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父亲"的古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1.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唐代) - 《田家》

2.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唐代) - 《百忧集行》

3.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唐代) - 《渡辽水》

4.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苏轼(宋代) - 《送贾讷倅眉》

一、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唐代) - 《田家》

田家

唐代:聂夷中 作者介绍

译注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

    注释
    ①斸:大锄,这里用作动词。有掘的意思。
    ②禾:禾苗,特指稻苗。
    ③秀:谷物吐穗扬花。

    赏析  

    1.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 悯农二首 》,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田家》了。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决不是偶然的。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 。在唐末那样的乱世 ,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情事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 ,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 ,“官家已仓”句点到为止 ,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论者往往知道诗歌语言的具体形象之美,不知道亦有概括抽象之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诗句 ,就好在用泛写的方式 ,概括了一般丰年的情事,并不以具体形象见长。此诗前二句也一样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并不仅仅是只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 。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 ,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3.在揭露讽刺的时候 ,诗人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 ,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一句不单指庄稼未成熟 。按正常的情况 ,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 禾未秀 ”,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 ,所以“官家已修仓。”官家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 ,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农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及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种种事实,俱在其中,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亦跃然纸上。

    4.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了。

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唐代) - 《百忧集行》

百忧集行

唐代:杜甫 作者介绍

译注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注释

①贾讷——时出任眉州通判。倅眉——任眉州副知州。宋制,通判皆为副知州。倅,副职。
②老翁山——在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轼父母和其妻王弗的坟墓皆在此山。其下有老翁井。玉渊回——清澈的泉流环绕。玉渊,指“老翁井”泉。
③小轩——有窗的小屋。开——设置。一本作“蓬莱亲手为君开”。
④龙蛇——形容枝干盘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两句都是写松。
⑤周代召伯下乡,憩息过一棠树下,以后这棵树便被当地人民加意的保存、爱护,因为他们永远纪念着他们的召伯。《诗经》中有《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作者引用这个故事,说青松当和甘棠一样受到人民的保护。因为预想到贾讷要去那里,所以这样称誉他。 
⑥苏洵《老翁井铭》:“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苏轼自注:“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贾讷许诺前往看顾,故有此语。

简析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将到作者故乡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诗相送。

这首诗,是作者委托贾讷看顾父母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三、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唐代) - 《渡辽水》

渡辽水

唐代:王建 作者介绍

译注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注释
①如:动词,去。
②咸阳:古都城。
③营家:军中的长官。
④题:上奏呈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渡过辽水,此时离开咸阳足有五千来里。
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
打仗时还有士兵战死后尸骨被送回咸阳的,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
活着的战士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只能在辽水边驻马回望远在天边的家乡。

注释
⑴辽水:指大小辽河,源出吉林和内蒙古,流经辽宁入海。
⑵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⑶如:动词,去。重:一作“里”,一作“裹”。
⑷营家:军中的长官。一作“茔冢”,即坟墓。
⑸题:上奏呈请。
⑹回渡:一作“渡辽”。
⑺驻马:停住了马。傍:同“旁”。

简析

王建在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曾在幽燕一带度过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边疆战士的生活极为熟悉,十分同情他们的痛苦,这首诗便揭露了唐王朝远征高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写出征的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隔生”之感、“送死”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与丈夫、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正是源于统治者的这些对外侵略战争。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一作‘茔冢’)各与题本乡。”这两句体现了远征之人的思乡之情,即使死了也不忘家乡,希望落叶归根。句中的“白骨”与“茔冢”都是战争留下的凄凉的遗物,是残酷战争的见证。凄凉的遗物与思乡之情融汇在一起,让人伤感莫名,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控诉与愤慨。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死的尚有“白骨”“归咸阳”,活着的只能隔着辽水空望家乡。他们只能期望有一天战死沙场后,自己的遗骸能够被幸运地送回长安。远征战士的悲哀,在这字里行间表现得很浓烈。

此诗笔力遒劲,意境苍凉,读来令人心摧骨折、肝肠欲绝。

四、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苏轼(宋代) - 《送贾讷倅眉》

送贾讷倅眉

宋代:苏轼 作者介绍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注释

①贾讷——时出任眉州通判。倅眉——任眉州副知州。宋制,通判皆为副知州。倅,副职。
②老翁山——在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轼父母和其妻王弗的坟墓皆在此山。其下有老翁井。玉渊回——清澈的泉流环绕。玉渊,指“老翁井”泉。
③小轩——有窗的小屋。开——设置。一本作“蓬莱亲手为君开”。
④龙蛇——形容枝干盘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两句都是写松。
⑤周代召伯下乡,憩息过一棠树下,以后这棵树便被当地人民加意的保存、爱护,因为他们永远纪念着他们的召伯。《诗经》中有《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作者引用这个故事,说青松当和甘棠一样受到人民的保护。因为预想到贾讷要去那里,所以这样称誉他。 
⑥苏洵《老翁井铭》:“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苏轼自注:“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贾讷许诺前往看顾,故有此语。

简析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将到作者故乡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诗相送。

这首诗,是作者委托贾讷看顾父母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

参考资料

阿凡题古诗词 .阿凡题[引用时间2018-1-14]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28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 聂夷中《田家》

《田家》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未来秀,官家以修仓。

上半首写"村庄儿女"昼耕夜绩的劳动生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泥土气息。后半首通过细节描绘,把从小热爱劳动而又天真烂漫的农村儿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给全诗增添了活泼轻松的气氛。

