,而不是靠体力了,所以在发达社会中,老年人比年轻人生产力更高,只不过是退休制度造就了老年人是社会负担的假象。钟南山院士87岁了还胜任我国抗疫领军人。拜登80岁了还担任总统,张忠谋78岁重回台积电任CEO带领其扭亏为盈86岁使台积电市值超Intel成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目前我国最依靠体力的行业-农业的主力军却反而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而年轻人失业率却奇高,我国2022年青年失业率达到 19.9%。
借口人口老龄化而鼓励提高生育率是试图颠覆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成果,将使我国深陷人口过多资源枯竭生态崩溃的危机,祸国殃民的人口老龄化危机论可休也。

2. 保持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强盛吗?
然而历史现实却狠狠打了给这些人口下跌危机论鼓吹者们脸,纵观历史,我国史上几个人口最高涨时代多是国家和民族开始衰落甚至是即将亡国的开始。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前三位人口大国时代。
北宋后期:北宋初年三千多万人口,到1124年增长到1.26亿人口,成为当时历史上汉族人口最多的时代,然而不久却被少数民族金国(700万人口)所灭。
明朝后期:初期人口量6055万人,到崇祯三年(1630年)时,明朝的人口数达到峰值,大约为1.93亿,却很快被人口稀少只有两百多万人的女真族所灭国。
清朝后期:清初七千万人,雍正之后出台“分丁为亩”鼓励生育政策后人口开始暴涨,清朝后期,1851年达到了4.36亿,几乎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却成了最为软弱奴性的朝代,在甲午战争中被人口仅为清朝十分之一的日本所败。
可见人口众多绝非代表国家民族强盛。相反,历史上每次人口增长过密后,人地矛盾激化,导致国家和民族内乱衰落。

3. 剥削压榨的代名词:人口红利论,
人口下跌危机论鼓吹者们提出人口减少将使人口红利消失,我国经济会遭受打击。这是个笑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发达国家是因为人口红利而导致经济发达的,人口红利其实就是贫穷落后国家的专利!实质上就是贫困工人廉价出卖劳动力被资本家残酷剥削压榨的代名词。我国不应该继续依靠发展所谓人口红利来发展经济,而应该靠科技进步成为核心竞争力发展经济。

反而因为我国人口增长过多导致土地极为稀缺,越来越难以腾出空地来发展工业,人口过多也导致居住成本过高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伟大中国的明智之举。

我国多年来的计划生育国策是明智之举,得到了绝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支持,避免了我国落入人口爆炸的灾难之中,但目前人口压力还是比较严峻,比如房价过高就是人口过多导致土地资源即将消耗殆尽的体现。
为了避免人口爆炸灾难,我国长期严格实行一胎制,整整一代人付出了巨大牺牲,在目前终于起到了效果,但我国仍处在巨大的人口(过多的)压力的之下,如果现在国家政策来个180度大转弯,转而奖励生育三胎,会有损政府的公信力,使群众对政府的领导正确性产生怀疑。
的确,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生育率比较低,如果政府一定要从控制生育转变成鼓励生育政策,则应该向新加坡学习,可以鼓励一些而不愿生育的高学历人群生育,而严格控制生育率高的低学历人群盲目生育,从而避免国民素质的退化。要鼓励生育也是应该鼓励一胎都不生的人群生第一胎,而绝非去鼓励已经生了两胎的人群生第三胎!
我们理智的举措应该让我国人口回落到安全范围之内之后,再去考虑是否应该提高生育率。按2022年的人口下降速度每年负增长85万的话,降到7.38亿的安全范围线内需要792年,即使降到和美国一样多的3.34亿人口,也不见得就是人口太少的危机了。

我们的世界面临的是人口过多的危机而不是人口过少的危机,灾难正将到来。而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则是出现了一丝希望。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口人口负增长而大肆宣扬人口(减少)危机谬论蛊惑人心祸国殃民,可能会影响国家决策从控制人口政策转变为鼓励人口增长政策,将使我国深陷人口过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崩溃社会矛盾激化的危险,这才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巨大危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9
人口负增长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而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会在几十年后出现很严重的后果,比如劳动力的缺损,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国家的生育力。
第4个回答  2021-02-09
会造成没有新生儿补充社会活力,老年人会越来越多,没有年轻人缺少劳动力,缺少新的血液注入,不利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