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得的意思是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意思是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原文所在选段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释义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一、得的拼音: dé   de   děi

二、得的部首:彳

三、得的笔顺:撇、撇、竖、竖、横折、横、横、横、横、竖钩、点。

四、得的释义

[ dé ]

1、得到(跟“失”相对):取~。~益。不入虎穴,焉~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些好处。

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六。五减一~四。

3、适合:~用。~体。

4、得意:自~。

5、完成:饭~了。衣服还没有做~。

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就这么办。~了,别说了。

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这一张又画坏了!

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擅自动用。

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完。

[ de ]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门来。

[ děi ]

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多少人力?

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

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挨淋。

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

扩展资料

一、得的字形演变

二、得的相关组词:得力、舍得、得到、心得、所得、记得、取得、觉得、显得、值得、懂得、免得、获得、得体。

1、值得[zhí dé] 

价钱相当;合算:这东西买得~。东西好,价钱又便宜,~买。

2、获得[huò dé] 

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好评。~宝贵的经验。~显著的成绩。

3、得体[dé tǐ] 

(言语、行动等)得当;恰当;恰如其分:应对~。话说得很不~。

4、乐得[lè dé] 

某种情况或安排恰合自己心意,因而顺其自然:主席让他等一会儿再发言,他也~先听听别人的意见。他们都出去旅游了,我一个人在家也~清静。

5、得逞[dé chěng] 

得以实现(指坏的方 面):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31

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且”的意思是:尚且,况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出自韩愈的《马说》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1]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解释】况且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也不可能得到 

【引申意义】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就是说,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     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参考资料

搜狗: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bbe80930c8175406776de4a2477a5e7.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10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追问

得 是什么意思

追答

不知道

第3个回答  2014-03-10
想要他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追问

得是什么意思

追答

这个好像没意思吧

要不就是到

第4个回答  2019-10-16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