 

第3个回答  2019-06-16

人合教育老师留

1.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唐代) - 《田家》

2.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唐代) - 《百忧集行》

3.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唐代) - 《渡辽水》

4.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苏轼(宋代) - 《送贾讷倅眉》

一、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唐代) - 《田家》

田家

唐代:聂夷中 作者介绍

译注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

    注释
    ①斸:大锄,这里用作动词。有掘的意思。
    ②禾:禾苗,特指稻苗。
    ③秀:谷物吐穗扬花。

    赏析  

    1.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 悯农二首 》,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田家》了。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决不是偶然的。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 。在唐末那样的乱世 ,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情事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 ,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 ,“官家已仓”句点到为止 ,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论者往往知道诗歌语言的具体形象之美,不知道亦有概括抽象之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诗句 ,就好在用泛写的方式 ,概括了一般丰年的情事,并不以具体形象见长。此诗前二句也一样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并不仅仅是只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 。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 ,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3.在揭露讽刺的时候 ,诗人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 ,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一句不单指庄稼未成熟 。按正常的情况 ,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 禾未秀 ”,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 ,所以“官家已修仓。”官家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 ,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农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及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种种事实,俱在其中,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亦跃然纸上。

    4.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了。

    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唐代) - 《百忧集行》

    百忧集行

    唐代:杜甫 作者介绍

    译注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注释

    ①贾讷——时出任眉州通判。倅眉——任眉州副知州。宋制,通判皆为副知州。倅,副职。
    ②老翁山——在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轼父母和其妻王弗的坟墓皆在此山。其下有老翁井。玉渊回——清澈的泉流环绕。玉渊,指“老翁井”泉。
    ③小轩——有窗的小屋。开——设置。一本作“蓬莱亲手为君开”。
    ④龙蛇——形容枝干盘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两句都是写松。
    ⑤周代召伯下乡,憩息过一棠树下,以后这棵树便被当地人民加意的保存、爱护,因为他们永远纪念着他们的召伯。《诗经》中有《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作者引用这个故事,说青松当和甘棠一样受到人民的保护。因为预想到贾讷要去那里,所以这样称誉他。 
    ⑥苏洵《老翁井铭》:“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苏轼自注:“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贾讷许诺前往看顾,故有此语。

    简析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将到作者故乡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诗相送。

    这首诗,是作者委托贾讷看顾父母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三、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唐代) - 《渡辽水》

    渡辽水

    唐代:王建 作者介绍

    译注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注释
    ①如:动词,去。
    ②咸阳:古都城。
    ③营家:军中的长官。
    ④题:上奏呈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渡过辽水,此时离开咸阳足有五千来里。
    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
    打仗时还有士兵战死后尸骨被送回咸阳的,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
    活着的战士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只能在辽水边驻马回望远在天边的家乡。

    注释
    ⑴辽水:指大小辽河,源出吉林和内蒙古,流经辽宁入海。
    ⑵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⑶如:动词,去。重:一作“里”,一作“裹”。
    ⑷营家:军中的长官。一作“茔冢”,即坟墓。
    ⑸题:上奏呈请。
    ⑹回渡:一作“渡辽”。
    ⑺驻马:停住了马。傍:同“旁”。

    简析

    王建在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曾在幽燕一带度过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边疆战士的生活极为熟悉,十分同情他们的痛苦,这首诗便揭露了唐王朝远征高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写出征的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隔生”之感、“送死”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与丈夫、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正是源于统治者的这些对外侵略战争。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一作‘茔冢’)各与题本乡。”这两句体现了远征之人的思乡之情,即使死了也不忘家乡,希望落叶归根。句中的“白骨”与“茔冢”都是战争留下的凄凉的遗物,是残酷战争的见证。凄凉的遗物与思乡之情融汇在一起,让人伤感莫名,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控诉与愤慨。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死的尚有“白骨”“归咸阳”,活着的只能隔着辽水空望家乡。他们只能期望有一天战死沙场后,自己的遗骸能够被幸运地送回长安。远征战士的悲哀,在这字里行间表现得很浓烈。

    此诗笔力遒劲,意境苍凉,读来令人心摧骨折、肝肠欲绝。

    四、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苏轼(宋代) - 《送贾讷倅眉》

    送贾讷倅眉

    宋代:苏轼 作者介绍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注释

    ①贾讷——时出任眉州通判。倅眉——任眉州副知州。宋制,通判皆为副知州。倅,副职。
    ②老翁山——在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轼父母和其妻王弗的坟墓皆在此山。其下有老翁井。玉渊回——清澈的泉流环绕。玉渊,指“老翁井”泉。
    ③小轩——有窗的小屋。开——设置。一本作“蓬莱亲手为君开”。
    ④龙蛇——形容枝干盘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两句都是写松。
    ⑤周代召伯下乡,憩息过一棠树下,以后这棵树便被当地人民加意的保存、爱护,因为他们永远纪念着他们的召伯。《诗经》中有《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作者引用这个故事,说青松当和甘棠一样受到人民的保护。因为预想到贾讷要去那里,所以这样称誉他。 
    ⑥苏洵《老翁井铭》:“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苏轼自注:“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贾讷许诺前往看顾,故有此语。

    简析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将到作者故乡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诗相送。

    这首诗,是作者委托贾讷看顾父母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