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和“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财政收入”和“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二者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望详细回答。

财政收入和生产总值的区别如下:

1、包括范围不同

财政收入包括20款,即电力建设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公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邮电附加费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市话初装基金收入、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收入、下放港口以港养港收入、烟草商业专营利润收入、碘盐基金收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

而生产总值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2、计算方法不同

财政收入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而生产总值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3、是否涉及中央

财政收入是指地方财政上划完中央、省级财政收入之后地方留成部分收入,它主要是体现地方三级财政分税制体系的税收分成情况。

而生产总值体现地方留成部分的财政收入,不涉及上划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收入

百度百科-生产总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7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财政收入95%来自国家税收,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财政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税收收入增长持续高于同期GDP增长,成为推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国税收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增值税,由于现阶段我国依然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这也带来了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比较快的结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3

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都是宏观反映国民经济规模和发展的重要指标,生产总值包含一定时期内国家、居民、企业收入的总量及其发展变化情况,而财政收入则是侧重于从国家收入角度反应宏观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因此该两项指标互为依存关系,具体如下:

一.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据报道,2010年前五个月中国财政收入35470亿元,比去年同期 增 加8 3 6 2亿 元 , 增 长30 .8%。结合下半年预期,全年可能将实现8万亿,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成为全球第二富裕的政府。

    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

二.生产总值

    生产总值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搞好国内生产总值,对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以下区别

1.是两者构成的内容不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地方财政收入包括地方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而GDP从分配主体看,可分为国家所得、企业所得与个人所得三大部分。国家所得的核算中主要参考全市税收收入指标,企业所得主要参考折旧、利润总额等指标,个人所得主要参考劳动工资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

2.是两者覆盖范围不同。由于GDP是按“在地”口径核算,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构成的税收收入包括地方税和中央税,均应计入本市GDP中,而与地方财政收入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地方税。由于中央税和地方税的税种结构不同,两者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3.是财政收入的税收种类与GDP核算中的税收内容并不完全一致。财政收入中的营业税和增值税等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基本与GDP核算中的二、三产业增加值相对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对部分经济的再征税和再转移,不直接计入GDP中,与GDP核算并没有直接关系。四是两者核算时间存在差异。从产品生产的角度看,如果当前生产的产品未实现销售,就不能计入当期税收,但GDP核算却只要产品生产出来都应当期核算,计算增加值。因此,财政收入相对于GDP具有滞后性,即当前的财政收入中可能包括了去年或更长时间生产的产品实现销售后应征的税收。

第3个回答  2014-03-08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对这个概念还须进一步作几点说明:
  (一)国内生产总值是SNA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也就是在本国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一个机构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一般就机构(单位)而言,不论其资产和管理归属哪个国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机构在所在国就具有了经济利益中心。就个人而言,不论其国籍属于哪个国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居民在所在国就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因为常住单位的概念严格地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范围,所以其对于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口径,明确国内与国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种交易量的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
  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