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体现了什么?

如题所述

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扩展资料:

赏析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3
《登飞来峰》作者是【宋】朝(王安石)
诗的前两句用(千寻)两字描写了飞来峰塔的高大;后两句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表面上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全诗表达了诗人(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踌躇满志的情怀,体现出他坚毅无畏的精神 )
一、前两句为: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表现手法: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
2)作用:第一二句作者用自己的立足点突出塔之高,暗写自己千寻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二、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第2个回答  2017-04-13
前两句为: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表现手法: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
2)作用:第一二句作者用自己的立足点突出塔之高,暗写自己千寻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二、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